中美欧专家谈降血脂
45至55岁的中年人一定要警醒,迈开腿,管住嘴
8月17日—22日的机动车“单双号”环境测试将成为改善北京空气的一次练兵。
人的一生中总免不了和各类“健康杀手”狭路相逢,如果把癌症等病视为“明面杀手”的话;那高血脂可算“潜在杀手”,悄无声息地吞噬着人们的健康,乃至生命。
日前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我国18岁以上血脂异常人群达1.6亿;35岁以上人群中,有2500万人同时患有高血压和高脂血症,血脂达标率不足三成。在欧美国家,这一数字同样不容乐观,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20岁以上的美国人中,20.1%血脂偏高;英国16岁以上人群中,24%的人患有高脂血症。而由此引起的冠心病等心血管类疾病在我国,每10秒钟就会夺走1个人的生命,每天约8000人死于此类疾病。也因此,在8月13日卫生部“2007年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血脂异常·2007)”启动仪式上,专家们对血脂异常下了“通缉令”。究竟哪些人离高血脂最近,生活中又该如何预防呢?来自中国、美国和欧洲的专家对此作出了解答。
, http://www.100md.com
高血脂可能导致猝死
在不少人看来,高血脂远够不上“杀手”的资格——不痛不痒,唯一能说明问题的只是化验单上几个高于标准值的数字。殊不知,最厉害的“杀手”往往“杀人于无形”。专家们也形象地将其重要诱因之一的“坏胆固醇”比喻成饺子馅里的油汤,“它的累积,使动脉变成了皮薄多油的饺子,很容易破裂。”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心脏病学和老年医学专家王士雯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血脂是血液中各种脂类物质的总称,其中最重要的是胆固醇和甘油三脂。胆固醇可分为“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浓度超过正常值后,就会在血管内逐渐形成斑块,阻塞血管,而“好胆固醇”则能减缓斑块的生长速度。“无论是‘坏胆固醇’含量增高,还是甘油三脂增高,或两者皆高,统称为高脂血症。”
世界卫生组织从事公共卫生疾病与社区医疗的服务专家克力斯·南达拉博士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也说,“坏胆固醇”形成的粥样硬化斑块,就像潜伏在动脉壁上的肿瘤,外面是层包膜。血液里的“坏胆固醇”越多,斑块就越大,甚至引起阻塞,引起冠心病、心肌缺血等。“这些斑块像是定时炸弹,会在没有先兆时‘爆炸’。”
, http://www.100md.com
北京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胡大一曾指出,60%的男性和45%的女性在冠心病发作时没有任何先兆,且第一次发病的表现可能就是猝死。今年6月,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因心梗突发猝死家中;时隔一个月,前辽宁足球主帅王洪礼又突发心源性猝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主任詹姆斯·魏斯教授告诉本报记者,由高血脂诱发的脑卒中已成为三大致死病因之一,并呈连年上升趋势。“可以说,高血脂是心肌梗死的‘元凶’,脑血栓的‘帮凶’。”
45—55岁男性是高危人群
那么,如此可怕的“杀手”最可能找上什么人呢?“目前高血脂人群主要集中在四五十岁,以男性为主,”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二科主任医师叶平认为,照此趋势发展下去,高血脂的人还会越来越多,并呈现低龄化趋势。“你看现在的小胖子太多了,照我看,他们都是高血脂的潜在人群!”在叶平提供的一组数据中,我国目前高血脂人群主要集中在45—55岁男性及绝经期女性。叶平认为,前者多半是“吃出来的”,而后者主要是内分泌失调导致。
, http://www.100md.com
WHO对影响人类健康众多因素进行评估的结果表明:遗传因素居首位,为15%;膳食营养因素的影响为13%。但对高血脂而言,膳食不合理则是“罪魁祸首”。叶平指出,“现在人压力大,没时间运动,还猛喝酒,饮食也不规律。尤其是四五十岁的上班族,血脂都高得不能再高了,可还不戒酒。他们通常苦着脸说应酬太多,不喝不行。”
“美国虽说没那么多酒桌上的应酬,但传统饮食本来就有高脂、高热特点。”魏斯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因此,高血脂同样如影随形。近日,《纽约时报》一篇题为《所有“进步”都在危害生命》的文章指出:由于美国人大量食用“垃圾食品”——双料三明治、炸土豆条等,使他们越来越胖。在美国,死于肥胖的人数是死于传染病的5倍。一则漫画在汉堡包、炸薯条等“洋快餐”上写着:“我们杀死的美国人和香烟杀死的一样多!”。
不过,由高血脂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是能预防的,如胆固醇每降低1%,冠心病危险就降低2%。“而预防高血脂要在18岁前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强化预防在40岁左右,到50岁可能为时已晚。”
, 百拇医药
饮食运动能防高血脂
在防高血脂问题上,人们总是陷入两种极端——一部分人时刻担心自己血脂升高,于是与任何肉类“划清界线”;更多人则无节制地吃,且从不运动。“这两种生活方式都不好,”叶平指出,从预防角度来说,没必要太节制,但至少要做到“饭吃八成饱,日行万步路”。
所谓“饭吃八成饱”,更多强调的是以水果和蔬菜为主,少吃盐。如果发现血脂有升高迹象,则要马上从饮食上“寻根”——少吃肥肉,喝低脂牛奶、拒绝黄油等高热量食品。每日胆固醇摄取应低于300毫克,相当于一个鸡蛋的胆固醇含量。南达拉则建议,血脂高的人应多吃豆制品和黑木耳;少吃内脏、鱼籽等。
“日行万步路”则强调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包括快步走、慢跑、游泳、扭秧歌等。每天锻炼一次,每次至少30分钟。如快走则尽量在30分钟内走够1000步。胡大一称,他出门尽量坐地铁,“这样前后走上一段,就能达到一定的锻炼目的。其实现在退休的老人都能自觉锻炼身体,年轻人反倒没这个意识。等得了心肌梗死,支架做得再精彩,也已经晚了。”
, http://www.100md.com
欧美人通常用红葡萄酒预防高血脂。魏斯和南达拉均表示,这是因为红葡萄的皮含有抗衰老、抗氧化的“逆转醇”成分,能防心脏“猝停”。
由于高血脂没有明显的“预警信号”,因此只能用体检来进行监测。叶平指出,正常人平均5年要进行一次体检;高危人群(40岁以上男性、绝经女性、肥胖、有黄色瘤,有血脂异常及心脑血管病家族史者)每年都要进行一次体检。“高血脂必须早发现、早治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高血脂患者的几大误区
早防早治说着容易,做起来可就没那么简单了。我国12个大城市、25家三甲医院对2136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调查显示,血脂控制达标率仅26.5%,冠心病患者达标率只有16.6%,这与血脂异常率的节节升高形成了明显反差。究竟什么使降脂成了“老大难”呢?专家们指出了高血脂患者的几大误区。
误区一:化验单上的数字在正常值内,就代表没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心血管病学会主任委员高润霖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对正常人来说,160毫克以下的“坏胆固醇”含量属正常;对冠心病人来说,100毫克以下才达标;对同时患有冠心病和高血压的病人来说,则必须把它控制在80毫克以下。
, http://www.100md.com
误区二:药物治疗和饮食治疗失衡。“这可以分两类人,”叶平说,“一类是不敢用药,总觉得有副作用,于是只重视饮食;另一种是见什么药都买,觉得吃了药就没事了,照样大鱼大肉。”据了解,目前治疗高血脂主要用他汀类药物,其副作用几率都在1%以下,比较安全。但合理饮食更是治疗根本。王士雯指出,若是单纯高胆固醇,则要少吃蛋黄、动物内脏等;若是单纯高甘油三脂,则应限制食物总量,尤其避免吃碳水化合物。
目前国内针对高血脂人群的饮食方案包括:主食每天4两(女)、6两(男),以麦片、糙米、南瓜等为佳;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少吃肥肉,每人每天烹调用油少于25克;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摄入,每周吃两次鱼,用橄榄油代替其他烹调用油;不吃动物内脏,蛋黄每周不超过2个;每天蔬菜1斤、水果一两个。
误区三:血脂降下来就不用再管它了。“可以说,高血脂是伴随一生的。但如果它是糖尿病、肝病等病症的伴随症状,就能在原发病控制或停药后恢复正常。否则,一旦饮食稍不规律或停用降脂药,血脂马上反弹。”叶平告诉记者。高润霖则认为,如果是单纯肥胖导致的高血脂,调整饮食后是可以恢复正常的,“但一般来说,绝大部分高血脂人群都有代谢异常因素,必须在控制饮食的同时长期服药。”▲, http://www.100md.com(驻美国 解 意 驻瑞士 赵剑英 王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