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7年第43期
编号:11503579
白求恩精神始终没有离开我们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1月15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7年第43期
白求恩精神始终没有离开我们

     60多年前,随着毛泽东主席的光辉著作——《纪念白求恩》的发表,一个英雄的名字从此深深地扎根在了中国大地上。白求恩作为一种精神,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的代表,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成长。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白求恩仿佛已经淡出人们的生活,如今似乎很少还有人以白求恩为榜样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对个人利益的重视,在工作中拈轻怕重,追求个人的安逸已经成为部分群体眼里天经地义的事情。“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成为这些人笃信的信条,在他们看来,白求恩是历史,是飘渺的过去,今天的社会没有白求恩,也没有白求恩精神。

    感谢加华医药联合会的朋友们,他们“重走白求恩之路”的行动无疑是一声庄重的宣言:白求恩是一段真实的历史,他的足迹必将引来更多的后来者与之前进。

    只要稍微地触摸历史,我们就可以感到,白求恩的精神其实始终不曾离开过我们。稍远,有林巧稚大夫,作为高明的妇产科专家,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近来,则有华益慰大夫,这位曾经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以不拿病人一分钱的真诚,不犯一个错误的严谨,给很多患者提供了帮助;还有那些在“非典”中勇敢地献出了生命的医务人员……

    可以说,白求恩精神,始终是我们国家医疗卫生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那些以为白求恩精神已经过时的观点,只能说明他们狭隘。

    为什么不少患者也觉得如今缺乏白求恩精神呢?这大概有这样两方面原因:一是因为如今具有白求恩精神的人有很多,他们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以致于患者对此的感知反而变得迟钝了。

    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承认,如今的卫生行业在白求恩精神的培养方面确实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在医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上,重视技能培养,却缺乏人文精神的必要培养。在对医生的考评方面,也是重视医生的论文数量,却忽视医生和病人相处的时间。应该说这是很多医生远离患者,对患者缺乏必要的体谅,引发患者不满意的重要原因。要知道,不管是白求恩还是后来的林巧稚、华益慰,他们都是长期和患者打成一片。尽管他们的业务都很优秀,但他们令人感动的不是他们留下的论文,而是他们和患者经过长期接触建立起来的鱼水之情。

    所以,白求恩精神一直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但在今天同样面临着挑战,我们需要有更完整的措施来让白求恩精神发扬光大。,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