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7年第44期
编号:11503475
见证白求恩精神——重走白求恩路志愿团部分团员感言摘录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1月22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7年第44期
见证白求恩精神——重走白求恩路志愿团部分团员感言摘录
见证白求恩精神——重走白求恩路志愿团部分团员感言摘录
见证白求恩精神——重走白求恩路志愿团部分团员感言摘录
见证白求恩精神——重走白求恩路志愿团部分团员感言摘录
见证白求恩精神——重走白求恩路志愿团部分团员感言摘录
见证白求恩精神——重走白求恩路志愿团部分团员感言摘录
见证白求恩精神——重走白求恩路志愿团部分团员感言摘录
见证白求恩精神——重走白求恩路志愿团部分团员感言摘录

     Grant Stewart

    陶健平

    郑振威

    James Dalton

    郑杨美梨

    许启伟

    Federico Morta JR

    古凤仪

    服务病人,白求恩是榜样

    Grant Stewart医生与白求恩一样,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他当过运动医学专家、外科主任。他曾在菲律宾和一些非洲国家做志愿者。在海湾战争时期,他与夫人一同前往沙特阿拉伯,为当地的创伤救助和感染控制做了不少贡献。Grant待人亲切,很喜欢孩子。志愿团每到一所学校,孩子们第一个围住的一定是他。
, http://www.100md.com
    Grant说,五台县展览馆里陈列的白求恩自制输送工具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还说,参观五台县的模范病室对他来说更像历史回放,白求恩给伤员制作的那些功能恢复工具虽然简陋,但是对恢复很有帮助,这足见白求恩大夫的用心。此行重走白求恩之路,参观了规模大小不等的医院,医疗设备及诊治水平相差甚远。Grant认为,医生们现在接受的教育,主要让他们适应在大医院,设备齐全的条件下为病人服务。而“现在我们都面临的问题是,当你身处偏远地区的小医院,医疗设施及药品匮乏时,怎么更好地为病人服务?白求恩大夫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他是个有信仰的人

    陶健平,从大陆赴加拿大生活20余年,现为加拿大B.C.省注册按摩治疗医师、注册针灸医师。此行前,他告诉自己的病人“要去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得到病人的理解和支持。他愿“中加两国人民都能继承、发扬白求恩精神,并以此增进中加两国的友谊”。

    活动快结束的时候,他感慨地说:“我们这次沿途的条件已经很差了,那么60多年前的条件更是难以想象。”但他还是能够理解白求恩,因为“他是一个有信仰的人”。陶医生说,无论身处怎样的生活条件之中,做人做事都要有信仰、有目标,才能生活得充实。陶医生的孩子在读大学,曾到东南亚地区 “支教”,他教育孩子要学会“回馈社会”。他说,回到加拿大要给孩子讲这次旅行的见闻,明年暑假让儿子到中国来。
, http://www.100md.com
    他在这选择了人生新的挑战

    郑振威,生于广东省中山市,曾就读于香港的“白求恩纪念中学”,39年前赴加拿大生活至今,现为工程师。他说:“白求恩为中国献出了生命,他很想走这位伟人曾走过的路,了解更多的事情。”

    一路上,他说话不多,但多次向记者了解中国医生目前的现状,他说:“我希望中国的医生继续学习白求恩的奉献精神,但是国家首先应该给医生应有的待遇。”活动快结束的时候,他告诉记者此行印象深刻,他理解了白求恩放弃北美优越生活来到中国的行为,“他是个有信仰的人,而且在这里选择了人生新的挑战”。

    白求恩在中国如此知名

    James Dalton原来是一名外科医生,现在是加拿大Manitoba省生化分析实验室的首席执行官(CEO),他们的生化分析服务支持整个省内医院的诊断。不知是不是CEO的职业习惯,Dalton医生每天都打扮得很体面。头发上留着仔细梳理的印迹,衬衣烫得很平整,若当天安排他学术讲座,他一定会穿西装。但与他聊天时却一点都感受不到“官架子”,他总喜欢让别人叫他Jim,而不是“Dr Dalton”。
, http://www.100md.com
    这次旅行给他印象最深刻的是白求恩在中国的知名度。“我第一次领略到,一个人也能具备如此大的影响力”,Jim说,“现在还在上小学的孩子都知道白求恩。我们所到之处,学校也好,医院也罢,基本上都有白求恩的塑像。还有很多地方都有白求恩纪念馆。”他还说,白求恩在中国的知名度远超过了在加拿大,可能是因为白求恩在中国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来到这里,与当地人一起生活,并无私地提供帮助。所以人们怀念他、尊重他、纪念他。

    医生要有奉献精神

    郑杨美梨,郑振威的夫人,现为加拿大一家银行的经理,夫妻二人同为此次活动的志愿者。她说,白求恩已去逝那么多年了,她没有想到中国人民还在这么感恩地怀念和纪念白求恩。她认为白求恩精神境界很高,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他)的奉献精神,这只是白求恩精神的一点点”。她说她的女儿将成为一位护士,收入会很高,但是她认为做医务工作者,“不能仅仅看到钱,更重要的是有爱心,有了爱心才能做好这个行业。”一路上,我们去了很多基层的医疗机构,她说:这里的医疗条件并不好,医生的待遇也不如国外,但是中国的医生还能在这样的条件下看很多病人,他们很辛苦。”她回到加拿大会把她的所见所闻告诉女儿,让女儿向中国的医生学习。
, http://www.100md.com
    看到沿途的农民生活很苦,却也能安居乐业,这让她感到欣慰。当她得知这里还不是中国最穷的地方,她想如果有机会可以到更穷的地方,帮助那里的人。

    做人做事不应丢掉基本精神

    许启伟,18年前赴加拿大生活至今,现为加拿大Royal Jubilee医院的血液病理学专家,他偶然知道这个活动,就积极地参与进来。他说:“我曾在中国做过医生,现在在加拿大仍是医生,我觉得弘扬白求恩精神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义务。”他还说,无论什么行业的人,做人做事都不应丢掉一些基本的精神,比如白求恩精神。

    在五台县的一场学术讲座中,他说:“今天在座的都是医生,我要告诉大家,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加拿大,我们都可以骄傲地说‘我们是医师或护士’,我们都在从事着这样一项神圣的工作。”他不止一次地告诉记者:“我到中国时间很短,但是我真的想为这里的人们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 百拇医药
    白求恩已被载入中国史册

    Federico Morta JR喜欢大家叫他Jun(Junior的昵称),他在菲律宾长大,在菲律宾做志愿者工作时与Grant医生相识,还在海湾战争时期同去沙特阿拉伯工作。他对人很关心,观察入微,连对餐馆的服务员都不例外。在参观纪念馆时,他仔细地看每一张照片。

    Jun对记者说,这一趟旅行让他对白求恩医生的事迹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他说,一路上纪念馆里的照片,让他知道了很多白求恩当年工作、生活的细节。“他不是中国人,却在战争时期无私地帮助中国的士兵”,Jun说,一路上的经历让他体会到,白求恩作为一个英雄,已被载入中国史册。

    路途艰难更显白求恩精神可贵

    古凤仪(Janet)在英国出生,在加拿大长大。因为她的假期有限,在11月11日必须回加拿大,所以没能赶上11月12日在石家庄烈士陵园举行的纪念活动(当天是白求恩逝世68周年纪念日)。她说她真的很遗憾,错过了“大日子(big day)”。

    在从唐县去石家庄的路上,我与她聊起了这次“重走白求恩之路”的旅程。她说,印象最深的就是去五台县和唐县时沿途连绵的山脉和“惊险”的盘山路。“虽然70年过去了,修建公路、通大巴车已经让交通大大改善了,但是你仍然可以想象当年没有公路、没有汽车,只靠骑马或步行时这里的路有多么难走。”Janet半仰着头,目光深邃。她说,单凭这一点就不难看出,白求恩医生当年来到这些地方是多么的不容易。而一路上看到的居住条件也让Janet觉得,居住、生活在这个地方对一个人,尤其是对于一个从北美来的医生是多么具有挑战性。,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