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医林漫话 > 中医医史
编号:11495824
中医史上的两位“飞霞道士”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0月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808期
     在中国医学史上,曾有两位“飞霞道士”,他们经历相似,集道士、医家于一身,均为医学发展作出了贡献,他们分别是明代的韩懋和清代的陈复正。

    “飞霞道士”之一韩懋,字天爵,号飞霞道人,人称白飞霞,又名白若虚,四川泸州人。韩氏出身于官宦之家,因生来孱弱、多病,本人考科举不利,自云赖方药以生,于是学医,曾拜其表舅华恒岍、金华王山人、武夷仙翁黄后鹤等人为师。后来周游天下,得到峨眉山高人陈斗南的秘授,并经过自己多年实践,医术日益精湛。正德年间,韩氏到京师,曾得到武宗召见,赐号“抱一守正真人”,并诏筑“白云观”居处。后来回归四川,晚年居住在成都。在医学上的主要成就体现在其1522年所著的《韩氏医通》中。韩氏在临床上强调四诊对鉴别病证的重要性,对书写病案的规格有较全面而清晰的论述,包括望形色、闻声音、问情状、切脉理、论病源、治方术等六大部分,具体项目有三十余项,对病案格式有一定改进,在前人病案书写法的基础上,开创了记载完整病历的先河。创用了三子养亲汤等常用效方,为其后医家所喜用。韩氏在临床上对于补法、补益方药的运用尤有心得。另还著有《杨梅疮论治方》一卷,是我国早期治疗梅毒的专书,此外还著有《方外奇方》等书,惜均佚。

    另一位“飞霞道士”为陈复正,字飞霞,惠州府(今广东惠阳县)人,年轻时学习易象、程朱之说,曾在广东罗浮山修道,因自幼体弱多病,于是留心医术,对《内经》、《神农本草经》等古典医籍十分推崇,曾“瓢笠云游”行医四十余年,济贫救危,对儿科尤有所长。陈氏以前人论述为基础,搜集当世民间验方,结合个人经验,于1750年编成了儿科专书《***成》,对儿科诸证论述较详,其论证条分缕晰,义理简明易懂,论治存精去浮,并对儿科证治的一些理论问题提出个人见解,针砭时医流弊,如小儿发热不细察病源,统归为“惊风”等。对指纹在儿科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有较正确的评价,认为既不可否定,也不能夸大其作用,提出以“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进行辨证。在治疗上重视培植小儿正气和保护脾胃生生之气。还收集记述了不少民间有效方剂和治法,并创立了不少适宜小儿的外治法,如刮痧、引痰、针挑、按摩、热敷、贴药、艾火、磁锋砭法等,对儿科疗法作了很好的总结,为后世所重。, 百拇医药(曾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