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有余便是“火”(1134)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见一些人因工作劳碌、精神紧张或遇到紧急突发事件,而出现口舌生疮;也有人因外感时邪而牙龈肿痛,甚至鼻子出血,大家便会说这个人“上火了”。“火”是怎么回事?中医对“火”是如何认识的?“上火了”该吃些什么药?生活中该注意些什么?除了吃药,还有没有简便的“去火”方法?
“气有余便是火”是指阴液不足,阳气偏盛,引起的目赤、咽痛、牙龈肿痛等虚火上炎的证候,也包括由于五志过极、色欲无度、相火妄动、饮食厚味等引起的阴虚阳亢、气郁化火而产生的肝火、胆火、胃火、心火的证候。
中医认为,“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也就是说,健康人应气血协调,运行通畅。气血是相依相成的。血有赖于气的推动而运行,气有赖于血的供养而发挥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的作用。人体的生理功能有赖于气血功能的协调来维持,一旦失调,便可发病。
有鉴于此,正常人是不能乱用扶正补益药的,一旦乱用,势必要打乱人体的气血阴阳的平衡。须知扶正补益药,专为虚证而设,如无虚证切勿滥用。虚证分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调治之后务必保持气血阴阳相对平衡。健康人若乱用人参、黄芪之类补气药,气血就不协调了。气为阳,血为阴,服补气药势必造成阳盛阴衰,阴虚生内热,虚热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于是出现口干舌燥、咽喉热痛、心中烦热、尿赤便秘等症状,极易诱发各种炎症,进而降低人体的抗病能力与免疫力。若乱用补气药,很可能产生“气有余便是火”的证候。, http://www.100md.com(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 周超凡)
“气有余便是火”是指阴液不足,阳气偏盛,引起的目赤、咽痛、牙龈肿痛等虚火上炎的证候,也包括由于五志过极、色欲无度、相火妄动、饮食厚味等引起的阴虚阳亢、气郁化火而产生的肝火、胆火、胃火、心火的证候。
中医认为,“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也就是说,健康人应气血协调,运行通畅。气血是相依相成的。血有赖于气的推动而运行,气有赖于血的供养而发挥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的作用。人体的生理功能有赖于气血功能的协调来维持,一旦失调,便可发病。
有鉴于此,正常人是不能乱用扶正补益药的,一旦乱用,势必要打乱人体的气血阴阳的平衡。须知扶正补益药,专为虚证而设,如无虚证切勿滥用。虚证分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调治之后务必保持气血阴阳相对平衡。健康人若乱用人参、黄芪之类补气药,气血就不协调了。气为阳,血为阴,服补气药势必造成阳盛阴衰,阴虚生内热,虚热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于是出现口干舌燥、咽喉热痛、心中烦热、尿赤便秘等症状,极易诱发各种炎症,进而降低人体的抗病能力与免疫力。若乱用补气药,很可能产生“气有余便是火”的证候。, http://www.100md.com(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 周超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