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护士需要社会支持
物质支持
物质支持指获得一些重大事务方面的有形的支持与帮助,它可以被操作化为经济支持和居住支持两方面,包括直接给钱、借给钱、共享物质资源等形式。经济支持无须多说,在一个人漫长的生命历程中,总会有经济拮据之时。居住支持则带有一定的中国特色,在城市中尤为显著,这主要是因为人口众多而住房极度紧缺造成的。那么,护士们在物质支持方面的情况是怎样呢?与其他人群相比有哪些异同呢?访谈显示,G医院的多数护士生活条件不错,员工对收入也比较满意。事实上,她们也很少遇到经济紧张的时候,也有人表示钱不够花,但那都是一些层次比较高的需求,根本不能算是经济困难。从住房这个角度来看,倒是很有中国特色。
访谈:沈女士,26岁,急诊科护士,一年前从部队医院转业到G医院工作。沈女士的爱人是军人,马上也要转业了,他们准备买房子。除了自己的一些积蓄外,双方家里均资助了部分,算是把首期凑够了,其余的沈女士准备向银行贷款。她说:“反正还差十几万块钱,别说这么大一笔款子很难借到,再说就是借到了,一两年也还不起,如果5到8年再还清,这利息怎么也得给人家吧,还欠这么大一个人情。左右要付利息,还不如向银行借,用得也理直气壮。”
, http://www.100md.com
点评:沈女士依靠市场解决了住房问题,她在年纪很轻的时候就拥有了自己的住房,从这一点看,她无疑是幸运的。但同时,她也没有享受到单位最大的福利———房子,还欠了银行一大笔钱。看来在中国城市,即便在一个效益不错的单位工作,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住房也比较困难,幸好有了银行贷款这个新型支持方式,住房问题才得以解决。对曾经接受的支持,她心中有数,并准备回报。
工具性支持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会遇到一些重大困难外,常见的是一些并不起眼的小事件,但这些事件会给当事人带来很多生活不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由此就产生了工具性支持问题。这种支持不是指那种金钱、住房等重大事项的物质支持,而是指通过提供工具性的、实际的事务来帮助解决一些具体困难,如料理家务、照顾子女、日常生活中提供方便等等。无疑,这些工具性支持虽然不是那么轰轰烈烈,甚至不起眼,但绝非可有可无的,它可以提升生活品质,使人心情舒畅。那么,护士会比其她女性遇到更多的生活不便吗?她们是如何解决不便的?
, 百拇医药
访谈:薛女士,30岁,肿瘤科护士长。“原来做护士时感到很辛苦,尤其是三班倒,搞得家庭生活没有规律。
当了护士长,反而比当护士时更忙了。
原先只管按时上班,到点就走人,现在可不行了,每天早上7点多就要到岗检查晚夜班情况,晚上基本上要拖到7点才能离开。幸好丈夫很支持我,原来是我做饭,现在改吃现成的,要是等我下班再做的话,非要9点才能吃到嘴里。我真是感到一种温暖,不过我丈夫说原来一个月30天我至少有8天晚上不在家住,现在总算像个完整的家了,他宁愿我呆在现在的工作岗位,哪怕他多作些家务。”
谢女士,27岁,大内科副护士长。“我是医院有史以来提拔最快的护士长,医院马上还要送我去日本进修一年,我很感激医院对我的信任,但压力也很大。现在我是如履薄冰的感觉,毕竟太年轻了,没有多少威信,只能多努力了。我爱人是警察,平时也很忙,孩子刚1岁半,我马上就要离家1年,心里真是不好受。现在准备让婆婆来照顾孩子,实在不行再雇个保姆,我实在不放心孩子,但也只能如此了。”
, http://www.100md.com
点评:的确,生活中谁也离不开他人的帮助,人们必须过群居生活,这也许就是人与动物的区别吧。护士们遇到的生活困难与其她女性群体相比,并没有太大的特殊性,她们主要还是通过比较传统的方式获取支持,爱人、亲戚、朋友、邻居是提供工具性支持的主体,但随着城市居住方式的变迁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其支持方式发生了一些新变化,即家庭支持继续强化,业缘和地缘关系的支持有弱化趋势,而市场化的付费支持会不断增加。
信息支持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困难,需要各种帮助,能获得直接解决问题的支持与帮助当然最好不过,但不可能总是得到直接支持,有时一些间接帮助也是非常有效的。信息支持就是指一种中介性支持方式,它不能直接解决问题,但是可以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某种介质,有其特殊价值。护士群体需要哪些种类的信息支持?她们是如何获得需要的信息支持呢?
访谈:朱小姐,25岁,妇产科护士。“我是本科护士,同事们绝大多数是中专生,医院出台了政策,今后提升护士长原则上要本科学历,这就堵了很多人的路,关系不好处。再看看那些医生的风光,我也是上了5年大学的,心里没法平衡。现在社会不同以往,反正只要有本事,哪儿都会有饭吃。我家在外地,同学也没有在本市的,刚到这里一年也没有什么朋友,这事儿没人能帮我。好在现在招聘广告很多,我的专业背景和职业经历很适合去做婴儿奶粉、药品、医疗器械等,我打算再干一段时间,不行就转行。”
, 百拇医药
马女士,29岁,原高干病房护士,现已离职。她爱人是该院的消化科医生,以下是她爱人的叙述:“高干嘛,要求高,动不动就发火,你得耐心哄着才行,但老头老太们也有可爱的一面,只要关系处好了,就把你当自己人看待。我爱人换工作就是一个老干部牵的线,他儿子正好是房地产公司的老总,正准备开一个新盘,需要人手。由于常和我爱人接触,觉得她细心,肯钻研,就挖她去做销售。我爱人也早想换个环境,医院有我一人在就行了,两口子都在医院其实是资源浪费。决定后,她就跳槽了。”
点评:总体看来,护士群体的信息支持来源很广,主要是通过亲缘、业缘、情缘等各种关系,也有的是通过公开信息,但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无论什么关系,最后都必须要有真本事才行。这说明,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传统中国文化中的先赋取向、关系取向、特殊主义等文化特质正在向着实际能力型转化。能否找到合适、充足的信息支持主要依靠关系,但能否最终解决困难主要还是取决于自己的实力,拿一句大家都知道的话来说就是:“关系领进门,发展看个人。”
, http://www.100md.com 精神支持
人们面临的问题并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有时精神上的紧张与苦闷对人的身心影响更大。精神支持一般指通过理解、倾听、交谈、提供建议和指导,达到帮助受助者以选择某种态度对待生活的目的,它可以在危机时出现,也可以是日常生活的一种支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精神是人们比较高层次的需求,当基本的生活需要满足后,人们精神方面的诉求往往会增加。G医院的经济效益不错,那么在其中工作的护士群体的精神需求是否较多?是否带有其职业特征?她们遇到问题或困难时,想倾诉的第一对象是谁?她们是如何寻求与得到精神支持的?以下的例子较好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访谈:胡小姐,20岁,急诊科护士。“我很累,病人太多了,不停地巡视、挂水、打针,根本没有时间坐一会儿歇歇。时不时还有急诊抢救,插管、上呼吸机、导尿、心电监护,这边正忙得不可开交,那边普通病人不停地催,你说烦不烦?告诉他没事的,等一下,可没用。有的病人素质极差,稍不满意,脏话连篇,还有动手的。上面要求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只好自己小心些。还有的医生,这边着急会诊,等半天不见人影,病人和家属直冲我们急,只好当一回替死鬼。这种事情,不能和父母多讲,讲了她们也不懂,还担心。我男朋友倒是不错,我心情不好时就向他诉苦,有时没来由地训他一顿,他比我大6岁,总能把我哄好。再不就是科里要好的几个小姐妹有时聊聊,大家感觉都差不多,苦命啊。”
, http://www.100md.com
点评:护士从事的是紧张、繁重、应激性强的护理工作,面对心理各异,文化层次悬殊的病人,却没有选择余地。在疾病的严重性和处理的迫切性上,护患之间本身存在认识差异,容易给病人造成急诊不急的误会。护士在医院内部处于弱势地位,往往人微言轻,甚至代人受过,她们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乃至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和护理质量。急诊护士还经常接受病人死亡和濒临死亡现象的刺激,容易导致护士产生挫折感和对自身工作价值的错误认识。从胡小姐的案例可以看出,精神压力大是护士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其职业的独特性导致的。面对这种心理压力,目前还没有一种较好的支持手段来帮助她们度过难关,亲属、朋友、同事的关心与安慰可以起到一定的疏缓紧张的作用,护士所在医院组织和管理者的支持才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但这一点往往被忽视。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聂春雷), 百拇医药
物质支持指获得一些重大事务方面的有形的支持与帮助,它可以被操作化为经济支持和居住支持两方面,包括直接给钱、借给钱、共享物质资源等形式。经济支持无须多说,在一个人漫长的生命历程中,总会有经济拮据之时。居住支持则带有一定的中国特色,在城市中尤为显著,这主要是因为人口众多而住房极度紧缺造成的。那么,护士们在物质支持方面的情况是怎样呢?与其他人群相比有哪些异同呢?访谈显示,G医院的多数护士生活条件不错,员工对收入也比较满意。事实上,她们也很少遇到经济紧张的时候,也有人表示钱不够花,但那都是一些层次比较高的需求,根本不能算是经济困难。从住房这个角度来看,倒是很有中国特色。
访谈:沈女士,26岁,急诊科护士,一年前从部队医院转业到G医院工作。沈女士的爱人是军人,马上也要转业了,他们准备买房子。除了自己的一些积蓄外,双方家里均资助了部分,算是把首期凑够了,其余的沈女士准备向银行贷款。她说:“反正还差十几万块钱,别说这么大一笔款子很难借到,再说就是借到了,一两年也还不起,如果5到8年再还清,这利息怎么也得给人家吧,还欠这么大一个人情。左右要付利息,还不如向银行借,用得也理直气壮。”
, http://www.100md.com
点评:沈女士依靠市场解决了住房问题,她在年纪很轻的时候就拥有了自己的住房,从这一点看,她无疑是幸运的。但同时,她也没有享受到单位最大的福利———房子,还欠了银行一大笔钱。看来在中国城市,即便在一个效益不错的单位工作,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住房也比较困难,幸好有了银行贷款这个新型支持方式,住房问题才得以解决。对曾经接受的支持,她心中有数,并准备回报。
工具性支持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会遇到一些重大困难外,常见的是一些并不起眼的小事件,但这些事件会给当事人带来很多生活不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由此就产生了工具性支持问题。这种支持不是指那种金钱、住房等重大事项的物质支持,而是指通过提供工具性的、实际的事务来帮助解决一些具体困难,如料理家务、照顾子女、日常生活中提供方便等等。无疑,这些工具性支持虽然不是那么轰轰烈烈,甚至不起眼,但绝非可有可无的,它可以提升生活品质,使人心情舒畅。那么,护士会比其她女性遇到更多的生活不便吗?她们是如何解决不便的?
, 百拇医药
访谈:薛女士,30岁,肿瘤科护士长。“原来做护士时感到很辛苦,尤其是三班倒,搞得家庭生活没有规律。
当了护士长,反而比当护士时更忙了。
原先只管按时上班,到点就走人,现在可不行了,每天早上7点多就要到岗检查晚夜班情况,晚上基本上要拖到7点才能离开。幸好丈夫很支持我,原来是我做饭,现在改吃现成的,要是等我下班再做的话,非要9点才能吃到嘴里。我真是感到一种温暖,不过我丈夫说原来一个月30天我至少有8天晚上不在家住,现在总算像个完整的家了,他宁愿我呆在现在的工作岗位,哪怕他多作些家务。”
谢女士,27岁,大内科副护士长。“我是医院有史以来提拔最快的护士长,医院马上还要送我去日本进修一年,我很感激医院对我的信任,但压力也很大。现在我是如履薄冰的感觉,毕竟太年轻了,没有多少威信,只能多努力了。我爱人是警察,平时也很忙,孩子刚1岁半,我马上就要离家1年,心里真是不好受。现在准备让婆婆来照顾孩子,实在不行再雇个保姆,我实在不放心孩子,但也只能如此了。”
, http://www.100md.com
点评:的确,生活中谁也离不开他人的帮助,人们必须过群居生活,这也许就是人与动物的区别吧。护士们遇到的生活困难与其她女性群体相比,并没有太大的特殊性,她们主要还是通过比较传统的方式获取支持,爱人、亲戚、朋友、邻居是提供工具性支持的主体,但随着城市居住方式的变迁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其支持方式发生了一些新变化,即家庭支持继续强化,业缘和地缘关系的支持有弱化趋势,而市场化的付费支持会不断增加。
信息支持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困难,需要各种帮助,能获得直接解决问题的支持与帮助当然最好不过,但不可能总是得到直接支持,有时一些间接帮助也是非常有效的。信息支持就是指一种中介性支持方式,它不能直接解决问题,但是可以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某种介质,有其特殊价值。护士群体需要哪些种类的信息支持?她们是如何获得需要的信息支持呢?
访谈:朱小姐,25岁,妇产科护士。“我是本科护士,同事们绝大多数是中专生,医院出台了政策,今后提升护士长原则上要本科学历,这就堵了很多人的路,关系不好处。再看看那些医生的风光,我也是上了5年大学的,心里没法平衡。现在社会不同以往,反正只要有本事,哪儿都会有饭吃。我家在外地,同学也没有在本市的,刚到这里一年也没有什么朋友,这事儿没人能帮我。好在现在招聘广告很多,我的专业背景和职业经历很适合去做婴儿奶粉、药品、医疗器械等,我打算再干一段时间,不行就转行。”
, 百拇医药
马女士,29岁,原高干病房护士,现已离职。她爱人是该院的消化科医生,以下是她爱人的叙述:“高干嘛,要求高,动不动就发火,你得耐心哄着才行,但老头老太们也有可爱的一面,只要关系处好了,就把你当自己人看待。我爱人换工作就是一个老干部牵的线,他儿子正好是房地产公司的老总,正准备开一个新盘,需要人手。由于常和我爱人接触,觉得她细心,肯钻研,就挖她去做销售。我爱人也早想换个环境,医院有我一人在就行了,两口子都在医院其实是资源浪费。决定后,她就跳槽了。”
点评:总体看来,护士群体的信息支持来源很广,主要是通过亲缘、业缘、情缘等各种关系,也有的是通过公开信息,但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无论什么关系,最后都必须要有真本事才行。这说明,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传统中国文化中的先赋取向、关系取向、特殊主义等文化特质正在向着实际能力型转化。能否找到合适、充足的信息支持主要依靠关系,但能否最终解决困难主要还是取决于自己的实力,拿一句大家都知道的话来说就是:“关系领进门,发展看个人。”
, http://www.100md.com 精神支持
人们面临的问题并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有时精神上的紧张与苦闷对人的身心影响更大。精神支持一般指通过理解、倾听、交谈、提供建议和指导,达到帮助受助者以选择某种态度对待生活的目的,它可以在危机时出现,也可以是日常生活的一种支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精神是人们比较高层次的需求,当基本的生活需要满足后,人们精神方面的诉求往往会增加。G医院的经济效益不错,那么在其中工作的护士群体的精神需求是否较多?是否带有其职业特征?她们遇到问题或困难时,想倾诉的第一对象是谁?她们是如何寻求与得到精神支持的?以下的例子较好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访谈:胡小姐,20岁,急诊科护士。“我很累,病人太多了,不停地巡视、挂水、打针,根本没有时间坐一会儿歇歇。时不时还有急诊抢救,插管、上呼吸机、导尿、心电监护,这边正忙得不可开交,那边普通病人不停地催,你说烦不烦?告诉他没事的,等一下,可没用。有的病人素质极差,稍不满意,脏话连篇,还有动手的。上面要求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只好自己小心些。还有的医生,这边着急会诊,等半天不见人影,病人和家属直冲我们急,只好当一回替死鬼。这种事情,不能和父母多讲,讲了她们也不懂,还担心。我男朋友倒是不错,我心情不好时就向他诉苦,有时没来由地训他一顿,他比我大6岁,总能把我哄好。再不就是科里要好的几个小姐妹有时聊聊,大家感觉都差不多,苦命啊。”
, http://www.100md.com
点评:护士从事的是紧张、繁重、应激性强的护理工作,面对心理各异,文化层次悬殊的病人,却没有选择余地。在疾病的严重性和处理的迫切性上,护患之间本身存在认识差异,容易给病人造成急诊不急的误会。护士在医院内部处于弱势地位,往往人微言轻,甚至代人受过,她们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乃至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和护理质量。急诊护士还经常接受病人死亡和濒临死亡现象的刺激,容易导致护士产生挫折感和对自身工作价值的错误认识。从胡小姐的案例可以看出,精神压力大是护士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其职业的独特性导致的。面对这种心理压力,目前还没有一种较好的支持手段来帮助她们度过难关,亲属、朋友、同事的关心与安慰可以起到一定的疏缓紧张的作用,护士所在医院组织和管理者的支持才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但这一点往往被忽视。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聂春雷),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