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7年第45期
编号:11510690
为推进慢性气道病和危重医学研究 大声疾呼,上下求索——对话历届ISRD主席白春学教授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2月9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7年第45期
     2003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白春学教授创办了首届ISRD。4年间,ISRD参会人数扩大四倍,并发展成为国内外呼吸科学者交流的盛会。“最权威的讲者,最热点的课题”仍是吸引今年1500名参会者的关键,而会议组织之缜密、交流之畅通(全程双语幻灯和同声传译)、学术氛围之浓厚也值得称道。在接受采访时,白教授对我国慢性气道病防控形势的深切忧虑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令记者动容。

    本届ISRD主题为“慢性气道疾病和呼吸重症监护医学的新进展”。我国慢性气道疾病特点为高发病——COPD及哮喘患者达7千万之众;高死亡——每年130万人死于COPD;高危害——患者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低下,家庭和社会负担沉重。危重医学研究现状同样堪忧。与公众关注程度、政府支持力度都较高的肿瘤等疾病相比,危重医学领域的探索者往往“无人喝彩”。

    事实上,对晚期肺癌患者投入大量医疗资源只能延长几个月的寿命,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一旦抢救成功就彻底挽救了一个生命。目前国外ARDS抢救成功率已达50~60%。而国内由于资源不足、诊断偏晚、治疗不当等原因,ARDS救治水平偏低。2002年调查结果触目惊心:上海10家三级甲等医院ARDS死亡率达71%。本届ISRD选择这一主题,旨在呼吁学术界乃至全社会对慢性气道疾病和危重医学的重视和研究。

    白教授认为COPD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集中于发病机制和治疗。在发病方面,慢性气道病的炎症机制备受关注,曾被看作“不治之症”的COPD随着炎症与疾病发生和进展的关系被逐步揭示而曙光初现。另一个极有前景的方向是上皮生物和药理学研究,即探索上皮细胞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及研发相关药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肺科已建成中国呼吸学界第一家上皮生物和药理学实验室。治疗方面研究的焦点是抗炎症药物和长效支气管舒张剂,以及两者的联合应用。危重医学更加任重道远,其诊断标准尚存矛盾和值得商榷之处,其治疗更有诸多缺憾,与国外的差距也更大。

    为推动上述研究,中山医院牵头搭建了三个平台。一是网络平台,2007年8月,联合各学科、卫生组织、患者和社会力量共同抗击呼吸病的“中山呼吸病防治联盟”(www.zard.org.cn)成立;二是高水平学术期刊平台,包括已面世的英国 Journal of Organ Dysfunction杂志及美国Journal of Epithelial Biology & Pharmacology 杂志等;三是以ISRD为代表的国际学术会议平台。前路漫漫,光明初显,相信他们的努力能改变我国七千万慢性气道病患者的命运。,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