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74977
受捐助就该知道感恩(心理生活)
http://www.100md.com 2007年9月4日 《生命时报》 2007.09.04
     近日,有媒体报道,湖北襄樊5名贫困大学生因没有感谢捐助者而被取消了捐助资格。此后更有人指出,其中一位受助学生是某位副局长的女儿。这几位学生是否真符合捐助的条件,并不是我想讨论的问题。我想说的是,假如真有某些贫困大学生,得到救助后没有道谢,是否就意味着不知感恩?捐助者乐善好施,需要的真是一句谢谢吗?

    受助不是被施舍

    事实上,生活中绝大多数受到捐助的大学生都出身贫寒。由于过早地品尝到人与人之间因为经济上的差异而带来的苦涩与无奈,其中一些孩子幼小的心灵曾经遭受了不小的创伤,头脑中会比较极端地内化出可怜无助、自卑羞怯的自我形象和为富不仁、别有用心的富人形象,而连接这两种形象的正是一种歪曲的乞讨与施舍的关系。于是,当面临“高额”学费、家庭重担和社会期望而必须接受捐助时,他们的内心往往会产生激烈的冲突。在他们来看,接受捐助意味着付出尊严的代价。所以,与感激相比,他们感到的更多是苦涩。

    当然,也有部分贫困学生认为接受捐助理所应当,而无需感谢。这从心理学上来看,其实也是一种低自尊的表现。只有编织了一个不现实的世界和自大的自我意象,他们才可以保护自己免于过度自卑的体验。

    由此可见,这些孩子对自己和外界的评价总是容易陷入两个极端,要么是完全的理想化,要么完全予以贬抑。当外界被理想化的时候,他们认为捐助者是个“施恩不图报”的“大好人”。一旦美梦破灭,他们又会陷入贬抑的心理状态,将捐助者视为沽名钓誉的“伪君子”。

    捐助者心态不一

    高尔基在给儿子的信中曾写道“给予比索取更让人快乐”,许多捐助者对这句话深有同感,每当他们看着被捐助的孩子成为有用之材,他们的心中都会获得满足感,觉得自己正在被别人需要,自我价值得到了很好地体现。这些好心人往往不图名、不图利,也不特别要求被捐助者对自己感恩戴德。这份快乐,就是对他们善行最好的酬劳。

    但是,也有一些捐助者,他们要求受捐助的学生心存感激,定期汇报生活情况,虽然出于对学生的关心,但也不排除个别人想借此为自己塑造富于爱心的形象,或为企业谋得热心公益的美名。放弃物质回报必然使他们追求其他方面的补偿。

    相互理解最重要

    由此看来,被捐助的大学生“不知感恩”,并不能完全归咎于他们的“心结”,捐助者也有责任。捐助者要理解学生受伤的心灵和脆弱的自尊,他们需要救助,也需要真情和尊严,因此捐助者不仅要为他们提供经济上的资助,也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心身健康。要设身处地为贫困孩子着想,不要总抓住“感恩”、“回报”不放,而要用亲人般的温暖和胸怀去包容他们。最终,这份完整的爱就会让孩子们不断地去领悟、改变和成长。

    至于被捐助的大学生,则应学会尊重自己。要知道人和人之间的贫富、地位虽然有差别,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接受别人的捐助,并不等于损害自尊,要相信帮助自己的人都是善良的,今后自己要像他们一样回报社会,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百拇医药(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科心理师 西英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