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断增长的细胞因子家族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
1965年,Wheelock等对有丝分裂素诱导淋巴细胞产生的病毒抑制蛋白进行了描述,这种蛋白质与病毒诱导的干扰素(IFN)不同,当pH值为2时其性质不稳定。这种蛋白是多种免疫刺激物如分裂素、抗淋巴细胞血清及抗原等诱导混合白细胞产生的,因此最初称之为免疫IFN。后来依据其基因序列、所在染色体位置及受体特异性,将IFN主要分为三类:
Ⅰ型IFN: 包括IFNα、β、μ、ω、ε和κ,另外IFNδ、ι和ξ仅存在于猪、牛等反刍动物及鼠的体内,亦属于Ⅰ型IFN。所有Ⅰ型IFN家族成员均通过包含IFNAR-1和IFNAR-2两个亚单位的受体复合物进行信号传导。人Ⅰ型IFN包括13个IFNα基因、1个IFNβ基因和2个IFNω基因,所有Ⅰ型IFN基因均缺乏内含子,定位于人类9号染色体短臂。
Ⅱ型IFN:Ⅱ型IFN主要由位于12号染色体上的单个IFNγ基因组成,其信号通过由IFNGR-1和IFNGR-2亚单位组成的另一受体传导。
Ⅲ型IFN:2003年,两篇文献报道了一种新的具抗病毒活性的细胞因子,Kotenko等称之为IFNλ,而Sheppard等则称之为IL-28/29。从人体中分离出的这种细胞因子包括3种同源蛋白:IFNλ1(IL-29)、IFNλ2(IL-28A)和IFNλ3(IL-28),均归为Ⅲ型IFN。IFNλ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并具有多个内含子,其中IFNλ1包括5个内含子,IFNλ2和λ3包括6个。与Ⅰ型IFN一样,Ⅲ型IFN亦为病毒感染时产生。Ⅲ型IFN受体与Ⅰ型和Ⅱ型IFN受体不同的是,前者比较少见,这提示Ⅲ型IFN可能具有特殊功能。
虽然,IFN受体已被研究证实并克隆成功,近来的一项研究资料显示,IFN受体在IFN信号传导和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但IFN受体的细胞生物学特性、受体功能及信号传导、相关配体等大量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