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01622
中医,一路伴我家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0月2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817期
     小时候,我生长在粤北农村,那里缺医少药。我们几个村就只有一位赤脚医生,而那位医生住在山的那一边,离我们村有四五公里远,求医很不方便,加上贫穷,有个头痛脑热的,一般都不去看医生。奶奶在路边采点常用的草药煲水喝;或在背上、额上刮痧,刮成黑黑红红的一片,病就可以扛过去。弟弟小的时候经常患扁桃体炎,常半夜三更发起高烧来,夜里背着人走山路去找医生太危险,妈妈就按平常奶奶教的土方法:找点长在土里的一种小虫———“爬沙蚂”,和着清热解毒的草药一起捣烂冲水喝,然后把药渣敷在额头上。每隔20分钟喂几小勺药水,额头药渣干了,再重新敷上,慢慢地,体温便会降下来。第二天,奶奶会去找点草药回来,煮给弟弟喝。平常日子里,我们家更是草药茶、草药汤不断。春天布惊茶;夏天鱼腥草茶、溪黄茶、灯芯草茶、车前草茶、金银花茶、茵陈鲫鱼汤、马齿苋汤、败酱草汤、土茯苓汤;秋天葛粉茶、桑叶枸子菊花茶;冬天艾叶鸡蛋炖糯米酒。这些草药在乡村的路边、山脚、河岸都可随手采到,大自然的恩赐让我们不花一文钱,就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这些茶、这些汤是我们山里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见证了我的成长。
, 百拇医药
    长大后,我们全家搬到了城里,到了城里求医用药方便多了。父亲是位教师,患有慢性咽喉炎的职业病,他经常买点五花八门的喉片含着,痛了就口服抗生素,再严重点就去输液。时间长了,感觉越来越不舒服。后来还是找了位中医,中医辨证他是肺肾阴虚,不能不加选择地用喉片,因为苦寒成分太多的喉片更伤阴;用抗生素太多也不行,损耗人体的阳气,阴阳互根互用,阳损阴不长。大夫说慢性病要从饮食、休息、运动入手,然后才是药物治疗。父亲听从大夫的劝告,作息规律,适当运动,饮食清淡滋阴,配合滋养肺肾的中药治疗,并坚持按摩太溪、照海、鱼际等穴位,平时适当含点西洋参含片。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咽痒、咽痛等不适感消失,几年都没再去输液。

    母亲是位椎间盘突出患者,当初她拒绝了手术治疗,采用中医药疗法,一个月后,病情得到了控制。平时做点理疗,注意食疗,基本不影响日常生活。她同时还患有慢性胃炎、结肠炎,服用吗叮啉、奥美拉唑、肠胃康等西药后,感觉腹胀、流涎。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寒湿滞,禁生冷饮食,宜用温补兼化湿的食物,再服用补脾胃理气化湿的中药。如此调理下来,整个人精神了许多。
, http://www.100md.com
    家里如若干年前在乡下一样,还是常常飘荡着浓郁的药香味。看来,到了城里,我们家还是离不了中医药。

    我本来是学护理专业的,工作近7年后,由于对现状不满,激发了我的改变欲望。成了“中医迷”的父亲一个劲地鼓励我重新进校园去学中医。也许骨子里对中医就有种亲切感,虽然知道重换专业要走的路是很艰难的,但我还是很高兴地选择了学中医。2002年,我参加了专升本的成人高考,走进了广州中医药大学,进行脱产本科班的学习。两年期间,我学得很努力,很刻苦。在《金匮要略》的考试中,我这个半路出家的学生竟在110个同学中名列第二,许多中医专升本的同学问我有什么诀窍,我也说不清楚,也许我和中医冥冥之中有着不解的缘分。医古文老师是我们全班公认最有学识的老师,听他讲课是种享受。一个上午上他的四节课,没有一个人打瞌睡,而我呢,更是精神亢奋。记得他讲《大医精诚》一课时,饱含深情地讲述着孙思邈的生平和业绩。刚好同桌说她与孙思邈是同乡,我的心头涌起一股强烈的拜访欲望。父亲听了十分高兴,说我心中有“大家”,定能有出息,并在经济上极力支持我。那年暑假,我终于来到了陕西耀县风景秀丽的药王山,刚进大门,就看见一石碑上刻着《大医精诚》原文,顿觉如沐春风,而药王山的显化台上,药王大殿宏伟肃然,孙思邈身着黄袍,头戴道巾,鬓若刀裁,眉如墨画,眼光有神,面目方朗,长须飘飘,感觉一见如故,心中澎湃不已。

    毕业一年后我取得了中医执业医师证书,并落脚在平沙镇医院。假日回到家,一家人开口闭口常常冒出中医的名词术语,当然,我是家里的最权威人士啰。

    我们家和中医的缘分越结越深,从只会采用田头山边的草药到找中医辨证施治,再到家里有了中医,和中医己是零距离的亲密接触。现在家人个个都能说出个中医术语来,父亲偶尔咽喉痛且大便秘结时,他会对我说,肺与大肠相表里,先给通便;妈妈头痛时,说有风和湿,开点除风祛湿的药;弟弟大便不成形时,说自己脾虚湿盛,是吃冷饮吃坏的,让给他开点健脾祛湿的中药。

    中医,一路陪伴着我家。这路是越走越宽,越走越长,越走越亮……, http://www.100md.com(郭桂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