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堂的一小步 中医模式的一大步?
里屋,鹤发长髯的医生正全神贯注地拿脉;外面,勤快、和蔼的掌柜拿着戥秤,麻利地从斗格里取出药材,称量之后转身放到柜台的“门票”上,然后复核、包扎,一刻工夫,来人即能提着一串药包告辞——中医坐堂,这种似乎只存在于人们记忆中的中医诊疗模式,又将再现。最近,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时发布了药品零售企业设置中医坐堂医诊所、中医师资格准入管理、中医诊疗设备调查等三大议题,这意味着,中医药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改革符合中医药特点
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许志仁介绍,为了更好地实施《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日印发了《传统医学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实施方案》及《传统医学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大纲》等配套措施,将在全国全面开展此项工作。其中,对于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经相应的专业知识考试考核合格,并在卫生机构试用满一年并且考核合格的,可以参加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考试。
, http://www.100md.com
此外,为了调查全国临床使用的中医诊疗设备的基本情况,医疗单位、研究机构所拥有的中医诊疗设备的基本情况以及临床实际工作中医务人员对中医诊疗设备的需求情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目前正在组织有关调查。
近日,在石家庄、沈阳等地还开展了药品零售企业设置中医坐堂医诊所试点工作。试点除了对硬件设置了标准外,还限定从业人员必须连续从事中医临床5年以上。其次限定了中医坐堂诊所的服务范围和执业手段,同时探索如何加强对其执业行为的监管。
许志仁表示,这样做是为了充分发挥中医坐堂医的作用,构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要。
培养中医师又一途径
开展师承人员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主要目的是为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或者经多年传统医学临床实践医术确有专长,又不具备医学专业学历的人员参加医师资格考试提供途径。许志仁认为,这对于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医、民族医特点的中医类别医师资格准入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这个办法的实施,可以充分发挥中医传统的家传师授传承方式的作用,形成一条不同于中医药院校培养中医师的途径。
, 百拇医药
“毋庸置疑,这些措施的出台有利于中医药的发展,”广州西关国医馆馆长麦家强认为,允许药店设置中医坐堂诊所,这种中医坐堂传统模式的回归,实际上拓宽了基层中医医疗机构的经营模式,一方面可以方便群众,另一方面也保持了中医和中药的天然联系,加上对职业范围和手段的限制,有利于挖掘出散落于民间的一些优秀中医,让他们在更广的范围内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同时对中药的发展有利。
另外,出台有关传承师学和确有专长人员的考试办法,也给一些有能力愿意继承和发扬中医传统的人更多的生存空间。麦家强认为,很多中医采取师承的方式学习,与学校培养出来的中医生不同的是,他们接触到的西医的基础理论较少,有的学历也不高,但是经过一代甚至几代人的临床积累,他们有相当丰富的经验。考核考试办法的出台,让这部分人有机会拿到执业资格证书,能够更好地规范他们的执业行为,也利于政府进行监管。
“此举若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结合起来发展,也是一条可行之道。”麦家强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目前仍然存在着技术力量薄弱、仪器设备落后的问题,如果有临床经验丰富的中医加盟,对于社区中医药的发展一定会有促进作用。此外,中医诊疗对于仪器设备的要求不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全可以满足中医的要求。考核考试办法中要求传承师学和确有专长人员必须在医疗机构试用期满一年,试用期亦可放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既利于人员管理和考核,保证医疗安全,又能丰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才结构。
, 百拇医药
而对中医诊疗设备进行普查,则有利于摸清中医诊疗设备的基本情况。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附属门诊部的中医内科专家尹涛认为,一直以来,中医科、中医院仪器设备的配置相对较差,尽管从传统中医诊疗模式的角度来看,对大型仪器设备的需求量不高,但是,如果在传统望、闻、问、切的基础上借助西医先进的仪器设备,把西医的检查结果纳入到中医的辨证施治理论中来,让西医手段为中医所用,无疑对中医理论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希望对中医诊疗设备进行普查之后,国家能给予相应的政策和专项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期待配套措施出台
医疗安全一直备受关注,中医坐堂将来如果放开,这个问题亦需要重视。尹涛认为,除了要对坐堂医的从业年限进行限制外,还应该有相应的监管措施,特别对出现医疗事故、医疗差错的,要有相应的惩罚措施,以避免中医坐堂医诊所良莠不齐局面的出现。他希望这个改革和试点能够顺利进行并推广。
另外,考核考试办法虽然为基层中医参加医师资格考试提供途径,但是,还有一个迫切的问题需要解决。中、西医不是相同的理论体系,中医师,尤其是以师承方式学习和确有专长的中医师,并没有西医的基础知识。既然是中医的执业医师类考试,其内容就应该以中医为主。但是目前,有相当部分的考试内容涉及西医,“卡”住了很多传统中医,这既浪费了宝贵的传统中医智慧,也为非法行医埋下隐患。麦家强最后说:“中医并不排斥西医,我们不反对考一些西医类的急诊、急救知识和基础的检验常识,以方便中医临床诊疗,但是,考试的重点应该放在中医。我们期待,从考试体制到中医师的进修、晋升,能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出台。”, 百拇医药(魏赟)
改革符合中医药特点
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许志仁介绍,为了更好地实施《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日印发了《传统医学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实施方案》及《传统医学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大纲》等配套措施,将在全国全面开展此项工作。其中,对于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经相应的专业知识考试考核合格,并在卫生机构试用满一年并且考核合格的,可以参加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考试。
, http://www.100md.com
此外,为了调查全国临床使用的中医诊疗设备的基本情况,医疗单位、研究机构所拥有的中医诊疗设备的基本情况以及临床实际工作中医务人员对中医诊疗设备的需求情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目前正在组织有关调查。
近日,在石家庄、沈阳等地还开展了药品零售企业设置中医坐堂医诊所试点工作。试点除了对硬件设置了标准外,还限定从业人员必须连续从事中医临床5年以上。其次限定了中医坐堂诊所的服务范围和执业手段,同时探索如何加强对其执业行为的监管。
许志仁表示,这样做是为了充分发挥中医坐堂医的作用,构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要。
培养中医师又一途径
开展师承人员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主要目的是为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或者经多年传统医学临床实践医术确有专长,又不具备医学专业学历的人员参加医师资格考试提供途径。许志仁认为,这对于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医、民族医特点的中医类别医师资格准入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这个办法的实施,可以充分发挥中医传统的家传师授传承方式的作用,形成一条不同于中医药院校培养中医师的途径。
, 百拇医药
“毋庸置疑,这些措施的出台有利于中医药的发展,”广州西关国医馆馆长麦家强认为,允许药店设置中医坐堂诊所,这种中医坐堂传统模式的回归,实际上拓宽了基层中医医疗机构的经营模式,一方面可以方便群众,另一方面也保持了中医和中药的天然联系,加上对职业范围和手段的限制,有利于挖掘出散落于民间的一些优秀中医,让他们在更广的范围内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同时对中药的发展有利。
另外,出台有关传承师学和确有专长人员的考试办法,也给一些有能力愿意继承和发扬中医传统的人更多的生存空间。麦家强认为,很多中医采取师承的方式学习,与学校培养出来的中医生不同的是,他们接触到的西医的基础理论较少,有的学历也不高,但是经过一代甚至几代人的临床积累,他们有相当丰富的经验。考核考试办法的出台,让这部分人有机会拿到执业资格证书,能够更好地规范他们的执业行为,也利于政府进行监管。
“此举若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结合起来发展,也是一条可行之道。”麦家强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目前仍然存在着技术力量薄弱、仪器设备落后的问题,如果有临床经验丰富的中医加盟,对于社区中医药的发展一定会有促进作用。此外,中医诊疗对于仪器设备的要求不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全可以满足中医的要求。考核考试办法中要求传承师学和确有专长人员必须在医疗机构试用期满一年,试用期亦可放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既利于人员管理和考核,保证医疗安全,又能丰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才结构。
, 百拇医药
而对中医诊疗设备进行普查,则有利于摸清中医诊疗设备的基本情况。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附属门诊部的中医内科专家尹涛认为,一直以来,中医科、中医院仪器设备的配置相对较差,尽管从传统中医诊疗模式的角度来看,对大型仪器设备的需求量不高,但是,如果在传统望、闻、问、切的基础上借助西医先进的仪器设备,把西医的检查结果纳入到中医的辨证施治理论中来,让西医手段为中医所用,无疑对中医理论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希望对中医诊疗设备进行普查之后,国家能给予相应的政策和专项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期待配套措施出台
医疗安全一直备受关注,中医坐堂将来如果放开,这个问题亦需要重视。尹涛认为,除了要对坐堂医的从业年限进行限制外,还应该有相应的监管措施,特别对出现医疗事故、医疗差错的,要有相应的惩罚措施,以避免中医坐堂医诊所良莠不齐局面的出现。他希望这个改革和试点能够顺利进行并推广。
另外,考核考试办法虽然为基层中医参加医师资格考试提供途径,但是,还有一个迫切的问题需要解决。中、西医不是相同的理论体系,中医师,尤其是以师承方式学习和确有专长的中医师,并没有西医的基础知识。既然是中医的执业医师类考试,其内容就应该以中医为主。但是目前,有相当部分的考试内容涉及西医,“卡”住了很多传统中医,这既浪费了宝贵的传统中医智慧,也为非法行医埋下隐患。麦家强最后说:“中医并不排斥西医,我们不反对考一些西医类的急诊、急救知识和基础的检验常识,以方便中医临床诊疗,但是,考试的重点应该放在中医。我们期待,从考试体制到中医师的进修、晋升,能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出台。”, 百拇医药(魏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