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教育 > 研讨
编号:11516837
1990年以来中医师承教育恢复概况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2月1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847期
     近年来,政府非常重视中医特色和优势的形成和发挥。2005年1月,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高强强调,中医药必须按照自身发展规律办事,不能盲目照搬西医模式管理中医。2007年的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更是以注重中医特色和优势为灵魂。具体到中医教育上来说,充分发挥特色和优势即是全方位恢复师承教育。

    为了增强现代型中医的临床特色技能,我国从1990年起开始恢复师承教育,以期造就能够治愈疑难杂症的中青年临床精英。到目前为止,师承教育以公办为主,有三种形式,即政府举办的高级师承继续教育、中医医疗机构开办的师承教育及高等中医院校开办的师承教育。

    一、政府举办高级师承继续教育

    1990年,由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人事部联合召开拜师大会,正式恢复师承教育。这是以培养名医为目标的高级师承继续教育,主要是在中医医疗系统展开。内容是为全国名老中医配备精选的高资历徒弟,先后共组织3批学徒,为1607名老中医配备继承人。
, 百拇医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采取的第二个措施是实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此项目始于2004年,是目前最高层次的高级师承继续教育项目。该项目着力对学生进行高起点、高要求、个性化培养,第一次明确提出“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这个法宝。

    研修项目与继承工作的区别共有三点:一是对学生资质要求不同。前者为主任医师,后者主治医师即可。二是跟师学习方式不同。前者根据自己所从事的专科,可以选择多位名老中医跟师学习,而后者只能跟随一位指定的名老中医学习。三是学习目的不同。前者完全是为了提高学员本身的中医辨证论治水平,而后者主要是让继承人总结、继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师带徒工作的鼓舞下,各省市中医药管理局或卫生局的中医部门,也实施高级师带徒继续教育,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上下呼应,开展声势浩大的名医造就工程。

    从目前来看,经过高级师承继续教育后,继承人在临床上都已经有了相当高的水准。这充分说明此项工作是成功的,以后还要继续推行下去。初始阶段,政府大包大揽,在全国形成声势之后,应该更多采用市场机制,主要从目标、规划及政策方面进行宏观指导和调控。
, 百拇医药
    二、中医医疗机构开办师承教育

    广东省中医院

    2001年,广东省中医院在全国中医医疗系统首先恢复“师带徒”,挑选中青年骨干拜该院名老中医为师。同时,多方聘请30位全国名老中医为广东省中医院带徒。为了搞好传帮带,规定一批徒弟出师后,马上让他们接着带一批比自身年轻的徒弟,形成连环的“集体带、带集体”模式,这是“师带徒”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广东省中医院的“师带徒”已经形成一种制度,一直连续推行。这是缓解名老中医资源严重紧缺,中青年特色临床人才青黄不接的有效模式,值得充分肯定和进一步推广。广东省中医院自己动手培养人才,开风气之先,是打破中医人才单一由中医院校教育培养的重大举措。

    江苏省常州市中医院

    解放后,全国统一模式的中医高等教育、中医院管理及科研方法都存在诸多排斥和限制中医学术流派发展的因素,长此以往,最终形成中医学派严重淡化的局面。2006年7月28日,常州市中医医院设立孟河医学研究所。孟河医派珍贵的学术经验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由于多种原因,已经流失散佚不少,面临失传危险,亟须全面系统地挖掘整理。研究所成立后,将全面系统整理孟河医学的文献资料,搜集孟河医学珍本、善本、孤本等进行校勘整理。另外,还将走访孟河医学传人,将各医家资料汇总,建立孟河医学数据库及研究网站。孟河医学研究所成立当天,国内名老中医周仲瑛、朱良春、丁义江等10位名老中医与该院10位青年骨干中医结成师徒对子。以常州市中医院张琪院长为首的骨干,在继承孟河医学的同时,更要继承其他名老中医的学术成就和临床经验。对孟河医学实用技能的继承,比单独整理文献、建立博物馆等措施更能促进中医学派的复苏。
, 百拇医药
    上海曙光医院传统中医诊疗中心

    2006年3月,上海曙光医院传统中医诊疗中心正式开诊,这是纯中医临床诊疗基地,中医治疗率达到98%。曙光医院启动了“曙光高级中医师”培养计划,培养方式主要采取钻研经典、临床实践、跟师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两年为一周期。培养对象要在导师指导下选定精读与泛读的古典医籍书目;要结合所在岗位加强中医临床实践,中医治疗率要达到90%以上;在上海市及全国范围内拜名老中医为师;加强传统文化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注重古文及书法素养的提高。该院在组建传统型中医临床人才梯队的同时,还设计出了这批人今后发展的方向并建立了相关的机制与体制。

    三、高等中医院校开办师承教育

    政府开办的高级师承继续教育和中医院开办的师承教育是1990年以来中医师承教育的主体,已经在全国形成较大声势。当然,也存在若干缺点。以高级师承继续教育为例,其培养的继承人是现代型人才,其中西医结合的知识结构与名老中医的有较大不同。期望把二三十年的中西医结合的固定思维,通过三年的不脱产学习实现较大改变,从理论上说是不太可能的。
, 百拇医药
    1999年,教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高等中医教育临床教学工作的意见》。随后,部分高等中医院校相继恢复传统的师承教育,开设了试点班。即让学生在低年级时即确定一对一的导师,通过随师应诊,领悟中医理论精髓,继承导师学术精华,以便掌握较高的中医特色诊疗水平。如:1999年,广西中医学院开办中医传统班;2002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开办师承教育试点班;2004年,长春中医学院开办研究生师承班;2005年,福建中医学院开办本科生师承班;2006年,山东中医药大学重点培养七年制传统型中医药人才;同年,成都中医药大学亦开展7年制传统班等等。

    相比较而言,传统中医师承教育试点班的改革力度更大一些,初步尝试打破中西医结合的教学模式,恢复传统的纯中医教育模式。这种传统型试点班是中医振兴的希望,只是目前这种纯中医师承教育试点班还是凤毛麟角,而且是个别院校的自行行为。

    回顾十几年师承教育的发展历程,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以下4点:

    1.师承教育从医疗系统开始,长远战略应放在中医院校上,院校师承教育的开办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中医的前途。

    2.让民间名老中医带徒。

    3.为师承教育立法。

    4.正确对待师承教育。只有深入挖掘师承教育内涵,发挥其重视临床和培养个性的优势,同时,发挥院校教育规模化全面化的优势,使两种教育模式互相配合,才能形成多层次的中医药教育体系。, 百拇医药(曹丽娟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