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医药前沿 > 医药新知
编号:11497467
基因差异决定人们的食欲!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0月21日 网易博客
     基因差异决定人们的食欲!

    有些人适量進食即可得到满足,而有些人却需大吃特吃后才能感到愉悦。美国科学家15日说,研究结果表明,有些人能吃与基因有关。研究人员希望可以据此研究出治疗肥胖的新疗法和药物。

    研究过程

     这些研究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发起,由布法罗分校教授果昂纳德-爱泼斯坦担任负责人。研究结果刊登在美国心理学会出版的《行为神经学》杂志10月刊。 研究小组观测近80名成年人的進食行为,其中包括30名肥胖者和40余名体重正常者,并对他们的基因型、進食动机和热量消耗之间的关系進行对照研究。 第一项试验中,研究小组为研究对象提供薯片、巧克力等多种美味零食,观察哪些人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進食最多。研究对象事先对此不知情,以为只是品尝食物味道。 第二项试验中,研究对象在电脑上用鼠标点击某一特定目标即可得分,所得分数可用作换取食品或阅读报纸的机会。研究对象可随时退出比赛。研究人员观察和研究哪些人为换取食物付出更多努力。

     贪吃基因

    研究人员发现,人体中Taql基因的Al型等位基因与贪吃行为有关。Taql基因分为A1和A2两种类型,其中A1型与多巴胺D2受体数量较低有关。而多巴胺D2数量较低会让人较难产生“犒赏效应”,不易得到满足感。相反,A2型基因则让人较易产生“犒赏效应”。

    研究小组说,人类约一半拥有两个A2基因,他们進食适量感受到满足和愉悦。另有近半数人拥有一个A1基因和一个A2基因,他们需要消耗更多食物才能得到和前者同样的感受。而同时拥有两个A1基因的人很少见。

    参与研究的科学家珍妮费-唐普勒接受路透社电话采访时说:“试验发现,拥有A1基因并且肥胖的人比其他人为获得食物付出的努力多一倍。“

    唐普勒说,这项研究结果可以说明为什么有人即使不感到饥饿也能应然及進食。此外,这一基因不仅与贪吃行为有关,还与吸毒、嗜酒、和赌博等行为相关。这些行为都是为获得满足感,即“犒劳效应”。

     对症治疗

    研究人员根据人们的基因型和对食物需求八人归为三类:第一类为仅需适量食物即可得到满足的人[不考虑基因型];第二类为需要较多量食物才能感到愉悦、但没有A1型基因的人;第三类是拥有A1基因并需要大量食物的人,他们是患肥胖症的高危人群。

    研究人员说,贪吃基因的发现可以帮助医生更加准确地识别易患肥胖症者,并针对各自的不同情况治疗。研究结果还可能有助于研制基因治疗药物。

    爱泼斯坦说,虽然研究发现贪吃与基因有关,但拥有A1基因并不一定导致肥胖。“行为和基因型互相作用和影响,基因只是导致肥胖众多原因中的一个。我认为,饮食行为一部分由基因决定,一部分由长期习惯决定。”

    [文章转自新华社供沈阳晚报特稿,转载时略作更改---本站编辑注], http://www.100md.com(明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