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时代的岭南医学
刘小斌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岭南,又名岭表、岭外,指岭以南地区,包括现今广东、海南两省及广西之部分,位于祖国最南端,属热带UU1001词语替换带气候。它南临南海,北靠五岭。据191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体中国地理》对五岭的介绍,“自越城岭而东,横障南境,与两广分界。最著者曰萌渚岭、越城岭、都庞岭、骑田岭。又东与大庾岭相续,即所谓五岭也。”而1935年,某中学地理教材第八章名为“岭南山地”,对五岭描述得更加详细:“南岭山脉蔓延数千里,随地异名……南北交通,非限于曲似羊肠之河道,即为崎岖升降之山路,其艰难险阻,盖可想见。”崇山峻岭的屏障以及崎岖的山路造成了岭南地区相对的封闭。与中原内地相对阻隔,形成了它独特的地理环境。岭南中医是在这样一种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下,把祖国医学的普遍原则与岭南地区医疗相结合,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逐渐形成起来的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当地文化的地域性医学。
岭南虽地处南蛮之地,与中原地区相对阻隔,但两地之间的联系从远古时代开始就未中断。《尚书·尧典》曰:“命曦叔,宅南交。”尚,上也,《尚书》就是上古经书,记载我国古代商朝以前的史事。曦叔,又名曦氏、曦和,相传为唐尧时期掌管历法的官吏。南交,即南方交趾之地,尧帝派遣曦叔驻南方观察星象,判定季节,制作历法。那个时候,南方交趾之地还是一片荒芜,杳无人烟,但也说明岭南从远古时代起就与中原地区有一定的联系。
, http://www.100md.com
岭南医学,源远流长。据考古学家的发现,远在更新世纪末或晚更新世纪初,广东韶关马坝乡就生存有古人类。1958年在广东韶关马坝镇狮头山北面第二层溶洞中的一条裂隙发现人类头骨化石,粘接后,计有额骨和部分顶骨,右眼眶及鼻骨的部分,经有关专家鉴定是直立人向智人过渡的早期类型人类化石,命名为“马坝人”。马坝人距今约13万年,穴居于当地一称为“狮子山”的山洞里,已经懂得用火。火能抵御寒冷,将生食转为熟食,驱赶野兽保护自己,这就是最原始的卫生保健活动。广东韶关的马坝人,即相似于远古传说中“钻燧取火以化腥臊”的燧人氏时代。
到了商代,汤平定四方,两广地区始名南越。周朝楚国的熊氏伐扬越,越地大部遂为楚所有,楚国立“楚庭”于南海。据光绪《广州府志》卷140记载:“周时南海有五仙人,骑五色羊,各持谷穗一茎六出,衣与羊色,各如五方降于楚庭,遗穗腾空而去,羊化为石,城因以名。”这也是广州别称羊城的由来。现在越秀山上的五羊献穗的雕像仍然是广州标志性的雕像。这个故事虽然也是神话传说,但从侧面反映出最迟自周代起,这一带就开始了农牧业生产。人们在生产劳动实践中发现了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发现砭石刺病,熨灸裹敷等外治方法。这是原始的医学的雏形。
, 百拇医药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派任嚣为大将,赵佗为副将,率领50万大军平定岭南的百越之地。经过四年的努力,终于平定岭南,在岭南设立了桂林郡、南海郡、象郡三郡,南海郡下设博罗、龙川、番禺、揭阳四县。赵佗为龙川县令。南海郡尉任嚣死后,赵佗为南海郡尉。《史记·南越列传》:“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扬越,置桂林、南海、象郡。”这是岭南地区历史较早而又准确的记载,也是岭南归于封建中央集权制社会之始。公元前203年,赵佗自立为王,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在岭南地区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
南越王统治期间,由于相对隔绝的地理环境,岭南地区的发展较之中原地区相对落后,尤其在文化卫生医学事业等。医学的发展是在道教的方术发展过程中逐步发现的。秦始皇的众多方士为其寻求长生不老之药而飘洋过海,来到广东的罗浮山,并在此修炼,这就有了“蓬莱仙岛罗浮山”之说。
转自:岭南中医药网www.lngygy.com, 百拇医药(gzlwgyxx)
岭南,又名岭表、岭外,指岭以南地区,包括现今广东、海南两省及广西之部分,位于祖国最南端,属热带UU1001词语替换带气候。它南临南海,北靠五岭。据191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体中国地理》对五岭的介绍,“自越城岭而东,横障南境,与两广分界。最著者曰萌渚岭、越城岭、都庞岭、骑田岭。又东与大庾岭相续,即所谓五岭也。”而1935年,某中学地理教材第八章名为“岭南山地”,对五岭描述得更加详细:“南岭山脉蔓延数千里,随地异名……南北交通,非限于曲似羊肠之河道,即为崎岖升降之山路,其艰难险阻,盖可想见。”崇山峻岭的屏障以及崎岖的山路造成了岭南地区相对的封闭。与中原内地相对阻隔,形成了它独特的地理环境。岭南中医是在这样一种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下,把祖国医学的普遍原则与岭南地区医疗相结合,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逐渐形成起来的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当地文化的地域性医学。
岭南虽地处南蛮之地,与中原地区相对阻隔,但两地之间的联系从远古时代开始就未中断。《尚书·尧典》曰:“命曦叔,宅南交。”尚,上也,《尚书》就是上古经书,记载我国古代商朝以前的史事。曦叔,又名曦氏、曦和,相传为唐尧时期掌管历法的官吏。南交,即南方交趾之地,尧帝派遣曦叔驻南方观察星象,判定季节,制作历法。那个时候,南方交趾之地还是一片荒芜,杳无人烟,但也说明岭南从远古时代起就与中原地区有一定的联系。
, http://www.100md.com
岭南医学,源远流长。据考古学家的发现,远在更新世纪末或晚更新世纪初,广东韶关马坝乡就生存有古人类。1958年在广东韶关马坝镇狮头山北面第二层溶洞中的一条裂隙发现人类头骨化石,粘接后,计有额骨和部分顶骨,右眼眶及鼻骨的部分,经有关专家鉴定是直立人向智人过渡的早期类型人类化石,命名为“马坝人”。马坝人距今约13万年,穴居于当地一称为“狮子山”的山洞里,已经懂得用火。火能抵御寒冷,将生食转为熟食,驱赶野兽保护自己,这就是最原始的卫生保健活动。广东韶关的马坝人,即相似于远古传说中“钻燧取火以化腥臊”的燧人氏时代。
到了商代,汤平定四方,两广地区始名南越。周朝楚国的熊氏伐扬越,越地大部遂为楚所有,楚国立“楚庭”于南海。据光绪《广州府志》卷140记载:“周时南海有五仙人,骑五色羊,各持谷穗一茎六出,衣与羊色,各如五方降于楚庭,遗穗腾空而去,羊化为石,城因以名。”这也是广州别称羊城的由来。现在越秀山上的五羊献穗的雕像仍然是广州标志性的雕像。这个故事虽然也是神话传说,但从侧面反映出最迟自周代起,这一带就开始了农牧业生产。人们在生产劳动实践中发现了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发现砭石刺病,熨灸裹敷等外治方法。这是原始的医学的雏形。
, 百拇医药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派任嚣为大将,赵佗为副将,率领50万大军平定岭南的百越之地。经过四年的努力,终于平定岭南,在岭南设立了桂林郡、南海郡、象郡三郡,南海郡下设博罗、龙川、番禺、揭阳四县。赵佗为龙川县令。南海郡尉任嚣死后,赵佗为南海郡尉。《史记·南越列传》:“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扬越,置桂林、南海、象郡。”这是岭南地区历史较早而又准确的记载,也是岭南归于封建中央集权制社会之始。公元前203年,赵佗自立为王,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在岭南地区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
南越王统治期间,由于相对隔绝的地理环境,岭南地区的发展较之中原地区相对落后,尤其在文化卫生医学事业等。医学的发展是在道教的方术发展过程中逐步发现的。秦始皇的众多方士为其寻求长生不老之药而飘洋过海,来到广东的罗浮山,并在此修炼,这就有了“蓬莱仙岛罗浮山”之说。
转自:岭南中医药网www.lngygy.com, 百拇医药(gzlwgy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