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各地传统医学 > 民族医药 > 傣族 > 综合信息
编号:11501879
我国四大民族医药之一——傣医药简介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0月2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819期
     傣族传统医药学是傣族人民通过长期的生活和医疗实践,与疾病不断斗争摸索总结,同时吸收印度医学、中医学的部分知识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傣族医药具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据《逸周书·王会解》中记载,傣族医药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其中傣医诊断学是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傣医药与傣文《贝叶经》

    自公元1世纪起,古印度佛教徒携带大批写有经、律、论三藏的贝叶经前往缅甸、泰国、老挝等地传播。约公元7世纪传入我国傣族地区,并以巴利文音系为基础,根据印度字母体系创制了古傣文,进而形成了最早的傣文《贝叶经》。《贝叶经》号称84000部,除小乘经典外,还记载了许多民间传说、医药故事等。

    二、傣医理论基础

    傣族在长期的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认识到自然界存在着人生活不可缺少的“四大物质”即风、火、水、土,傣语称为“四塔”,风可使万物长、火可使万物熟、水可使万物润、土可使万物生,人体内也存在着类似的物质,因此借用佛经之中“四塔五蕴”来形象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傣族医学认为,人体内除了“四塔”外还蕴藏另外五种元素,称为“五蕴”,即色蕴、识蕴、受蕴、想蕴、行蕴。色蕴指人可见之形体,识蕴指人对一切事物的认识和识别能力,受蕴指人的情感、知觉和人对冷、热、痛、痒各种刺激的反应和耐受性,想蕴指人的理性活动、思想、思维能力,行蕴指人体各种生理机能的内在变化。“四塔五蕴”成为傣族医学理论的核心。“四塔”、“五蕴”相互平衡和协调,人才能健康生活而不发病,否则将百疾丛生。
, http://www.100md.com
    三、傣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诊法 傣医中的“尼该档三”记载于《贝叶经》中,“尼该”即诊法,“档三”即意为诊病的三种方法,即短朴害(望诊)、探朴害(问诊)、赶朴害(摸诊)三诊。然而,在傣族民间诊治疾病中,常四诊并用,针对此,在召开了多次傣医诊法研讨会上,老傣医们认为三诊不全面,增补了反、聋朴害(闻诊)的内容,将傣医诊法的“尼该档三”(三诊)增改为“尼该档细”(即四诊)。

    诊病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傣医以“四塔五蕴”基础理论为依据,运用直观的方法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状况进行观察和研究,总结医疗经验,创立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辨识疾病的方法,常用方法有:四塔辨病、五蕴辨病等。

    辨证

    傣医学辨证虽并不系统完整,但在临床运用过程中上也体现了辨证思路,如:神疲乏力、多寐、为塔拢(风、气)不足。躁烦,胸闷易怒,头目眩晕时,属巴塔维塔铃(土)。另外,傣医学已认识到,一种病可出现多种证型。如“拢牛”是一种因体内“塔菲”(火)、“塔拢”(风)过盛,下侵肾、膀胱而致的多种泌尿系疾病的总称,又分为“牛勒”(血尿)、“牛斤”(尿血)、“牛暖”(脓尿)等六种类型。
, 百拇医药
    四、傣医诊断学的成熟与发展

    傣族人民在同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建立起了一系列傣医学的知识体系,造纸术发明后,又产生了大量的《贝叶经》手抄本,即现在统称的《档哈雅》。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云南省收集了各种傣医药贝叶经、纸板经200多部,单、验、秘方和传统经方7000余个,挖掘、翻译、整理、编撰出版了《西双版纳傣药志》、《嘎牙山哈雅》等20余部专著,并承担和完成了多项省部级傣医药科研项目。目前,《傣医基础理论》、《傣医诊断学》、《傣医医学史》、《傣药学》等教材也即将出版。

    五、傣医药发展存在的问题

    傣医药在云南省主要分布于滇南的西双版纳、德宏、玉溪、思茅、红河等地,是云南省独有的民族医药,虽然被誉为中国“四大民族医药”,但在发展速度和规模效益等方面与藏医、蒙医和维医等还有一定距离,还存在着整理发掘不够深入、研究的资料仍然不足、学术流派观点分歧较大,研究中重药轻医,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因此,诠释傣医学理论内涵,有必要从更高的层次来对傣医的理论体系进行比较系统和深入的梳理研究。, 百拇医药(郑进 杨梅 王雪梅 云南中医学院)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各地传统医学 > 民族医药 > 傣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