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涉知病 多诊识脉 屡用达药
南齐·褚澄《褚氏遗书·辨书》谓:“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明确揭示:只有博览群书,广事临证,才能真正认识疾病;反复经久的诊察脉象,才能确切的通晓脉理;多次反复使用药物,才能通达该药的药性及疗效。
从医与治学,如果说“勤求”、“博采”,是仲景多维求协论在继承、发扬、整理、提高、创新运用中的典范,本格言则是对多维求协论在治学之道方面的精辟阐述。所谓博、多、屡,都是指广泛、大量、多次等。三字中任何一字,都包含着“多维”。而知、识、用等手段,无疑皆为“会”或“能够”而为目的。
“博涉”,指广博的涉猎。要求医者的理论与实践,都应广泛涉及。理论上,既要熟谙经典,又要融汇新知,从而坚实理论基础;实践上,更要广事临证,多诊病人、多见病种,所谓“熟读王叔和,更要临证多”。只有博览群书、大量临证,才能深刻认识疾病及其演变。只要博览、多诊,使自己见多识广,则诊治疾病自无偏颇。少见疾病也能知,多发疾病更能晓。所谓“知病”,实质即既要识得疾病名目称谓,又要知晓其病因病机、诊治预后等理、法、方、药规律。
, 百拇医药
“识脉”,即准确地认识脉象。大量、多次触摸脉搏,是能够确切认识脉象的关键。不少初事临床的医者,尽管他理论学习如何优秀,但若实际诊摸脉搏较少,接诊时往往“心中了了,指下难明”。我在所带众多徒弟和实习学生时,发现他们中有的把《濒湖脉学》、《高阳生脉诀》等背诵的滚瓜烂熟,但切诊时,对二十七(八)病脉,却极感渺茫。更有甚者,浮沉莫辨,缓急不分。事实上,人群是多样的,人体的高矮、胖瘦,以及脑、体力劳动等的差异,致使脉象的大与小(脉管的粗与细)、浮与沉、数与缓等,便会有不同差别。只有大量、反复、多次的诊脉,方能确定具体病人脉象的位、数、形、势。换言之,即能根据各该病人脉象的深浅度、强劲度、速率度、节律度、长短度、紧张度等给以判析。诊病积久的医生,因诊脉较多,所以对具体人的脉象,在未诊之前,即有其大、小、快、慢等应有模糊概念。如细脉“细来累累细如丝”,这只是形象性比喻。临床上真如蚕丝般细微的脉象,我虽数十年临证,却也未曾见过。而各因病人形体不同,出现状如卫生香、毛衣针、中性圆珠笔芯样粗细的脉象,倒是屡见不鲜。此间当然还存在着一个“指目敏感”问题,难怪古人让习脉者,搓捏小豆而“练功”。论脉著述中也常有“三菽、六菽、九菽之重“的说法,其实质则在于锻炼“指目”。有鉴于此,我特提倡:初学脉诊者,除详细多诊来诊病人之脉外,读书之余不妨诊自己、同学、同事、朋友等周围之人的脉象,也不失为一种“久诊”的渠道。
, 百拇医药
“达药”,即通达药性及机理。药物及每种药物的性能,其理论的系统形成,是一个多时代、多人次反复实践与认识的过程。它由偶然的巧遇、特殊的发现、重点的尝试、合理的扬弃等形式,逐步壮大而成的一个伟大的宝库。从最初的充饥止渴,到神农时代的遍“尝百草”;从《本草经》的编撰,到当代《中药大辞典》的著就,无一不是病人体验感受和医家研探总结的结晶。然而由于药物众多,著之于书者,限于各自的体验和文字表述的中肯程度,常使初学者初信而后疑。概因某些药性书籍言过其实,或过分夸大某药的作用,当该医者临床投用该药后,未能收到应有疗效,便会对其性能产生怀疑。当然其间还有一个理论扎实与否的学业问题。例如见水肿而选用利水中药车前子、白茅根、猪苓等,尿量未增而肿亦未消。当指导其辨析病机后,据病机而选药,虽不利尿而尿自利,虽不治肿而肿自消。显然,该初事临证的医生,把中医的“利水”与西医的“利尿”等同理解,才致“药不中的”的结果。另一方面,各药的药性效能,强弱不同。进入人体后,因各自病因病机及正邪关系的各别,用药后的药性反应也各不相同。如大黄、芒硝等泻下药,有人用之腹痛、泄泻较剧,而有人用之却痛、泻反应极轻,甚至全无反应。这就同时牵涉病情与剂量的关系分析与斟酌。否则便会出现“病重药轻”或“病轻药重”的不效结果。有的人虽然亲口尝服一些中药加以观察,亦可谓“心中有数”,但用于病者后,反应却大相径庭,这又与“病者”和“常人”的区别有关。再者不少药物的记述,特别是教科书中的记载,大多以历来多所肯定的效能,介绍其普遍、重点内容。因而难能尽加罗列,以致不少药物,逐渐形成以“类”划分的局面。久而久之,某些药物部分独到的效能,渐被淹没。例如露蜂房高校教材列入“外用药及其它类”,并称“甘、平,有毒,归胃经”,“攻毒、杀虫、祛风”,用治痈疽、瘰疬、牙疼、癣疮、风湿痹痛,瘾疹瘙痒及癌肿等。据何绍奇氏于《中国中医药报》介绍:露蜂房治遗尿疗效卓著。笔者经数十年应用,发现对各种鼻炎及鼻窦、额窦等炎症,疗效较佳。尤其对“鼻塞”有较好的“启窍”作用。多少年来,我用蜂房除“启利通畅鼻窍”外,也广用于关节疼、神经痛、肿瘤病等。投用人次逾以万计。其间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患者,有的曾与它药共伍,组成“流气止痛汤”,连续百余天每日一剂,从未见有任何“有毒”反应。在临床上,只有反反复复地经久使用(屡用)各种药物,方能真正作到“达药”的层次和水平。, http://www.100md.com(孟琳升 包头市杏林中医研究院)
从医与治学,如果说“勤求”、“博采”,是仲景多维求协论在继承、发扬、整理、提高、创新运用中的典范,本格言则是对多维求协论在治学之道方面的精辟阐述。所谓博、多、屡,都是指广泛、大量、多次等。三字中任何一字,都包含着“多维”。而知、识、用等手段,无疑皆为“会”或“能够”而为目的。
“博涉”,指广博的涉猎。要求医者的理论与实践,都应广泛涉及。理论上,既要熟谙经典,又要融汇新知,从而坚实理论基础;实践上,更要广事临证,多诊病人、多见病种,所谓“熟读王叔和,更要临证多”。只有博览群书、大量临证,才能深刻认识疾病及其演变。只要博览、多诊,使自己见多识广,则诊治疾病自无偏颇。少见疾病也能知,多发疾病更能晓。所谓“知病”,实质即既要识得疾病名目称谓,又要知晓其病因病机、诊治预后等理、法、方、药规律。
, 百拇医药
“识脉”,即准确地认识脉象。大量、多次触摸脉搏,是能够确切认识脉象的关键。不少初事临床的医者,尽管他理论学习如何优秀,但若实际诊摸脉搏较少,接诊时往往“心中了了,指下难明”。我在所带众多徒弟和实习学生时,发现他们中有的把《濒湖脉学》、《高阳生脉诀》等背诵的滚瓜烂熟,但切诊时,对二十七(八)病脉,却极感渺茫。更有甚者,浮沉莫辨,缓急不分。事实上,人群是多样的,人体的高矮、胖瘦,以及脑、体力劳动等的差异,致使脉象的大与小(脉管的粗与细)、浮与沉、数与缓等,便会有不同差别。只有大量、反复、多次的诊脉,方能确定具体病人脉象的位、数、形、势。换言之,即能根据各该病人脉象的深浅度、强劲度、速率度、节律度、长短度、紧张度等给以判析。诊病积久的医生,因诊脉较多,所以对具体人的脉象,在未诊之前,即有其大、小、快、慢等应有模糊概念。如细脉“细来累累细如丝”,这只是形象性比喻。临床上真如蚕丝般细微的脉象,我虽数十年临证,却也未曾见过。而各因病人形体不同,出现状如卫生香、毛衣针、中性圆珠笔芯样粗细的脉象,倒是屡见不鲜。此间当然还存在着一个“指目敏感”问题,难怪古人让习脉者,搓捏小豆而“练功”。论脉著述中也常有“三菽、六菽、九菽之重“的说法,其实质则在于锻炼“指目”。有鉴于此,我特提倡:初学脉诊者,除详细多诊来诊病人之脉外,读书之余不妨诊自己、同学、同事、朋友等周围之人的脉象,也不失为一种“久诊”的渠道。
, 百拇医药
“达药”,即通达药性及机理。药物及每种药物的性能,其理论的系统形成,是一个多时代、多人次反复实践与认识的过程。它由偶然的巧遇、特殊的发现、重点的尝试、合理的扬弃等形式,逐步壮大而成的一个伟大的宝库。从最初的充饥止渴,到神农时代的遍“尝百草”;从《本草经》的编撰,到当代《中药大辞典》的著就,无一不是病人体验感受和医家研探总结的结晶。然而由于药物众多,著之于书者,限于各自的体验和文字表述的中肯程度,常使初学者初信而后疑。概因某些药性书籍言过其实,或过分夸大某药的作用,当该医者临床投用该药后,未能收到应有疗效,便会对其性能产生怀疑。当然其间还有一个理论扎实与否的学业问题。例如见水肿而选用利水中药车前子、白茅根、猪苓等,尿量未增而肿亦未消。当指导其辨析病机后,据病机而选药,虽不利尿而尿自利,虽不治肿而肿自消。显然,该初事临证的医生,把中医的“利水”与西医的“利尿”等同理解,才致“药不中的”的结果。另一方面,各药的药性效能,强弱不同。进入人体后,因各自病因病机及正邪关系的各别,用药后的药性反应也各不相同。如大黄、芒硝等泻下药,有人用之腹痛、泄泻较剧,而有人用之却痛、泻反应极轻,甚至全无反应。这就同时牵涉病情与剂量的关系分析与斟酌。否则便会出现“病重药轻”或“病轻药重”的不效结果。有的人虽然亲口尝服一些中药加以观察,亦可谓“心中有数”,但用于病者后,反应却大相径庭,这又与“病者”和“常人”的区别有关。再者不少药物的记述,特别是教科书中的记载,大多以历来多所肯定的效能,介绍其普遍、重点内容。因而难能尽加罗列,以致不少药物,逐渐形成以“类”划分的局面。久而久之,某些药物部分独到的效能,渐被淹没。例如露蜂房高校教材列入“外用药及其它类”,并称“甘、平,有毒,归胃经”,“攻毒、杀虫、祛风”,用治痈疽、瘰疬、牙疼、癣疮、风湿痹痛,瘾疹瘙痒及癌肿等。据何绍奇氏于《中国中医药报》介绍:露蜂房治遗尿疗效卓著。笔者经数十年应用,发现对各种鼻炎及鼻窦、额窦等炎症,疗效较佳。尤其对“鼻塞”有较好的“启窍”作用。多少年来,我用蜂房除“启利通畅鼻窍”外,也广用于关节疼、神经痛、肿瘤病等。投用人次逾以万计。其间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患者,有的曾与它药共伍,组成“流气止痛汤”,连续百余天每日一剂,从未见有任何“有毒”反应。在临床上,只有反反复复地经久使用(屡用)各种药物,方能真正作到“达药”的层次和水平。, http://www.100md.com(孟琳升 包头市杏林中医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