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室的中医们
中医的希望
右手放在病人的手腕上摸着脉搏,眼睛则盯着左手上的表,片刻,他抬起头,轻松地告诉病人:很好,你的心跳很正常——这是电视剧《House》里出现的画面,那位偏执、傲慢的“医神”House在测量病人每分钟心跳的时候,并没有使用听诊器。我固执地认为,这不是House的个人习惯,而是中医“望、闻、问、切”中的“切”,对西医的渗透。
有人说中医很玄妙。的确,现代科学尚无法验证的阴阳五行是它的理论基础,相生相克更像是一门古老的哲学而非医学原理,甚至被很多人归为迷信之物的《易经》之说都“一言一字,皆藏医学之指南,一象一爻,咸寓尊生之心鉴”(明代大医学家张介宾语),与它有一脉渊源。
不过,“海纳百川,殊途同归,真理若在握,当仁岂让于他;众虑一致,人心不异,斯文欲坠地,奋力固然在我”。即使被人横生存废之争的今天,中医师们并没有沉溺于口舌之争。登上大医之堂的名家把西医的诊疗手段为我所用,超声、核磁共振都成为延长医者感官的工具,丰富着中医的辨证施治理论。居于民间的中医则在三指搭脉、察言观色、沉思不语间窥出疾病乾坤。他们有的已近花甲,有的刚刚三十而立,突破了区域的限制和中医的陈规,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开坛设讲,和盘托出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并且北上南下,论战游学,只为了让自己心中的真理越辩越清。
, http://www.100md.com
他们一直在行动,在坚守,在坚持。这样的一批人,可能不是中医的希望,但是至少,让人看到了中医的希望。
一个聊天室,
牵出一群“怪人”
天地人:这里学术气氛浓,人际关系简单。我学中医,可以说是在这里开窍的。
安庆散人:原来,很多小有成就的中医对自己的临床经验都藏着掖着,绝不外传,但现在人的思想境界不一样了,至少“房间”里的人都是有水平的,都很无私,把自己的临床经验都毫无保留地讲了出来,
夏夜百合:老师们的讲课没有任何回报,却坚持了3年,在这里我感觉到了温暖和感动。
“炎黄医学”,是网络上一个普通的聊天“房间”。近3年来,每天晚上8点,“房间”就有一位老师开始讲课,然后一群人围绕着当天的主题进行讨论,有时会激起争论,有时也会冷场。与其他聊天“房间”里动辄几百的人气指数相比,这个“房间”常常只有30~50人,但是真正走进来的人,又会舍不得离开。这是新浪UC聊天大厅里的第一个中医“房间”,它的创始人网名叫“夏夜百合”。
, 百拇医药
8月28日,“炎黄医学”出现了近半年来少有的热闹。管理员“天地人”提前一天就和几位重量级人物打了招呼,要他们晚上8点准时出现,这一天的主题是:谈谈我在“房间”里的收获和心得。
这次的讨论有点像小学生的班会,每个人乖乖地“排麦”(网络系统最多允许两个人同时发言,其他人只能排队,称之为排麦),向其他人汇报自己的心得体会。房间里的聊友来了一批,又走了一批,没有人明白,为什么这个看似进行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班会,竟然让一帮背景各异的人“感觉到了温暖和感动”。
这要从2004年11月22日说起,这一天是“炎黄医学”建立的日子。此前,网络上已经有了中医聊天“房间”,有的以探讨针灸理疗为主,有的以普及大众化中医知识为主,师从中医名家陈如泉、已是中医内科学博士的“夏夜百合”也经常进去聊天。对于“夏夜百合”来说,这些“房间”所聊的知识很浅显,她想找一个高水平探讨中医理论和临床的“房间”,但是没有找到。于是,“夏夜百合”决定自己创建一个。
, 百拇医药
“炎黄医学”,就这样顺理成章地诞生了。最初这里只有3个人,除了“夏夜百合”,还有“会联想的风”和另一位证券行业的中医爱好者,他们虽然有不同的职业和背景,不过都对中医有相当深度的理解和思考。一周7天,3个人轮流讲课,然后按照各自的理解进行讨论。这种交流形式一直延续到现在。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房间”里的常客渐渐多了起来,秦越人、蒲亭逸仙、黄岐建中汤、善存、天地人等人就是在这个时候走进了“炎黄医学”,并且成为管理员,“炎黄医学”也迎来了它的快速扩张期。
在2005和2006这两年时间,“炎黄医学”每天都排满了讲课和讨论,播放内经、伤寒、温病等的视频光盘或录音,就各科经验、名医学术思想以及疑难病案进行讨论。人气最旺的时候有七八十人同时在线,对一个学术讨论型的“房间”来说,达到这个数字相当不易,因为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无法听懂课程的内容,同样,没有一定的理论和临床水平,根本无法参与讨论,所以在“炎黄医学”里,往往听的人多,说的人少。
, 百拇医药
后来,UC上陆续建立了其他中医“房间”,“炎黄医学”越发显得曲高和寡,离开的人渐渐多了。不过,“炎黄医学”至今保留着最初的交流形式,内容依旧高深。这样的“坚守”,牵出了最终的感动和温暖,他们也因此被评价为“一群奇怪的人”。
这群“奇怪的人”是:
夏夜百合:贾春蓉,“炎黄医学”房间创始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医内科学博士后,出身于中医世家。她曾经不留情面地“踢”走了一些管理员,因为他们在其他房间“流连忘返”,也曾拒绝某中医药论坛坛主之位,因为她觉得那个论坛充斥着学术思想相异者的吵骂。
秦越人:民间中医,是我国最早一批具有开办中医诊所资格的中医师,曾旅居新西兰行医,自创通阳疗法,在看似平淡无奇的推拿之中,疏通经脉,寻找病症结点,配合小方方药,治疗疾病。
蒲亭逸仙:清代名医喻嘉言后人,理论扎实,出口必引经据典,现为江西德安中医院副主任医师。在该院所有医生中,他的人均门诊费用最低,病人数最多,但常常因无法完成医院每月的指标而受批评,他曾因此在办公室里摆上自制的募捐箱,写着:请尊重医生的劳动。
, 百拇医药
天地人:尹涛,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讲师,中医内科学硕士。长于老年病的诊治,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压、脑血管病。
善存:西医学士。生于中医世家,擅长手诊,自开诊所,常“以中医统领西医”来治病。
黄歧建中汤:刘宝义,西医硕士,博士改攻中医基础理论,擅长阴阳理论,曾出版《明于阴阳》和《阴阳五行经义》两书。
青云山人:黄小云,不行医。擅长五运六气学说,在中医气学理论上自有见地。
……
年轻的传统中医师
“炎黄医学”里谈论的都是传统中医,而非如今教育体系中遭受一些名老中医批判的充满了大量动物实验、仪器和数据的现代中医。人们常常把鹤发长髯当成医术精湛的一个标志,但“炎黄医学”里却有年轻的传统中医师,尽管他们接受的是现代中医的系统教育。
, 百拇医药
“炎黄医学”的管理员中,年龄最小、资历最浅的 “天地人”,就是一位传统中医的拥趸。
这里有一个小小的插曲。2001年,“天地人”还在武汉读硕士,一次身体不适,他反复斟酌之后给自己开了3剂小柴胡汤加减。没想到由于柴胡的用量偏大,一剂下去,他眼睛干涩,夜不能寐。一时间,这件事被传为笑谈,以至于柴胡成了“天地人”心头之痛。“天地人”工作之后,曾扎进古医书里寻找灵感,也曾按书上所述拿麻绳做药引,但头脑里仍是一片混乱,临床实践屡屡碰壁,一天只有两三个病人。
不过现在,“天地人”已经有了自豪的资本:他用中药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临床效果显著,还控制住了一位血肌酐一度超过1600mol/L的患尿毒症亲属的病情,一位三级医院的院长也慕名来找他看病。最令他得意的是,柴胡现在是他最善用的一味中药。
这样的转变和“炎黄医学”密不可分。因为在这里,“天地人”遇到了从小就跟随多位功力深厚的老中医学习的“一味师兄”,他给了“天地人”极大的帮助。“一味师兄”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给“天地人”上了一堂生动的柴胡课,还指点他用药要能够“顺其性而制其性”,这让“天地人”逐渐摆脱了柴胡的阴影。
, 百拇医药
一天,“天地人”在总结病例的时候无意中发现,治疗高血压时每天使用1.5~3g柴胡,临床效果反而更好,“一味师兄”的临床案例中也出现了类似情况。这是一个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观点,现代中医认为高血压是阴虚火旺、肝阳上亢、血脉瘀阻,治疗以平肝潜阳为主,柴胡是升阳之物,按理不能使用,为什么实践正好相反呢?他们从陈世铎《本草秘录》中得到启发,又仔细探讨分析后发现了柴胡之妙。原来,肝木的特性就是疏泄和藏血,肝本身之阴血可以制约肝阳过度亢逆,肺金的肃降也可以制约肝阳,在对抗邪气上,又必须借用肝阳之气的升发。使用柴胡正好能够疏肝,再伍用其他药物滋养肝肾之阴,适当活血化瘀、化痰,血压就能稳定地控制。而且,柴胡的这种使用思路完全可以借鉴到其他疾病的治疗中去。现在,“天地人”的处方十有八九会用到柴胡,他已被称为“柴胡医生”了。
在“炎黄医学”,还有很多和“天地人”一样的年轻医生,他们也在这里获得了很大的提高。
“善存”是其中一个,西医毕业的他从小就背过《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名著,不过,5年西医系统的学习,特别在学习过解剖、生理、病理之后,“善存”觉得中医并不科学,理论玄乎,无法验证。
, 百拇医药
毕业后,“善存”在石家庄一家职工医院工作。一天,他遇到了一个病人,长期低烧不退,但血象不高,“善存”怎么治都治不好,科主任也没什么好办法。不得已,他让病人到自己当中医的大伯那里试一试,没想到,大伯仅用了一副4味药的方剂,病人就恢复了正常,这令“善存”惊讶不已。后来,类似的事情多次发生,“善存”从最初的不屑、惊讶到折服和反思,他渐渐觉得中医并不是想象中没有科学依据的空中楼阁。
“善存”开始跟大伯学习中医。然而,大伯的理论水平并不如临床水平那么高,加上表达能力有限,“善存”听得云里雾里。就在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时候,“善存”遇到了3个人,一位的伤寒理论功底深厚,另一位熟读《易经》,对中医思想来源和文化起源了然于胸,还有一位就是“炎黄医学”的“黄岐建中汤”。他们让“善存”明白了一个浅显而又深刻的道理:中医的脏象理论与西医所讲的脏器完全不同,西医的脏器只是解剖学上具体的器官,而中医讲的则是一种脏象,两者无法结合。“黄岐建中汤”还告诉“善存”,他利用中医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西医实践,临床疗效非常好。
, http://www.100md.com
随后,“善存”被吸引进入了“炎黄医学”。在这里,“夏夜百合”把阴阳理论与哲学辩证思维有机融合,病例分析十分到位。常口出“狂言”、好为人师,却实践丰富的“蒲亭逸仙”将实践总结提炼与经典理论一一对应,令人折服。后来,“善存”拜“蒲亭逸仙”为师,加上大伯传授的观其手相即知病情的手诊技巧,“善存”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诊疗思维。慕名而来的病人越来越多,“虽然受限于执业范围不能用中药治疗,但我不得不承认,西医只能对症治疗1/4的疾病,剩下的3/4往往束手无策,中医针对的是人这个整体,用中医理论‘统’西医治法,更能洞察疾病本因,治疗才能游刃有余而绝不盲目。”
这些勤恳好学的年轻中医师得到了“炎黄医学”里很多老医生的肯定,他们让人看到中医的希望在闪烁。
北上南下 论战炎黄
女,21岁。8月初到新加坡实习,突发精神异常。多日不眠不食不大便,自言自语,语无伦次,西医诊断为“狂躁型精神分裂症”,用奥氮平治疗,症状略有缓解。中医诊治,初诊:病史如前,病人面色灰暗,神志呆滞,问答反应迟缓,悲伤情绪,夜晚睡眠不好,惊悚易醒,食欲不振,间歇性喃喃自语,已七天没有大便,头昏,头疼,脉虚弦数,舌质淡红,薄灰腻苔。没有痞、满、燥、实。
, 百拇医药
病案讨论
绿芸:脉虚,是阳气不足,薄灰腻苔,说明体内有寒湿,这是寒湿内阻、阳气不足导致的郁热、郁火。
川银花:精神疾病就是火和痰引起的,腻苔说明有痰,七天无大便说明已经化火,病人有虚有实,应是痰郁化火、痰火郁阻。
炎黄医学:气机被遏、痰蒙心窍的癫证。
善存:面色灰暗、神志呆滞实际上是西药的不良反应,不能成为辨证最主要的依据。情志病变病机可能在肝也可能在心,是心火过旺还是痰涎郁阻尚需要讨论。
秦越人:病人学习紧张,虚劳在先,新加坡的亚热带气候带来的风热外邪在后,阳气压抑受损,郁热串扰神灵。
8月底,在“炎黄医学”一次病案讨论会上,“秦越人”拿来了一位治愈的精神疾病患者的资料,这个病情复杂,病机又看似清楚的案例引起了大家强烈的兴趣,一些很少开口的普通聊友也开始“排麦”,“房间”里顿时热闹起来。有的就这个病案谈论自己的看法和治疗思路,有的则谈到以前遇到的类似的临床案例。论到最后,“秦越人”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治疗体会,还一一解答了聊友的提问,2个多小时的讨论让“房间”里的人收获颇丰。
, 百拇医药
这是“房间”里的论战,每周这样的论战都在上演着;而在“房间”外,他们也不断进行着论战。
2005年的“五一”,这群志同道合的人决定来一次“会战”。“蒲亭逸仙”、“安庆散人”、“青云山人”等人从各地赶到北京,广安门医院分给“夏夜百合”的单身宿舍就成了这次“会战”的“根据地”。这几个熟悉的“陌生人”白天游玩的时候边游边论,晚上回到住处不“战”到凌晨时分不休。“青云山人”原本不喜欢游玩,却又舍不得辩论的机会,于是其他人游玩的时候,他就在景点门口等;修行最浅的“善存”则大饱耳福,“听”战成了他的一种享受,常常听到眼皮打架依然强撑。
那时,恰巧听说北京白云观开了道教医学,一行人决定前去探讨。说是探讨,其实已经辩红了眼的他们自然是“来者不善”,他们找到一位道医,请其阐述道医的医理。道医开口没说多久,一向狂放的“青云山人”就以自己擅长的五运六气学说反驳他认为的医理不通之处,张扬的“蒲亭逸仙”则旁征博引,不证明其逻辑不严决不罢休。亲历了那次中医和道医“碰撞”的“善存”还记得,双方唇枪舌战,辩论中引述的一些论据和观点,连自小背过不少中医经典古籍的“善存”听得都是一知半解,只觉得你来我往、引经据典的论辩之中暗藏了刀光剑影。
, http://www.100md.com
这场北上聚会随着“五一”长假的结束而告终。与其充满火药味道的论战相比,“天地人”的南下之行则平添了一份亲和。
今年8月初,“天地人”南下“云游”。在广州,他拜访了“秦越人”和“熟地”(秦越人的徒弟,自学中医十几年,自开推拿诊所)。在4个多钟头的聊天中,他们谈到了中医的尴尬窘境,谈到了现代中医对传统中医的误读,还谈到了中医教育体系亟需改革的现状,“秦越人”还向“天地人”毫无保留地解释并示范了他的通阳疗法。三人一直聊到晚上10点多钟,“天地人”和“熟地”才匆匆忙忙去赶末班地铁。
第二天,“天地人”赶往佛山,那里有十多位同窗和校友。由于工作的需要,这些人或多或少受了西医的影响。在谈到一个胃内积水伴随严重下垂的病例时,“天地人”表示他用了4副药后病人情况有所改善,下一步怎么做想听一下大家的建议。一个校友说,对这样的病人,他一定先抽出胃内积水,再行其他治疗。一语惊醒梦中人,抽出积水后用药,药力向上托举的负担减轻,自然会事半功倍。这让一向偏向于走“纯中医路线”的“天地人”突然明白,中医不能盲目地排斥西医,多学一些西医的治疗手段,才能在中医的基础上锦上添花,更有利于临床治疗。
现在,“炎黄医学”还和往常一样,每天晚上8~11点,看似枯燥的讲课和讨论就开始了新一轮的循环。在这循环背后,有一群人在不断进步。, http://www.100md.com(魏赟)
右手放在病人的手腕上摸着脉搏,眼睛则盯着左手上的表,片刻,他抬起头,轻松地告诉病人:很好,你的心跳很正常——这是电视剧《House》里出现的画面,那位偏执、傲慢的“医神”House在测量病人每分钟心跳的时候,并没有使用听诊器。我固执地认为,这不是House的个人习惯,而是中医“望、闻、问、切”中的“切”,对西医的渗透。
有人说中医很玄妙。的确,现代科学尚无法验证的阴阳五行是它的理论基础,相生相克更像是一门古老的哲学而非医学原理,甚至被很多人归为迷信之物的《易经》之说都“一言一字,皆藏医学之指南,一象一爻,咸寓尊生之心鉴”(明代大医学家张介宾语),与它有一脉渊源。
不过,“海纳百川,殊途同归,真理若在握,当仁岂让于他;众虑一致,人心不异,斯文欲坠地,奋力固然在我”。即使被人横生存废之争的今天,中医师们并没有沉溺于口舌之争。登上大医之堂的名家把西医的诊疗手段为我所用,超声、核磁共振都成为延长医者感官的工具,丰富着中医的辨证施治理论。居于民间的中医则在三指搭脉、察言观色、沉思不语间窥出疾病乾坤。他们有的已近花甲,有的刚刚三十而立,突破了区域的限制和中医的陈规,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开坛设讲,和盘托出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并且北上南下,论战游学,只为了让自己心中的真理越辩越清。
, http://www.100md.com
他们一直在行动,在坚守,在坚持。这样的一批人,可能不是中医的希望,但是至少,让人看到了中医的希望。
一个聊天室,
牵出一群“怪人”
天地人:这里学术气氛浓,人际关系简单。我学中医,可以说是在这里开窍的。
安庆散人:原来,很多小有成就的中医对自己的临床经验都藏着掖着,绝不外传,但现在人的思想境界不一样了,至少“房间”里的人都是有水平的,都很无私,把自己的临床经验都毫无保留地讲了出来,
夏夜百合:老师们的讲课没有任何回报,却坚持了3年,在这里我感觉到了温暖和感动。
“炎黄医学”,是网络上一个普通的聊天“房间”。近3年来,每天晚上8点,“房间”就有一位老师开始讲课,然后一群人围绕着当天的主题进行讨论,有时会激起争论,有时也会冷场。与其他聊天“房间”里动辄几百的人气指数相比,这个“房间”常常只有30~50人,但是真正走进来的人,又会舍不得离开。这是新浪UC聊天大厅里的第一个中医“房间”,它的创始人网名叫“夏夜百合”。
, 百拇医药
8月28日,“炎黄医学”出现了近半年来少有的热闹。管理员“天地人”提前一天就和几位重量级人物打了招呼,要他们晚上8点准时出现,这一天的主题是:谈谈我在“房间”里的收获和心得。
这次的讨论有点像小学生的班会,每个人乖乖地“排麦”(网络系统最多允许两个人同时发言,其他人只能排队,称之为排麦),向其他人汇报自己的心得体会。房间里的聊友来了一批,又走了一批,没有人明白,为什么这个看似进行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班会,竟然让一帮背景各异的人“感觉到了温暖和感动”。
这要从2004年11月22日说起,这一天是“炎黄医学”建立的日子。此前,网络上已经有了中医聊天“房间”,有的以探讨针灸理疗为主,有的以普及大众化中医知识为主,师从中医名家陈如泉、已是中医内科学博士的“夏夜百合”也经常进去聊天。对于“夏夜百合”来说,这些“房间”所聊的知识很浅显,她想找一个高水平探讨中医理论和临床的“房间”,但是没有找到。于是,“夏夜百合”决定自己创建一个。
, 百拇医药
“炎黄医学”,就这样顺理成章地诞生了。最初这里只有3个人,除了“夏夜百合”,还有“会联想的风”和另一位证券行业的中医爱好者,他们虽然有不同的职业和背景,不过都对中医有相当深度的理解和思考。一周7天,3个人轮流讲课,然后按照各自的理解进行讨论。这种交流形式一直延续到现在。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房间”里的常客渐渐多了起来,秦越人、蒲亭逸仙、黄岐建中汤、善存、天地人等人就是在这个时候走进了“炎黄医学”,并且成为管理员,“炎黄医学”也迎来了它的快速扩张期。
在2005和2006这两年时间,“炎黄医学”每天都排满了讲课和讨论,播放内经、伤寒、温病等的视频光盘或录音,就各科经验、名医学术思想以及疑难病案进行讨论。人气最旺的时候有七八十人同时在线,对一个学术讨论型的“房间”来说,达到这个数字相当不易,因为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无法听懂课程的内容,同样,没有一定的理论和临床水平,根本无法参与讨论,所以在“炎黄医学”里,往往听的人多,说的人少。
, 百拇医药
后来,UC上陆续建立了其他中医“房间”,“炎黄医学”越发显得曲高和寡,离开的人渐渐多了。不过,“炎黄医学”至今保留着最初的交流形式,内容依旧高深。这样的“坚守”,牵出了最终的感动和温暖,他们也因此被评价为“一群奇怪的人”。
这群“奇怪的人”是:
夏夜百合:贾春蓉,“炎黄医学”房间创始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医内科学博士后,出身于中医世家。她曾经不留情面地“踢”走了一些管理员,因为他们在其他房间“流连忘返”,也曾拒绝某中医药论坛坛主之位,因为她觉得那个论坛充斥着学术思想相异者的吵骂。
秦越人:民间中医,是我国最早一批具有开办中医诊所资格的中医师,曾旅居新西兰行医,自创通阳疗法,在看似平淡无奇的推拿之中,疏通经脉,寻找病症结点,配合小方方药,治疗疾病。
蒲亭逸仙:清代名医喻嘉言后人,理论扎实,出口必引经据典,现为江西德安中医院副主任医师。在该院所有医生中,他的人均门诊费用最低,病人数最多,但常常因无法完成医院每月的指标而受批评,他曾因此在办公室里摆上自制的募捐箱,写着:请尊重医生的劳动。
, 百拇医药
天地人:尹涛,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讲师,中医内科学硕士。长于老年病的诊治,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压、脑血管病。
善存:西医学士。生于中医世家,擅长手诊,自开诊所,常“以中医统领西医”来治病。
黄歧建中汤:刘宝义,西医硕士,博士改攻中医基础理论,擅长阴阳理论,曾出版《明于阴阳》和《阴阳五行经义》两书。
青云山人:黄小云,不行医。擅长五运六气学说,在中医气学理论上自有见地。
……
年轻的传统中医师
“炎黄医学”里谈论的都是传统中医,而非如今教育体系中遭受一些名老中医批判的充满了大量动物实验、仪器和数据的现代中医。人们常常把鹤发长髯当成医术精湛的一个标志,但“炎黄医学”里却有年轻的传统中医师,尽管他们接受的是现代中医的系统教育。
, 百拇医药
“炎黄医学”的管理员中,年龄最小、资历最浅的 “天地人”,就是一位传统中医的拥趸。
这里有一个小小的插曲。2001年,“天地人”还在武汉读硕士,一次身体不适,他反复斟酌之后给自己开了3剂小柴胡汤加减。没想到由于柴胡的用量偏大,一剂下去,他眼睛干涩,夜不能寐。一时间,这件事被传为笑谈,以至于柴胡成了“天地人”心头之痛。“天地人”工作之后,曾扎进古医书里寻找灵感,也曾按书上所述拿麻绳做药引,但头脑里仍是一片混乱,临床实践屡屡碰壁,一天只有两三个病人。
不过现在,“天地人”已经有了自豪的资本:他用中药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临床效果显著,还控制住了一位血肌酐一度超过1600mol/L的患尿毒症亲属的病情,一位三级医院的院长也慕名来找他看病。最令他得意的是,柴胡现在是他最善用的一味中药。
这样的转变和“炎黄医学”密不可分。因为在这里,“天地人”遇到了从小就跟随多位功力深厚的老中医学习的“一味师兄”,他给了“天地人”极大的帮助。“一味师兄”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给“天地人”上了一堂生动的柴胡课,还指点他用药要能够“顺其性而制其性”,这让“天地人”逐渐摆脱了柴胡的阴影。
, 百拇医药
一天,“天地人”在总结病例的时候无意中发现,治疗高血压时每天使用1.5~3g柴胡,临床效果反而更好,“一味师兄”的临床案例中也出现了类似情况。这是一个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观点,现代中医认为高血压是阴虚火旺、肝阳上亢、血脉瘀阻,治疗以平肝潜阳为主,柴胡是升阳之物,按理不能使用,为什么实践正好相反呢?他们从陈世铎《本草秘录》中得到启发,又仔细探讨分析后发现了柴胡之妙。原来,肝木的特性就是疏泄和藏血,肝本身之阴血可以制约肝阳过度亢逆,肺金的肃降也可以制约肝阳,在对抗邪气上,又必须借用肝阳之气的升发。使用柴胡正好能够疏肝,再伍用其他药物滋养肝肾之阴,适当活血化瘀、化痰,血压就能稳定地控制。而且,柴胡的这种使用思路完全可以借鉴到其他疾病的治疗中去。现在,“天地人”的处方十有八九会用到柴胡,他已被称为“柴胡医生”了。
在“炎黄医学”,还有很多和“天地人”一样的年轻医生,他们也在这里获得了很大的提高。
“善存”是其中一个,西医毕业的他从小就背过《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名著,不过,5年西医系统的学习,特别在学习过解剖、生理、病理之后,“善存”觉得中医并不科学,理论玄乎,无法验证。
, 百拇医药
毕业后,“善存”在石家庄一家职工医院工作。一天,他遇到了一个病人,长期低烧不退,但血象不高,“善存”怎么治都治不好,科主任也没什么好办法。不得已,他让病人到自己当中医的大伯那里试一试,没想到,大伯仅用了一副4味药的方剂,病人就恢复了正常,这令“善存”惊讶不已。后来,类似的事情多次发生,“善存”从最初的不屑、惊讶到折服和反思,他渐渐觉得中医并不是想象中没有科学依据的空中楼阁。
“善存”开始跟大伯学习中医。然而,大伯的理论水平并不如临床水平那么高,加上表达能力有限,“善存”听得云里雾里。就在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时候,“善存”遇到了3个人,一位的伤寒理论功底深厚,另一位熟读《易经》,对中医思想来源和文化起源了然于胸,还有一位就是“炎黄医学”的“黄岐建中汤”。他们让“善存”明白了一个浅显而又深刻的道理:中医的脏象理论与西医所讲的脏器完全不同,西医的脏器只是解剖学上具体的器官,而中医讲的则是一种脏象,两者无法结合。“黄岐建中汤”还告诉“善存”,他利用中医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西医实践,临床疗效非常好。
, http://www.100md.com
随后,“善存”被吸引进入了“炎黄医学”。在这里,“夏夜百合”把阴阳理论与哲学辩证思维有机融合,病例分析十分到位。常口出“狂言”、好为人师,却实践丰富的“蒲亭逸仙”将实践总结提炼与经典理论一一对应,令人折服。后来,“善存”拜“蒲亭逸仙”为师,加上大伯传授的观其手相即知病情的手诊技巧,“善存”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诊疗思维。慕名而来的病人越来越多,“虽然受限于执业范围不能用中药治疗,但我不得不承认,西医只能对症治疗1/4的疾病,剩下的3/4往往束手无策,中医针对的是人这个整体,用中医理论‘统’西医治法,更能洞察疾病本因,治疗才能游刃有余而绝不盲目。”
这些勤恳好学的年轻中医师得到了“炎黄医学”里很多老医生的肯定,他们让人看到中医的希望在闪烁。
北上南下 论战炎黄
女,21岁。8月初到新加坡实习,突发精神异常。多日不眠不食不大便,自言自语,语无伦次,西医诊断为“狂躁型精神分裂症”,用奥氮平治疗,症状略有缓解。中医诊治,初诊:病史如前,病人面色灰暗,神志呆滞,问答反应迟缓,悲伤情绪,夜晚睡眠不好,惊悚易醒,食欲不振,间歇性喃喃自语,已七天没有大便,头昏,头疼,脉虚弦数,舌质淡红,薄灰腻苔。没有痞、满、燥、实。
, 百拇医药
病案讨论
绿芸:脉虚,是阳气不足,薄灰腻苔,说明体内有寒湿,这是寒湿内阻、阳气不足导致的郁热、郁火。
川银花:精神疾病就是火和痰引起的,腻苔说明有痰,七天无大便说明已经化火,病人有虚有实,应是痰郁化火、痰火郁阻。
炎黄医学:气机被遏、痰蒙心窍的癫证。
善存:面色灰暗、神志呆滞实际上是西药的不良反应,不能成为辨证最主要的依据。情志病变病机可能在肝也可能在心,是心火过旺还是痰涎郁阻尚需要讨论。
秦越人:病人学习紧张,虚劳在先,新加坡的亚热带气候带来的风热外邪在后,阳气压抑受损,郁热串扰神灵。
8月底,在“炎黄医学”一次病案讨论会上,“秦越人”拿来了一位治愈的精神疾病患者的资料,这个病情复杂,病机又看似清楚的案例引起了大家强烈的兴趣,一些很少开口的普通聊友也开始“排麦”,“房间”里顿时热闹起来。有的就这个病案谈论自己的看法和治疗思路,有的则谈到以前遇到的类似的临床案例。论到最后,“秦越人”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治疗体会,还一一解答了聊友的提问,2个多小时的讨论让“房间”里的人收获颇丰。
, 百拇医药
这是“房间”里的论战,每周这样的论战都在上演着;而在“房间”外,他们也不断进行着论战。
2005年的“五一”,这群志同道合的人决定来一次“会战”。“蒲亭逸仙”、“安庆散人”、“青云山人”等人从各地赶到北京,广安门医院分给“夏夜百合”的单身宿舍就成了这次“会战”的“根据地”。这几个熟悉的“陌生人”白天游玩的时候边游边论,晚上回到住处不“战”到凌晨时分不休。“青云山人”原本不喜欢游玩,却又舍不得辩论的机会,于是其他人游玩的时候,他就在景点门口等;修行最浅的“善存”则大饱耳福,“听”战成了他的一种享受,常常听到眼皮打架依然强撑。
那时,恰巧听说北京白云观开了道教医学,一行人决定前去探讨。说是探讨,其实已经辩红了眼的他们自然是“来者不善”,他们找到一位道医,请其阐述道医的医理。道医开口没说多久,一向狂放的“青云山人”就以自己擅长的五运六气学说反驳他认为的医理不通之处,张扬的“蒲亭逸仙”则旁征博引,不证明其逻辑不严决不罢休。亲历了那次中医和道医“碰撞”的“善存”还记得,双方唇枪舌战,辩论中引述的一些论据和观点,连自小背过不少中医经典古籍的“善存”听得都是一知半解,只觉得你来我往、引经据典的论辩之中暗藏了刀光剑影。
, http://www.100md.com
这场北上聚会随着“五一”长假的结束而告终。与其充满火药味道的论战相比,“天地人”的南下之行则平添了一份亲和。
今年8月初,“天地人”南下“云游”。在广州,他拜访了“秦越人”和“熟地”(秦越人的徒弟,自学中医十几年,自开推拿诊所)。在4个多钟头的聊天中,他们谈到了中医的尴尬窘境,谈到了现代中医对传统中医的误读,还谈到了中医教育体系亟需改革的现状,“秦越人”还向“天地人”毫无保留地解释并示范了他的通阳疗法。三人一直聊到晚上10点多钟,“天地人”和“熟地”才匆匆忙忙去赶末班地铁。
第二天,“天地人”赶往佛山,那里有十多位同窗和校友。由于工作的需要,这些人或多或少受了西医的影响。在谈到一个胃内积水伴随严重下垂的病例时,“天地人”表示他用了4副药后病人情况有所改善,下一步怎么做想听一下大家的建议。一个校友说,对这样的病人,他一定先抽出胃内积水,再行其他治疗。一语惊醒梦中人,抽出积水后用药,药力向上托举的负担减轻,自然会事半功倍。这让一向偏向于走“纯中医路线”的“天地人”突然明白,中医不能盲目地排斥西医,多学一些西医的治疗手段,才能在中医的基础上锦上添花,更有利于临床治疗。
现在,“炎黄医学”还和往常一样,每天晚上8~11点,看似枯燥的讲课和讨论就开始了新一轮的循环。在这循环背后,有一群人在不断进步。, http://www.100md.com(魏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