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25281
饮食过烫 易发肿瘤
http://www.100md.com 2007年9月17日 《家庭医生报》 2007年9月17日(总第1127期)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新疆哈萨克族人喜欢饮用热奶茶;东南沿海潮汕地区喝“工夫茶”,大多是趁热饮用;太行山区的大碗热粥也是趁热才吃。而这些地区都是我国食管癌的高发区。所以,一些地区的食管癌、贲门癌、口腔癌和热饮热食可能有关,即可能某些黏膜上皮的肿瘤很大程度是“烫”出来的。

    研究发现,人体口腔和食管的温度多在36.5℃—37.2℃,最适宜的进食温度在10℃—40℃左右,一般耐受的温度最高为50℃—60℃。当感到很热时,温度多在70℃左右。这时,口腔、食管黏膜会有轻度灼伤,灼伤的黏膜表层会及时脱落,基底的细胞会迅速增生、更新、补充。久而久之,增生的细胞速度异常加快或在不良刺激下发生变异。

    另外,由于黏膜在热刺激下会不断增生变厚,增厚的黏膜受热刺激反应会越来越不敏感,加之食管黏膜的神经反射本来就很迟钝,这样会越来越不怕热。越不怕热会越敢吃烫的东西,口腔黏膜会越加增厚。如此恶性循环,人会不由自主地接受越来越严重的灼伤刺激。这种刺激带来的损伤还有可能引起久治不愈的食管炎,有时还伴有间变细胞,这有可能是癌前病变之一。

    饮食过烫,不论从防癌或一般饮食卫生角度分析,都属于不良的生活习惯。青少年的口腔黏膜更加脆弱,应从小养成不食过烫食物的生活习惯。有食管、贲门癌家族史者更应早日纠正这种不良的饮食习惯,并及时到医院检查。食管黏膜神经反射不敏感,不少人往往发生进食梗噎时才到医院检查,多已是进入晚期,失去了早期手术的机会。所以,改变饮食过烫,应从现在开始。, http://www.100md.com(卫生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肿瘤科主任医师 李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