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张振河
提起河北景县王千寺医院的院长张振河,那可算得上是方圆百里的名人。27年前,他走进王千寺医院成为一名小医生;20年前,他临危受命,成为当时濒临倒闭的卫生院院长;如今,卫生院16名职工都把他当成“家长”,这个“家”也被他经营得有声有色。
周边最“牛”的卫生院
1980年,刚从卫校毕业的张振河来到王千寺医院工作。那个年代的人都满怀激情,张振河年轻力壮,加上工作勤勤恳恳,特别能吃苦,没几年就被提拔为院长,那是1987年。
张振河刚走马上任的时候,卫生院的条件非常差:没有必要的仪器设备,业务用房是危房,不能挡风遮雨,医务人员仅有4人,基本的临床业务无法开展,外科手术更无从谈起,全院一年的业务总收入不过4万元,可谓家徒四壁。
而如今,在张振河的带领下,卫生院有了一块独立的院落,基本的心电图机、B超、X光机、胃镜等仪器设备一应俱全。常见的手术,如阑尾切除、疝气手术、剖腹产等均能独立开展。最令兄弟卫生院吃惊的是,他们还能在大医院专家的协助下,开展食道癌、直肠癌、卵巢癌等癌症的切除手术。一年下来,大大小小的手术能开展200多例,忙的时候一天就要安排好几台手术。
, http://www.100md.com
卫生院的医生们也都是精英,他们每个人都身兼数职。全院十多个医生中有5个能做化验,外科医生有的兼职负责防疫,有的能做胃镜,麻醉师同时还是妇科医生,医生同时还是护士,几乎每个医生都能上手术台担任主刀。在他们卫生院,最年轻的医生今年25岁,却已有5年的临床实践经验了。
卫生院最辉煌的时候是1993年前后,那时它还叫高堡乡卫生院,因为试行初级合作医疗而备受关注。初级合作医疗是每个乡亲拿出2~3元钱,集中资金给卫生院添置、更新一批设备,乡亲们再来看病的时候,卫生院给予一定程度的优惠。按照当时农业税的征收标准,两三元钱就相当于五六斤麦子,并不会给乡亲增加太大的经济负担。但资金积少成多,带给卫生院的则是发展的机遇。在那个发展的黄金时期,除了卫生院的仪器设备得到更新之外,医务人员也获得了更多的在职进修机会,技术上也有了一次飞跃。时任国务委员的彭佩云曾经听过该县有关负责人对高堡乡卫生院初级合作医疗的工作汇报,并且给予了肯定。
这一切,张振河都是经历者和实践者。
, 百拇医药
管“家”有门道
和其他卫生院一样,王千寺医院也有一个独立的院落,前院是卫生院,后院就是宿舍区,所有职工都住在这个院子里,同事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就像一个大家庭,张振河就是家长。
要做好一个大家的家长并不容易。乡亲邻里们一般会选在干完农活之后的闲暇时间看病,但这时候往往也是卫生院的休息时间,因此医生们的作息大多没有规律。由于医务人员一般都身兼数职,遇到紧急情况,往往需要牵动一半的职工,有时甚至全体动员。也正因如此,职工的工资很难按照一般卫生院那样采用“基本工资+奖金”的模式,而是吃的“大锅饭”。
多劳不多得,职工的积极性却依然很高。病人只要对着后面宿舍区吆喝一声,就会有好几个医生乐颠乐颠地跑出来,这其中,张振河的魅力不可忽略。事实上,他并不懂得什么叫人性化管理,但是他这么做了:只要需要加班,尤其是晚上来了急诊病人,张振河都会和值班的医生们一起工作。他是内科医生,处理外科伤员的时候他插不上手,但也要陪在他们身边,帮忙干一些“杂活”,一直到工作全部结束。第二天,他还会正常上班,丝毫不受加班或者自己身份的影响。
, 百拇医药
在医生进修的问题上,张振河也有与众不同的管理方法。虽然卫生院的待遇并不高,但是每年还是有很多卫校毕业生想来这里工作。对此,张振河有一套持续了很久的“土政策”,他要求凡是想到这里工作的毕业生,必须自己出钱到三级以上医院进修一年,进修完毕考察合格之后,才能成为卫生院职工。成为正式职工并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根据工作需要和个人情况,卫生院再出资送职工出去带薪进修。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进修不受额外限制。卫生院的职工大多数都在综合性大医院进修过2次,甚至更多。现在,就有3名医生正在外地进修。
因为有了这个宽松的“土政策”,卫生院从当初只有4个人的困境中走了出来,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肯努力就有机会学,学到临床就能用上,加上卫生院融洽的氛围,医生们也不再斤斤计较一分一毫的得与失,这让周边其他卫生院的院长们不得不佩服张振河的管“家”门道。
幸福的大家和小家
张振河家里有一套VCD机,他其实并没有什么文艺细胞,平时也不会用它来放流行歌曲。这套VCD机的主要作用就是在春节联欢会上担当音响重任。
, 百拇医药
原来,每年除夕,卫生院都要办一台联欢会,卫生院买一些零食水果,各家也会拿出自家的特产,凑在一块就是一桌“珍馐”。在这台VCD机的伴奏下,一群人又唱又跳,好不热闹。张振河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但他总会被年轻人拉进去蹦迪,扭扭屁股挥挥手,乐了大伙也乐了自己。
张振河有一个幸福的大家,也有一个幸福的小家,熟悉他的人都会羡慕他的好福气。他有3个女儿,大女儿从河北医科大学毕业后已经在石家庄工作了,另外两个女儿是双胞胎,她们一个正在河北医科大学学习涉外护理,另一个则在张家口学习护理,将来一家人都会从事医学工作,想到这些,张振河没事也会偷着乐。
张振河很难有闲暇,除了工作忙以外,不喜欢唱歌、不会打麻将的他应酬却很多,用他的话说,就是自己的“人缘还凑合”。他家里藏不住好酒,一有好酒,他必然拉上三五好友共同享用,好友们有了酒,自然也会邀他前往,他不酗酒,但兴致高的时候也能喝上4两半斤。这日子也就如酒一样,滋润醇久。, http://www.100md.com(魏赟)
周边最“牛”的卫生院
1980年,刚从卫校毕业的张振河来到王千寺医院工作。那个年代的人都满怀激情,张振河年轻力壮,加上工作勤勤恳恳,特别能吃苦,没几年就被提拔为院长,那是1987年。
张振河刚走马上任的时候,卫生院的条件非常差:没有必要的仪器设备,业务用房是危房,不能挡风遮雨,医务人员仅有4人,基本的临床业务无法开展,外科手术更无从谈起,全院一年的业务总收入不过4万元,可谓家徒四壁。
而如今,在张振河的带领下,卫生院有了一块独立的院落,基本的心电图机、B超、X光机、胃镜等仪器设备一应俱全。常见的手术,如阑尾切除、疝气手术、剖腹产等均能独立开展。最令兄弟卫生院吃惊的是,他们还能在大医院专家的协助下,开展食道癌、直肠癌、卵巢癌等癌症的切除手术。一年下来,大大小小的手术能开展200多例,忙的时候一天就要安排好几台手术。
, http://www.100md.com
卫生院的医生们也都是精英,他们每个人都身兼数职。全院十多个医生中有5个能做化验,外科医生有的兼职负责防疫,有的能做胃镜,麻醉师同时还是妇科医生,医生同时还是护士,几乎每个医生都能上手术台担任主刀。在他们卫生院,最年轻的医生今年25岁,却已有5年的临床实践经验了。
卫生院最辉煌的时候是1993年前后,那时它还叫高堡乡卫生院,因为试行初级合作医疗而备受关注。初级合作医疗是每个乡亲拿出2~3元钱,集中资金给卫生院添置、更新一批设备,乡亲们再来看病的时候,卫生院给予一定程度的优惠。按照当时农业税的征收标准,两三元钱就相当于五六斤麦子,并不会给乡亲增加太大的经济负担。但资金积少成多,带给卫生院的则是发展的机遇。在那个发展的黄金时期,除了卫生院的仪器设备得到更新之外,医务人员也获得了更多的在职进修机会,技术上也有了一次飞跃。时任国务委员的彭佩云曾经听过该县有关负责人对高堡乡卫生院初级合作医疗的工作汇报,并且给予了肯定。
这一切,张振河都是经历者和实践者。
, 百拇医药
管“家”有门道
和其他卫生院一样,王千寺医院也有一个独立的院落,前院是卫生院,后院就是宿舍区,所有职工都住在这个院子里,同事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就像一个大家庭,张振河就是家长。
要做好一个大家的家长并不容易。乡亲邻里们一般会选在干完农活之后的闲暇时间看病,但这时候往往也是卫生院的休息时间,因此医生们的作息大多没有规律。由于医务人员一般都身兼数职,遇到紧急情况,往往需要牵动一半的职工,有时甚至全体动员。也正因如此,职工的工资很难按照一般卫生院那样采用“基本工资+奖金”的模式,而是吃的“大锅饭”。
多劳不多得,职工的积极性却依然很高。病人只要对着后面宿舍区吆喝一声,就会有好几个医生乐颠乐颠地跑出来,这其中,张振河的魅力不可忽略。事实上,他并不懂得什么叫人性化管理,但是他这么做了:只要需要加班,尤其是晚上来了急诊病人,张振河都会和值班的医生们一起工作。他是内科医生,处理外科伤员的时候他插不上手,但也要陪在他们身边,帮忙干一些“杂活”,一直到工作全部结束。第二天,他还会正常上班,丝毫不受加班或者自己身份的影响。
, 百拇医药
在医生进修的问题上,张振河也有与众不同的管理方法。虽然卫生院的待遇并不高,但是每年还是有很多卫校毕业生想来这里工作。对此,张振河有一套持续了很久的“土政策”,他要求凡是想到这里工作的毕业生,必须自己出钱到三级以上医院进修一年,进修完毕考察合格之后,才能成为卫生院职工。成为正式职工并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根据工作需要和个人情况,卫生院再出资送职工出去带薪进修。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进修不受额外限制。卫生院的职工大多数都在综合性大医院进修过2次,甚至更多。现在,就有3名医生正在外地进修。
因为有了这个宽松的“土政策”,卫生院从当初只有4个人的困境中走了出来,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肯努力就有机会学,学到临床就能用上,加上卫生院融洽的氛围,医生们也不再斤斤计较一分一毫的得与失,这让周边其他卫生院的院长们不得不佩服张振河的管“家”门道。
幸福的大家和小家
张振河家里有一套VCD机,他其实并没有什么文艺细胞,平时也不会用它来放流行歌曲。这套VCD机的主要作用就是在春节联欢会上担当音响重任。
, 百拇医药
原来,每年除夕,卫生院都要办一台联欢会,卫生院买一些零食水果,各家也会拿出自家的特产,凑在一块就是一桌“珍馐”。在这台VCD机的伴奏下,一群人又唱又跳,好不热闹。张振河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但他总会被年轻人拉进去蹦迪,扭扭屁股挥挥手,乐了大伙也乐了自己。
张振河有一个幸福的大家,也有一个幸福的小家,熟悉他的人都会羡慕他的好福气。他有3个女儿,大女儿从河北医科大学毕业后已经在石家庄工作了,另外两个女儿是双胞胎,她们一个正在河北医科大学学习涉外护理,另一个则在张家口学习护理,将来一家人都会从事医学工作,想到这些,张振河没事也会偷着乐。
张振河很难有闲暇,除了工作忙以外,不喜欢唱歌、不会打麻将的他应酬却很多,用他的话说,就是自己的“人缘还凑合”。他家里藏不住好酒,一有好酒,他必然拉上三五好友共同享用,好友们有了酒,自然也会邀他前往,他不酗酒,但兴致高的时候也能喝上4两半斤。这日子也就如酒一样,滋润醇久。, http://www.100md.com(魏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