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内镜的临床使用价值
胶囊内镜;小肠疾病;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王琳,任建林,任建林,通讯作者:,摘要,关键词:,0引言,1胶囊内镜结构和原理,2胶囊内镜的使用方法,3适应征,3.1小肠出血,3.2小肠其他器质性疾病,3.3食管、胃、结肠器质性疾病,3.4消化道功能性疾病,4禁忌症,5
第1页 |
参见附件(437KB,3页)。
王琳, 任建林,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 厦门大学消化疾病研究所, 厦门市消化疾病诊治中心, 福建省厦门市 361004
任建林,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厦门大学消化疾病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厦门市消化疾病诊治中心常务副主任.
通讯作者: 任建林, 361004, 福建省厦门市湖滨南路201号,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 jianlin.ren@xmzsh.com
电话: 0592-2993170
收稿日期: 2007-09-12 修回日期: 2007-10-20
摘要
小肠是消化道最长的器官, 各种小肠疾病目前越来越被人们认识, 而既往传统的各种检查方法敏感性和准确性都较低, 很难在术前作出明确诊断. 胶囊内镜是一种无创、可靠、操作简便的内镜, 他能对小肠进行全程实景观察, 使小肠不再是内镜检查的盲区.
关键词: 胶囊内镜; 小肠疾病;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王琳, 任建林. 胶囊内镜的临床使用价值.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7;15(30):3226-3228
0 引言
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也称无线胶囊内镜(wirelesscapsule endoscopy), 正式名称是M2ATM胶囊, 是以色列吉文成像公司(Given Image Ltd.)研制成功的一项新的检查技术. 2001-08获得美国FDA认证, 并在美国及欧洲各国开始应用[1]. 胶囊内镜的问世填补了小肠可视性检查的空白, 也为消化道无创检查带来新的革命, 为不宜行有创性检查的老年消化道疾病患者带来福音.
1 胶囊内镜结构和原理
胶囊内镜由三个主要系统组成: 一个可摄像的胶囊, 一个数据记录器和配备有成像软件的计算机工作站[2]. 胶囊通过胃肠蠕动推进并在腔内拍成照片显示成视频. 该胶囊为一次性, 不能重复使用, 其利用数字无线频率通信, 将信号传输到绑在体外的记录器. 便携的数据记录器内置可接收/记录的元件, 能接收从胶囊发出的数据信号. 另外他还包括附在腹部的传感器和一个对每个传感器信号强度测量的接收器, 接收器选择最强的信号然后记录下其视频数据并保存. 然后, 数据通过一个高智能的数字化转换到能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存储、分析的计算机工作站, 利用先进的RAPID成像软件对工作站内的视频图像进行处理. 胶囊内镜的胶囊大小为27 mm×11 mm, 其电池照明时间长达8 h. 该胶囊由微型摄像镜头、发光管、电池和电脑微芯片组成[3]. 胶囊从口吞入, 无需充气, 借助胃肠动力, 自然通过胃肠道, 连续摄片形成视频, 以发现胃肠道病变.
2 胶囊内镜的使用方法
检查前禁食8-10 h. 在吞入胶囊前将记录器紧贴腹部绑在腰间, 吞下胶囊后, 患者不必限制活动, 但必须禁水2 h, 4 h后可进简餐. 胶囊内镜的电池可以提供大约8 h能量, 吞入胶囊8 h后, 将患者的记录器中的数据下载至RAPID工作站, 用相关专业软件显示成视频, 分析解释结果, 作出诊断.
3 适应征
胶囊内镜是一种无创、安全检查整个小肠的诊断技术, 其主要适应症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克罗恩病和可疑小肠肿瘤等[4-8]
3.1 小肠出血 胶囊内镜主要应用于急性、复发性、隐性小肠出血, 胃镜及结肠镜检查无异常的患者. 目前针对小肠出血有创检查方法有肠系膜动脉造影和双气囊小肠镜, 而无创伤性检查有核素扫描、X线小肠钡餐和胶囊内镜. 肠系膜动脉造影对消化道出血常具有定位和定性作用, 消化道出血量≥0.5 mL/min, 造影时可能见到造影剂从血管内外漏, 出血部位能明确定位, 对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阳性诊断率平均为47%, 如大量活动性出血, 阳性率为61%-72%, 但对出血量<0.5 mL/min的下消化道出血诊断阳性率明显下降. 动脉造影除了能显示活动性出血处, 还能显示某些非活动性出血病灶, 如血管发育不良和血供丰富的小肠肿瘤. 核素扫描有助于原因不明显性出血定位, 最常使用的是99锝红细胞标记, 当出血量达到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37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