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03177
节食难瘦身 心理原因在作祟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0月4日 《当代健康报》 2007.10.04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节食瘦身,然而,绝大多数有过节食经历的人,最后都会以失望而告终。人们不禁要问——

    过量进食机制类似药物成瘾

    大部分节食方法与行动无关,它们都与念头有关。节食迫使我们整天想着食物,更甚于囚徒成天琢磨着重获自由。你不得不想着热量、营养配比,或者何时再能吃上半块饼干。你总想着自己在挨饿,最后往往会形成两类典型的进食模式:你要么严格执行自己的节食方案,要么放弃。是豆芽还是上等牛排,是胡萝卜还是饼干,是黄瓜还是意大利辣香肠,要么什么都吃,要么什么都不吃。

    从某种意义上看,我们一直以来都过分注重体重和饮食的内容选择,却没有对饮食方式和原因投入足够的关注。我们大多数人在努力减肥时,亮出了自认为最有力的武器——我们的大脑——以自律(“我可以抵御住这种食物的诱惑!”)和极度自信(“凭借我的智慧,完全能够拒绝这种食物!”)的形式,发动了一场心理层面的战斗。然而事实真相是,人体存在着非常强大的情绪动机促使人类进食——因而导致大部分节食以失败而告终。从很多方面看,恰恰是我们的大脑,扮演着节食捣乱者的角色。
, 百拇医药
    我们努力节食的本意在于减轻体重,但却让自己陷入了屡战屡败的怪圈,让责备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试问有谁没受到过指责?健康专家将全民肥胖的问题归咎于快餐店的面包和大号家庭装套餐;我们将自己的肥胖问题归咎于快餐食品(油脂含量高)、杂志封面(那些不切实际的完美身形是对我们的最大嘲讽,让我们每天吃着少得可怜的奶酪蛋糕,一边还自惭形秽,身心饱受折磨)、一周60小时的工作时间(让我们整日坐着不动)、柔软舒适的躺椅配上真人秀电视节目(让我们整晚坐着不动)、香肠(美味啊!)或者中毒已深的乳酪成瘾症(不是一般的好吃啊!)。

    然而,内心深处,你觉得由于你的大腹便便而应受责怪的人其实只有一个——你自己。

    你察觉到无法控制自己拒绝那一天又一天、一餐又一餐、一口又一口顺着食管滑下去的食品。当我们放弃节食,任由身体如吹气球般膨胀到挤不进大门的地步,我们会很自然地认为问题出在自己身上,认为是我们的意志力不够坚忍,才无法在控制腰围的战斗中打胜仗。
, 百拇医药
    节食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说,也许你的头脑确实意志力不强,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但却不是因为你的行为引发的。

    从科学的度看,过量进食的机制可能有点儿类似药物成瘾。研究表明,肥胖人士大脑内甚至也有类似药物成瘾者的“奖赏中心”。当感觉到紧张时,人体会激活脑中一个称为“蓝斑核”的部位处的神经递质。你的身体做出反应,努力要让这些神经递质平静下来,对抗紧张。有些人依靠香烟,有些人依靠食物,有些人则依靠药物。如果用食物应对紧张,你还会激活脑部的“奖赏中心”。随着最初产生良好感觉的机制耗尽,你会再次依靠同样的东西来让自己感觉好起来,平静放松下来,这样的东西就是食物。正因为这个原因,紧张和焦虑这样的情绪会从神经递质的层面,让坚持执行节食计划变得越来越困难。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紧邻下丘脑的地方有一处称为乳头体的脑组织,此处分泌控制进食和饱足的化学物质NPY和CART,这里储存着食物的记忆,因此一旦接收到饥饿信号,大脑会进入食物记忆库检索,生成想吃过去吃过的某些食物的愿望——这些食物有可能都是有害食品。此外,胖人的脑部颅顶区——舌、嘴唇和口腔的运动控制中枢——的活动状况与瘦人不同。脑部扫描显示,当胖人难抵糖类魅力时,该区域会被激活。而瘦人脑部的该区域则始终处于休眠状态,这说明糖可以对有些人的情绪性进食产生影响,而对其他人则不管用。
, http://www.100md.com
    假如你一直在努力为维纤细腰部而奋斗,你很可能已经往自己仅1350克重的脑里存入了节食成败的所有可能情况。但是你不可能战胜自然的力量,有太多的激素和神经递质,它们的任务非常简单,就是“奉上大蛋糕和数磅体重”。如果指望自己的毅力或坚定信念可以克服这些化学信息的影响,几乎等同于要努力用自己的小手指力量让火车停下来。

    人脑不适合“节食”的原因

    遗憾的是,正是原本帮助人们减肥的方法,助长了妨碍体重减轻的行为和心理模式:节食助长了“要么什么都吃,要么什么都不吃”的心态。

    原来,我们一向视为金科玉律的节食规矩,其实大部分都是骗局而并非一般普通的常识。典型的节食话剧开场都会展现一个英勇的节食者准备作战——正面直击敌人。主人公的武器是勇气、决心,还有一点儿其他因素。她全副武装,要与飞舞的巧克力圣代决一死战,以获得对食物的绝对控制权。然而,我们的主人公没有意识到的是,她所指望的秘密武器永远不会到来,擅长英雄救美的骑士杳无音信。因此,节食变成了永无休止的痛苦折磨,让心理和生理极度疲劳,而与食物肉搏之后的所有努力,往往反而会导致胃口大开,昨天吃的3根芹菜茎和1个圣女果带来的能量光环迅速隐退。我们的主人公需要来块比萨饼,还要快点!
, http://www.100md.com
    节食的思维定式大部分都源自我们自己最初设定的期望。在决定要开始节食的时候,你给自己定下规矩,你清楚各种健康参数,你清楚蔬菜是营养卫士,而饼干是冷血无情的营养杀手。只要你牢记人脑发挥作用的方式不仅有心理层面的,还有化学层面的,就可以引导节食的过程及期盼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对于我们很多人而言,许多节食方法给我们留下的可踌躇摇摆的空间比性感时尚歌星碧昂丝的紧身裙还少,因为我们只有两种选择:遵从节食规则有奖,犯错则严惩不贷。

    在我们生活的其他方面,我们几乎都会给自己保留犯错误的余地。有70%的时间被三振出局的棒球运动员都跻身“名人堂”;篮球运动员的投篮命中率只需达到50%,就可以入选全明星阵容;律师不可能逢讼必胜;父母的决定并不总是正确的。事实上,我们所有人在日常工作中几乎都会犯错。我们从错误中学习,并努力改正,这样就会避免屡次犯同样的错误,或者至少可以想办法将损失降到最小。然而,当涉及到节食的问题,我们会告诫自己要像“蓝天使”特技飞行表演团那样精准,不容有失,不许出错。一旦我们搞砸了,哪怕只是稍稍偏离了原定计划,那也全完。
, 百拇医药
    听从下面提供的建议,你可以学着重新设定自己头脑的工作程序,以摆脱因为进食产生的负疚感、节食失败时产生的负疚感。同时,你一定能意识到,单单一根薯条或一块蛋糕,是不可能主宰你的节食命运的。是一而再,再而三,该死的停不了嘴的整个过程,最终导致了危险的脂肪和体重增加。

    在刚开始执行瘦身方案时,你确实不得不听从自己身体的需求,对自己的食欲和情绪做出明智的反应。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你得学会如何正确地进食,并管理好自己的食欲。到那时,你将会训练自己的头脑不再困扰于正确的饮食——也不会在每每遇到困难时都要自我惩罚。一旦不再思虑过度,你就不会再暴饮暴食。

    节食:回避健康问题

    问题的关键并不是在腰带层面上,而是与大脑的认知水平有关。也许你很清楚自己的腰围尺寸有海王星周长那么大,不过也许你不知道的是,你会变成所谓超重问题的回避者。由于体形问题给自己带来的心理压力,而所处的环境中民众在公开和私下场合普遍蔑视肥胖者,因此出于害怕无法处理好肥胖问题的深切担忧,你会完全回避自己的健康状况。
, http://www.100md.com
    下面介绍回避者的典型想法:一旦稍微偏离了原先制订的节食或健康饮食计划,你就会认为自己可能已经前功尽弃了。这样,回避者就陷入了怪圈无法自拔:我们胖,于是努力减肥;我们做错了稍微一点点,于是害怕节食最终会失败,于是自动与世隔绝,于是不再谈论节食,或者干脆放开约束,狂吃一公斤奶酪蛋糕,结果是更胖了。于是再努力减肥,就这样周而复始地循环下去。

    程度不一的回避者(从极端例子到较为轻度的例子都有)会发现自己的体重处于不断的起伏波动之中,频度有如牛背上的驯牛师。从生理学角度看,这种体重的增减是永无止境的循环。然而,真正的回避者问题源自体重循环的心理性影响。回避者不是回避有害食品,实质上往往想回避的是其他事物——比如想提供帮助的人和努力实现饮食健康的自律行为。最重要的是,回避者努力要使自己与这两类与节食有关的强烈情绪割裂开来。

    负疚:“希望别人不会发现”

    不论过去曾经尝试过何种节食方法,你都难免与那些“禁止入内”的食物清单打交道:高蛋白饮食可能会禁食土豆;低脂饮食可能会禁食奶酪;无糖饮食也许会要你从此不再接近甜品……
, http://www.100md.com
    正如被大人告诫不准碰高脚酒杯的孩子一样,你不可避免地会想吃土豆,想吃奶酪、甜品,但是,由于你已经列好了一张禁食食品的清单,所以哪怕只是吃了半块饼干、吃了一小块干酪,或者吃了三小片薯片,你都会认为这是节食计划宣告死亡。这时,负疚感就会油然而生——因为你清楚自己偏离了预先设定的节食标准。这一现象普遍适用于描述各种程度的回避者。我们都会感受到因为难挡食品诱惑而产生的负疚感,于是我们会在潜意识中认为,克服每天每餐都忍不住想往正在吃的胡萝卜上涂奶酪而带来的沉重负疚感,与应付体重超重带来的负面影响相比,前者更难,更折磨人。

    对于那些自觉愧对节食计划的人而言,不管是浅尝一块巧克力威化饼干,还是“背叛”节食,“亲近”蛋糕——他们总会产生比负疚感还要糟糕的感觉。你的伴侣和同事在过去8天的午饭时间都曾亲眼见证你只吃卷心莴苣。现在你做错了事,该对那些关注你节食进展的人说什么呢?好吧,说你节食失败了?而且你竟然无法阻止自己不吃那讨厌的羊角面包?这种比负疚感程度更深的羞愧感会让你再次陷入回避的恶性循环:回避者这样盘算,安于天命做不节食的胖子,总比最终公告天下自己节食失败要体面得多。

    研究表明,对于健康而言,根本不节食要比声称节食却在每次电视广告时段偷吃甜品更好。这是因为节食往往促使体重发生反复增减,是一场体重与食物的拉锯战,实际上这种现象与体重超重相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更大。,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