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摶”讹为“搏”举证
1.问曰: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血气入藏即死(《脏腑经络先后第一》)。“搏”字误,当作“抟”(摶的俗体字,音tuán)。邓本、赵本作俗体“抟”。
2.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痉湿暍病脉证第二》)。“搏”字误,当作“抟”。邓本、赵本均作俗体“抟”。李彣《金匮要略广注》“搏者,凝结不解之义。”今之排印本作“搏”,据李彣所释,则原作“摶”字无疑。
3.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痛,不能自转侧(《痉湿暍病脉证第二》)。“搏”字误,当作“抟”。邓本、赵本均作俗体“抟”。日本享和元年辛酉(1801)京都谐仙堂刻本亦作“抟”。
4.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痉湿暍病脉证第二》。“搏”字误,当作“抟”。邓本、赵本均作俗体“抟”。
5.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序,寒虚相搏,邪在皮肤(《中风历节病脉证第五》)。“搏”字误,当作“抟”。邓本、赵本均作俗体“抟”。
, 百拇医药
6.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中风历节病脉证第五》)。“搏”字误,当作“抟”。邓本、赵本均作“抟”。
7.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断泄(《中风历节病脉证第五》)。“搏”字误,当作俗体“抟”。邓本、赵本皆作“抟”。
8.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血痹虚劳病脉证第六》)。“搏”字误,当作“抟”。俗体邓本、赵本均作“抟”。
9.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第十》)。“搏”字误,当作“抟”。邓本、赵本均作俗体“抟”。
10.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第十三》)。“搏”字误,当作“抟”。邓本、赵本均作“抟”。
, http://www.100md.com
11.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搏,风强则瘾疹(《水气病脉证第十四》)。“搏”字误,当作“抟”。邓珍本、赵本均作俗体“抟”。
12.寸口脉浮而迟,浮脉则热,迟脉则潜,热潜相搏,名曰沉(《水气病脉证第十四》)。“搏”字误,当作“抟”。邓珍本、赵本均作“抟”。
13.趺阳脉浮而数,浮脉即热,数脉即止,热止相搏,名曰伏。沉伏相搏,名曰水。沉则络脉虚,伏则小便难,虚难相搏,水走皮肤,即为水矣(《水气病脉证十四》)。上面三个“搏”字皆误,当作“抟”。邓本、赵本皆作俗体“抟”。
14.师曰: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趺阳脉伏,水谷不化(《水气病脉证第十四》)。“搏”字误,当作俗体“抟”。邓本、赵本皆作“抟”。
15.师曰:寸口脉沉而紧,沉为水,紧为寒,沉紧相搏,结在关元(《水气病脉证第十四》)。“搏”字误,当作俗体“抟”。邓本、赵本皆作俗体“抟”。
16.风寒相搏,食谷即眩(《黄疸病脉证第十五》)。“搏”字误,当作俗体“抟”。邓本、赵本皆作“抟”
17.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曰革(《妇人杂病脉证第二十二》)。“搏”字误,当作俗体“抟”。邓本、赵本皆作俗体“抟”。, http://www.100md.com(钱超尘 北京中医药大学)
2.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痉湿暍病脉证第二》)。“搏”字误,当作“抟”。邓本、赵本均作俗体“抟”。李彣《金匮要略广注》“搏者,凝结不解之义。”今之排印本作“搏”,据李彣所释,则原作“摶”字无疑。
3.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痛,不能自转侧(《痉湿暍病脉证第二》)。“搏”字误,当作“抟”。邓本、赵本均作俗体“抟”。日本享和元年辛酉(1801)京都谐仙堂刻本亦作“抟”。
4.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痉湿暍病脉证第二》。“搏”字误,当作“抟”。邓本、赵本均作俗体“抟”。
5.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序,寒虚相搏,邪在皮肤(《中风历节病脉证第五》)。“搏”字误,当作“抟”。邓本、赵本均作俗体“抟”。
, 百拇医药
6.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中风历节病脉证第五》)。“搏”字误,当作“抟”。邓本、赵本均作“抟”。
7.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断泄(《中风历节病脉证第五》)。“搏”字误,当作俗体“抟”。邓本、赵本皆作“抟”。
8.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血痹虚劳病脉证第六》)。“搏”字误,当作“抟”。俗体邓本、赵本均作“抟”。
9.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第十》)。“搏”字误,当作“抟”。邓本、赵本均作俗体“抟”。
10.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第十三》)。“搏”字误,当作“抟”。邓本、赵本均作“抟”。
, http://www.100md.com
11.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搏,风强则瘾疹(《水气病脉证第十四》)。“搏”字误,当作“抟”。邓珍本、赵本均作俗体“抟”。
12.寸口脉浮而迟,浮脉则热,迟脉则潜,热潜相搏,名曰沉(《水气病脉证第十四》)。“搏”字误,当作“抟”。邓珍本、赵本均作“抟”。
13.趺阳脉浮而数,浮脉即热,数脉即止,热止相搏,名曰伏。沉伏相搏,名曰水。沉则络脉虚,伏则小便难,虚难相搏,水走皮肤,即为水矣(《水气病脉证十四》)。上面三个“搏”字皆误,当作“抟”。邓本、赵本皆作俗体“抟”。
14.师曰: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趺阳脉伏,水谷不化(《水气病脉证第十四》)。“搏”字误,当作俗体“抟”。邓本、赵本皆作“抟”。
15.师曰:寸口脉沉而紧,沉为水,紧为寒,沉紧相搏,结在关元(《水气病脉证第十四》)。“搏”字误,当作俗体“抟”。邓本、赵本皆作俗体“抟”。
16.风寒相搏,食谷即眩(《黄疸病脉证第十五》)。“搏”字误,当作俗体“抟”。邓本、赵本皆作“抟”
17.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曰革(《妇人杂病脉证第二十二》)。“搏”字误,当作俗体“抟”。邓本、赵本皆作俗体“抟”。, http://www.100md.com(钱超尘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