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09015
弃文从医开先路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0月22日 《医药经济报》 2007.10.22
     编者按:

    对于中华民族来讲,凡是民间文化的精粹,都讲究“传承”二字。唱戏如此,习武如此,行医更是如此。从本期起,《基层医生俱乐部》将隆重推出“风雨百年”真实故事连载,讲述一个医学世家百年以来走过的风风雨雨行医路。

    这个家族的行医生涯历经五代,令人感慨,尽管期间也出现过断层,但好在如今,本版文章作者——曹福鑫医生又将这一医脉续写起来,扎根大地,爱得深沉。这份爱,不仅体现在对祖国医学的热爱上,更是对民生如歌如泣的关怀。

    引子 所有的故事,都在我祖母身上汇集成一个点:因为所有的故事,她都是亲眼见证者。她在世的时候,已经给我们这些晚辈不知讲过多少回,而我能做的,仅是记录其中的一小部分,以点亮一盏明灯,警醒来者。

    我祖母的爷爷(我称老祖宗)是清末的举人,但由于生逢乱世,时局动荡,没有进过一天仕途,为了保平安,他转而习医。那时候的文人秀才都鄙视医学,他们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在公开场合,老祖宗从不承认自己是医生。
, 百拇医药
    最早,老祖宗只是在自己家人生病的时候开几剂方药,后来渐渐延伸到街坊四邻。那时候他看病不收诊费,也不收药费,因为家里还有其他收入,有时候遇到穷人来找他,他甚至还附送一些生活用品。祖母家姓赵,老祖宗也因此落得一个“赵大善人”的名号。但由于他太过乐善好施,如此过了几年,家中积蓄几乎磐尽。这时候,老祖宗还是不肯以医为业,因为在他的潜意识里,始终不肯承认自己是医生,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文人,只是用他所知道的医学知识为乡里做一点事。直到一件事的发生,才让老祖宗彻底走进行医这道门:

    彼时已是民国初年,老祖宗因为经常给街坊邻居赠医施药,已经有了一定的名气,所以有时会有一些经朋友介绍来找他看病的人。老祖宗好打交道,又不肯收诊金、药费,可是那时候已经没有多少家底了,“那时家里的房子都漏雨了,但是没有钱来整修。”祖母说。

    一天,家里来了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请老祖宗到县城里去看个病人,还说是某某朋友介绍的。老祖宗也没有推辞,就跟书生走了。到了县城,在书生的指引之下,老祖宗被领进一个深宅大院。走进一间昏暗的屋子,老祖宗看到里面躺着一名女子,已经肿得不成样子,身上还不断冒黄水,满屋散发着恶臭。书生对老祖宗说:“她已经病了快两个月,看了不少大夫都说是水臌症,没救了,听说您医术不错,所以就邀您来看看还有没有救。”
, 百拇医药
    老祖宗上前给女子仔细检查了一遍,发现她其实并非水臌症,而是一种医书上记载的恶疮,于是提笔开了药方,让书生到县城内的药铺去取药,并嘱咐他用药为女子薰洗身体。处理完毕后,老祖宗便回家了。

    大约过了半个月,那天老祖宗正好外出办事,家里突然来了一伙人,拿着锹、铲、磨等各样器具,说是受县长大人的委派,来给赵医师翻修房子。家里人懵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工头于是对家人说:“赵医师治好了县长夫人的大病,是县长委派我们来的。”原来,那天老祖宗去县城看的病人,竟然是县长夫人。

    县长夫人罹患重病,诸医束手,结果被老祖宗的几副药起死回生,肿胀全消,现已痊愈。县长大为高兴,听那名书生(也就是县长大人的秘书)说赵医师家里很困难,连房子漏水都没有钱修,于是特地选了个黄道吉日,派人前来重修赵医师的祖宅。

    家里人一听,喜出望外,马上收拾家具搬到下房去暂住。老祖宗回来以后,看到眼前的情景也很高兴,他没有推辞县长大人的好意,因为他看病从来都不收钱,也从不强求病人家里的回报。病人有所表示,那是别人的心意。老祖宗做人做得坦然,礼也收得安心。
, http://www.100md.com
    家里的祖屋很快就翻修完毕了,青砖斗瓦,明窗玻璃,一下子成为方圆十里规格最高的房子。县长大人托人送来“华佗再世”的牌匾,命人挂在门楣上,却被老祖宗谢绝了。他亲自题了一块匾,上书“德溢轩”,并自称德溢先生。

    从那时起,老祖宗便正式开始以医为业,病人遍布周边数县。他也开始收取富人的诊费,但是穷人的还是不收。祖母说,那个年代,每逢过年过节,都有几十里外的穷人给我们家送来地里新打下来的粮食和其他特产,虽然不值钱,但是那些受过老祖宗帮助的穷人,就是用这种方式来报答他们的恩人。

    老祖宗一直行医到老,所接触的病人无数,但他始终坚持不收穷人的药费和诊费,周边的穷苦病人也不用担心没有钱而不被医治;而善良的人们在收获财富时,也不会忘记曾经救过自己的医生。那个年代虽然久远,但医患关系就是如此和谐,双方都不用考虑金钱的因素在彼此关系中的制衡。

    从被生活所迫的文人转而行医,虽然不是老祖宗最初的理想,但他在这个领域做出的成绩还是不小的,晚年的时候,他编写过几部《医案》,可是后来在“文革”中被毁了。他还把自己的医术传给了后人,也就是我祖母的父亲(少祖宗)——后来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
, 百拇医药
    侧记

    动荡里有真情

    “医乃仁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医学并不是一个单纯依靠技术就能取胜的学科,为医者,首先要有仁德之心,普助众生之意。在那个时局动荡的年代,老祖宗没有参与到任何一次派别之争中,只是以最真的心去对家人、朋友以及所有找他看病的人,毫无私心地为病人服务。

    我的老祖宗从一个高高在上的文人降格为连他自己都羞于承认的民间医生,再到乡民敬仰的大善人,其过程让人感慨。在他心中,医学是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尚德,他也一直以这个准则来实践他的生活,不贪慕虚荣,对病人毫无保留,尽管经济状况堪忧,仍坚持信念。同样,也是在那艰苦的岁月里,连最穷苦的百姓都会永远记得曾经救助过他们的医生,用自己不多的收成来报答医生。医生和病人之间是真诚相待的,没有猜疑,只有感激和理解。如今的我们看来,在那个年代做医生是那样的幸福。

    许多临床医生的职业幸福感及满足感正在消失,因为医生不仅要关注病人的身体、精神状况,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要考虑自保;病人对医生的信任也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有怀疑保留的条件下接受医生的服务,同时还存有强烈的自我防护意识,以免遭受身体和金钱双方面的损失。为什么社会经济发展了,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却远不如以前呢?
, 百拇医药
    有人说是因为钱,要不怎么经常看到病人家属向医生或医院索取高额赔偿呢?有人说是因为医生心黑,不认真看病,还想方设法坑病人的钱。但是有人会问,难道以前看病就不用花钱吗?也不尽然。尽管老祖宗不收穷人的钱,但对于身娇肉贵的富裕人家,请名医上门看病,有时一副药的价格在今天几乎可以买到一部车呢!比如《红楼梦》中,薛宝钗所吃的“冷香丸”,其制作工艺何其复杂,配方又何其精妙,岂是穷人家吃得起的?

    老祖宗的时代还是阶级社会,穷人占大多数,他们也会因为看不起病而失去治疗机会,甚至最终死掉,但那个年代没有一个病人骂医生,医生对病人不分贫富同等对待,这说明什么?难道医患间的不信任仅仅因为钱?一个宁愿只做“善人”的文人医生诠释了问题的答案:任何年代,医生都要全心为病人付出真情,这一点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无关。, http://www.100md.com(本版撰文 曹福鑫-爱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