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瑞要不要买Biogen
10月12日,在与包括公司持股人、金融大鳄Carl Icahn在内的多家买主接洽后,Biogen公司宣称目前正在积极探寻公司的出售方式。
毫无疑问,辉瑞处在买家之列。
家底境况
未来几年,尽管辉瑞会有一系列药物进入后期临床试验阶段,但仍无法抵挡2010年立普妥等顶级专利产品到期所产生的冲击。
包括惠氏在内的许多大型制药公司巴不得和辉瑞“绑在一起”,但问题在于这些公司和辉瑞一样面临专利到期的困境。从这一点来说,Biogen也许是个例外,辉瑞和Biogen结合或许能制造令华尔街大跌眼镜的奇迹,但前提是辉瑞一定要更多、更快地上市新药,而Biogen能够摆脱主打产品Tysabri(多发性硬化症治疗药物)安全性问题的阴影。
两者联姻福兮?祸兮?
, 百拇医药
数字说话
据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的药业风险评估分析人士Catherine Arnold披露:Biogen声称的2010年50亿美元的年收入尚不足以弥补辉瑞在该年因立普妥专利到期所致的80亿美元的损失、也不到同年辉瑞所有到期专利药锐减收入的1/3,但会是辉瑞2011年上市新药年收入的2倍。这些数字似乎也能令辉瑞怦然心动。
Biogen意图出售的消息公布后,公司当天的股票升值18%,升值相当于历史销售收入的50倍和公司价值的10倍,远远把竞争对手基因泰克和安进甩在了后面,仅稍逊色于生物制药领域的新星Celgene。新高售价对于现金流高达220亿美元的辉瑞来说,当然不在话下,但多少还是贵了点。
利弊剖析
回顾辉瑞在股市近10年来的情况,两家合并的弊端恐怕还是多了点。
, 百拇医药
辉瑞10年来研发投资约550亿美元、收购和股市投资约180亿美元,但这10年上市的新药情况却十分尴尬,平均下来还达不到每年上市一个年销售收入达10亿美元的新药。业内公认这种局面起因于对Warner Lambert和Pharmacia的大规模并购,并购影响了辉瑞士气,导致研发更加无序。仅仅因为这两次并购,辉瑞股票与1998年相比缩水40%。
最近,辉瑞通过实验室调整使研发有了些起色。令人瞩目的是,辉瑞调整了研发方向,明确了以肿瘤领域为重心的战略目标。Biogen的加入无论如何都会干扰两家研究人员,所以不要寄太大希望于Biogen可以让辉瑞翻身,辉瑞靠自己的实验室能创造奇迹就对得起股民了。
辉瑞中意这笔买卖吗?其实也未必!根据Biogen和其他几个买家的交易来看,Biogen也可能是打着出售的旗号为两个重要产品谋划:抗癌药Rituxan和Tysabri。
效仿罗氏
, 百拇医药
希望加大科研权重的大型制药公司不妨效仿罗氏,罗氏拥有基因泰克南旧金山分部60%的股份。这一股份之所以能让罗氏受益匪浅,除了股票市值以外,还因为罗氏拥有基因泰克的国际销售权,基因泰克则借助于罗氏的力量完成自己的临床研究。
其中的一个关键是基因泰克不是单独运作,罗氏和它共同承担了面向消费者的信誉风险,这种合作无疑又激励了创新。较之罗氏,辉瑞面临的是,与其在一个沉重的官僚制药机构中死亡,倒不如选择在华尔街的金融资本刺激下重生!
即使辉瑞想走罗氏的路子,也不见得一定要找Biogen。一年前,Biogen还倍受Tysabri导致严重脑感染等安全性问题的困扰,虽然这一问题目前未见报道,Biogen也预测Tysabri的销售将继续看好,但Biogen在华尔街的表现风头太劲。如果真想买家生物制药公司,还不如考虑同为生物制药业巨头、但较为低调的安进好了。(石瑛 编译), 百拇医药(Matthew Herper(《福布斯》特派员))
毫无疑问,辉瑞处在买家之列。
家底境况
未来几年,尽管辉瑞会有一系列药物进入后期临床试验阶段,但仍无法抵挡2010年立普妥等顶级专利产品到期所产生的冲击。
包括惠氏在内的许多大型制药公司巴不得和辉瑞“绑在一起”,但问题在于这些公司和辉瑞一样面临专利到期的困境。从这一点来说,Biogen也许是个例外,辉瑞和Biogen结合或许能制造令华尔街大跌眼镜的奇迹,但前提是辉瑞一定要更多、更快地上市新药,而Biogen能够摆脱主打产品Tysabri(多发性硬化症治疗药物)安全性问题的阴影。
两者联姻福兮?祸兮?
, 百拇医药
数字说话
据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的药业风险评估分析人士Catherine Arnold披露:Biogen声称的2010年50亿美元的年收入尚不足以弥补辉瑞在该年因立普妥专利到期所致的80亿美元的损失、也不到同年辉瑞所有到期专利药锐减收入的1/3,但会是辉瑞2011年上市新药年收入的2倍。这些数字似乎也能令辉瑞怦然心动。
Biogen意图出售的消息公布后,公司当天的股票升值18%,升值相当于历史销售收入的50倍和公司价值的10倍,远远把竞争对手基因泰克和安进甩在了后面,仅稍逊色于生物制药领域的新星Celgene。新高售价对于现金流高达220亿美元的辉瑞来说,当然不在话下,但多少还是贵了点。
利弊剖析
回顾辉瑞在股市近10年来的情况,两家合并的弊端恐怕还是多了点。
, 百拇医药
辉瑞10年来研发投资约550亿美元、收购和股市投资约180亿美元,但这10年上市的新药情况却十分尴尬,平均下来还达不到每年上市一个年销售收入达10亿美元的新药。业内公认这种局面起因于对Warner Lambert和Pharmacia的大规模并购,并购影响了辉瑞士气,导致研发更加无序。仅仅因为这两次并购,辉瑞股票与1998年相比缩水40%。
最近,辉瑞通过实验室调整使研发有了些起色。令人瞩目的是,辉瑞调整了研发方向,明确了以肿瘤领域为重心的战略目标。Biogen的加入无论如何都会干扰两家研究人员,所以不要寄太大希望于Biogen可以让辉瑞翻身,辉瑞靠自己的实验室能创造奇迹就对得起股民了。
辉瑞中意这笔买卖吗?其实也未必!根据Biogen和其他几个买家的交易来看,Biogen也可能是打着出售的旗号为两个重要产品谋划:抗癌药Rituxan和Tysabri。
效仿罗氏
, 百拇医药
希望加大科研权重的大型制药公司不妨效仿罗氏,罗氏拥有基因泰克南旧金山分部60%的股份。这一股份之所以能让罗氏受益匪浅,除了股票市值以外,还因为罗氏拥有基因泰克的国际销售权,基因泰克则借助于罗氏的力量完成自己的临床研究。
其中的一个关键是基因泰克不是单独运作,罗氏和它共同承担了面向消费者的信誉风险,这种合作无疑又激励了创新。较之罗氏,辉瑞面临的是,与其在一个沉重的官僚制药机构中死亡,倒不如选择在华尔街的金融资本刺激下重生!
即使辉瑞想走罗氏的路子,也不见得一定要找Biogen。一年前,Biogen还倍受Tysabri导致严重脑感染等安全性问题的困扰,虽然这一问题目前未见报道,Biogen也预测Tysabri的销售将继续看好,但Biogen在华尔街的表现风头太劲。如果真想买家生物制药公司,还不如考虑同为生物制药业巨头、但较为低调的安进好了。(石瑛 编译), 百拇医药(Matthew Herper(《福布斯》特派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