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25389
家庭用药常见的20个误区(4)
http://www.100md.com 2007年9月10日 《家庭医生报》 2007年9月10日(总第1126期)
     13.从不检查药品有效期,对过期药品舍不得处理,或随意丢弃。

    现象描述: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没有养成定期检查药品外观性状的习惯,也很少有人关注药品的“有效期”。而对于已经过期的药品,或舍不得扔掉,或随手丢入垃圾箱中。

    一句话点评:过期药品不仅仅是失效,还可能对人体有害。

    专家解析:大多数药品的质量只能在有限的保存时间内才能够稳定,因此,家庭保存药品一定要注意其有效期,并定期检查药品的外观和性状。如果发现药品过期应及时处理或更新。即使尚未到期的药品,只要出现粉剂结块、变色、怪味,或片剂由白变黄,出现花斑、松散,或糖衣片发生褪色,呈花斑或黑色,或口服药水出现较多沉淀,甚至变色、有异味等,都应废弃而不再使用。没有发现变质但已经过期的药品也不能再使用。

    过期药品不要随意丢弃,因为丢弃的药品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也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
, http://www.100md.com
    14.一有头痛、发热、腹泻、皮肉伤等,就自行服用抗生素。

    现象描述:头痛、发热、腹泻、皮肉伤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各种常见不适,许多人采用自我治疗或自我用药,特别是自行服用抗生素较为普遍。

    一句话点评:只有明确的细菌性感染,才能使用抗生素。

    专家解析:抗生素是杀灭细菌的药物,只对细菌性感染有治疗效果。而大多数人头痛发热属于病毒性感染,如果病情不是十分严重,医生主张以休息为主,完全没有必要应用抗生素,以免带来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浪费医药资源,促进体内细菌耐药发生。当然,对非病毒性感冒或症状过于严重的病毒感染,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甚至引发并发症。

    同样,腹泻也是常见身体不适,可因饮食不洁而产生,也可因身体其他疾病而出现。就常见食物中毒而言,大多是由细菌毒素所致,而非真正细菌性肠道感染,对于不洁饮食后迅速发生的腹痛、腹泻,大便以水样为主者,应该以补充液体为主,最简单的办法为口服补液,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其他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各种疾病与损伤,如轻微外伤、关节疼痛、咳嗽等均无需应用抗生素。
, 百拇医药
    15.为了提高“保险系数”,任意延长抗生素使用疗程

    现象描述: 有些人特别是老年人,由于起初病情较重,或对所患疾病过分担忧,常不遵守医嘱规定的抗生素用药疗程,用药时间过长,以为这样可以提高治疗的“保险系数”。

    一句话点评:使用抗生素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医嘱,不刻意延长疗程。

    专家解析:在临床上,引起人体感染的细菌多种多样,感染部位差别极大,选用药物的种类、剂量以及用药时间等都是通过严格的科学研究制定的,有一套治疗常规,不是由某一个医生或患者自行决定的。例如,治疗普通肺炎,一般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或头孢菌素,疗程为控制症状后3~5天即可。制定这个给药方案是通过成百上千患者的科学研究获得的。也就是说,通过这样的给药时间可以治愈绝大部分肺炎,除非情况特别,一般不必延长治疗时间。

    延长治疗时间不仅给患者带来生活不便和心理影响,还可造成不良反应与细菌耐药。人体内皮肤、肠道、口腔等器官,本身有大量细菌寄生,与人体成共生状态,部分对人体有利。如果长期应用抗菌药物,不仅使感染细菌产生耐药,而且体内共生菌也可能耐药,当人体再次感染时,治疗将变得更加困难。可见,应用抗生素必须遵守医嘱,不要自行延长用药疗程。
, http://www.100md.com
    16.中草药属于天然药品,无不良反应。

    现象描述:有些病人,一吃中药就是5年、10年,有的甚至终身服用。还有一些病人大剂量长期服用固定成方,给用药安全留下了隐患。

    一句话点评:“是药三分毒”,中药也如此。

    专家解析:中草药绝大多数来源于天然动植物,但随着药源的减少,也出现了不少人工替代品,比如人工牛黄。现在药店里所销售的中草药,绝大部分都是在人造环境下生产出来的,与野外采摘的中草药还是有差异的。一方面中药材质量控制更容易实现。例如,野生灵芝有效成分含量差异很大,有些还含毒性,人工栽培以后,就保证了灵芝的质量稳定.安全无副作用。但另一方面,不顾原产地原则,大规模引种生产,药材的药力会有所下降。

    中药经过炮制、煎熬等,可以“弱化”中药的毒性,例如,乌头有毒,含乌头碱,可致呼吸中枢麻痹,引起心脏骤停,但经过炮制后,毒性就大为下降,再对药量进行控制,就可以安全使用。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大黄、马钱子以及许多虫类药等都有明确的毒性,毒性较大的甚至可致死。但只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合理使用,有时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百拇医药(摘自《大众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