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中风要因人而异
高危人群先做评估再定方案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王拥军说
专家小传
王拥军,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现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脑血管病抢救治疗中心主任、中国卒中培训中心主任。
有人说,中风是藏在人脑中的一颗定时炸弹,一旦引爆,即使不夺去我们的生命,也可能被严重剥夺思考、行动、说话的能力……虽然多数人都对中风怀着极其恐惧的心情,但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的却少之又少。“其实中风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能否制订一套最适合自己的防治方案,很多事情都是可以逆转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王拥军教授信心十足地给《生命时报》记者和读者们服了一颗定心丸。
中风危险评估分四级
, 百拇医药
预防中风是抗击中风的第一道防线,但王拥军表示,在中国,这第一道关卡守得并不理想。我国中风的发病率居世界前列,并且正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中风复发率也非常高,大约有42%的中风就诊患者都是“二进宫”,而这个比例的国际平均水平仅为20%。“一方面是因为大家还轻视中风预防,很多高危人群只要没有症状,就不去管它;另一方面,是因为很多人的预防方法并不得当。”
预防中风的手段近年来层出不穷,很多人乐此不疲,看上去接受了很多远离中风的“法宝”。“其实这样缺乏针对性的方法,效果一样不好。中风的预防除了强调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多运动、生活要规律这样的总原则外,还应该强调个体化,也就是根据每个人危险因素的不同状况,来判断他的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该控制在什么水平,并制订出具体的预防策略。”
王拥军建议:有中风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的人,应该去医院做全面评估,根据结果再确定预防方案以及随诊频率。“通常,我们把中风的危险度分为四期。第一期,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但血管未出现病变;第二期,出现各种危险因素;第三期,血管已经出现损坏,但未出现症状;第四期,临床期。其中第三期会持续很长的时间,只要发现得早,及时采取措施,不让中风起来‘兴风作浪’完全可以做到。”
, 百拇医药
45岁以下中风者占到了11%
王拥军强调,现在中国的中风发病情况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年轻化趋势愈演愈烈,在所有中风患者中,45岁以下的占到了11%,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中青年、承受社会压力较大者患病的越来越多。他们是社会中坚,因此更得注意。”
此外,中风发作在每天凌晨前后会比其他时间稍微多一些。这是因为正常情况下人的血压在后半夜会下降,而有些人血压降不下来,因此诱使中风发作;清晨时交感神经容易兴奋,也对中风的发作有“推波助澜”作用。
治疗中风不是神经内科一家的事情
“中风治疗,不只是神经内科医生或者外科医生的事情,而应该由药物治疗、手术、功能康复、语言障碍矫治、心理咨询、健康教育等因素组成一个系统整体,协同作战,这样才能让患者得到最好的、全方位的治疗效果。这就是‘卒中单元’。”王拥军说。
, 百拇医药
有一对夫妇曾给王拥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夫妻俩不幸都患上了中风,丈夫得病时,国内还没有卒中单元,结果留下了很严重的后遗症;妻子得病晚,进卒中单元治疗后,恢复很快,现在生活得还很好。“中风患者在急性期的康复最重要。如果没有卒中单元,医院和康复中心的工作是分开的,往往错过了中风康复的最佳时期。”
“可惜的是,卒中单元在我国的普及率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欧洲90%医院有卒中单元,我们差了不少。”
社区医院防治中风有5任务
而在王拥军眼里,目前中风防治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还是社区医院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目前我国生存的中风患者有749万,这么庞大的人群,防治都由大医院管非常困难。因此,社区医院的工作十分重要。”王拥军表示,社区医院在中风的防治上应该有5项任务:高危人群的筛查与管理、早期患者的识别与转移、患者出院后的二级预防、长期治疗、社区康复。“大型医院与社区医院良好衔接,中风防治才能做到最佳。”, 百拇医药(刘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