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1562934
寒凉抗蛇毒中药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2月18日 《中国医药报》 2007.12.18
     该研究成果获中华中医药科学技术奖

    高端科技

    本报河北讯 河北省中医院博士生导师李佃贵教授和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医学博士李振彬主任医师等人,在其共同完成的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项目“抗内皮素中药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中,从宏观和微观水平上发现了寒凉中药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该发现突破了传统的使用辛温中药抗心肌缺血的治疗理念,丰富了对缺血性心脏病中医病机的认识。同时,该研究还发现了寒凉中药具有拮抗内皮素作用,从而发展了寒凉中药的功能主治。该研究日前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缺血性心脏病是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内皮素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内皮素与蛇毒有共同的祖基因、同源的染色体结构和相似的生物学作用,而抗蛇毒中草药可拮抗内皮素的致小鼠死亡作用、升压作用和缩血管效应。据此,李佃贵等人推测,传统抗蛇毒中草药具有内皮素拮抗剂的特征,因而具有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治疗心血管病的潜在作用。为验证这一假说,李佃贵等人以具有寒凉性质的益母草、穿心莲等抗蛇毒中药为主,组成清心饮方药,通过离体和在体动物实验及初步临床观察,从多方面探讨了抗蛇毒中药对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他们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清心饮方药对垂体后叶素所致缺血性T波和ST段改变有明显改善作用,且防治效果具有剂量依赖性;在抗心肌缺血和抗氧化作用方面,清心饮方药可改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心肌缺血心电图(T波降低和ST段下移)改变,能减少缺血心肌细胞CK、LDH的释放,还能使心肌SOD活力明显增强、SOD含量降低;在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及血清CPK、LDH、SOD、MDA的影响方面,清心饮方药治疗组实验动物可见心肌梗死面积显著缩小,清心饮方药对降低血清MDA含量具有显著作用;在粉防己碱对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面,该药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同时应用粉防己碱可显著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其细胞计数及3H-TDR掺入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及内皮素组,内皮素+粉防己碱组则显著抑制了细胞增值,粉防己碱可明显抑制VSMC的c-jun基因表达。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李佃贵等人还临床观察了清心饮方药对56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患者动态心电图的影响。结果显示:清心饮方药组和对照组均可明显减少SMI发作次数和SMI持续时间;清心饮方药组ST段压低发作次数和ST段压低持续时间治疗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对照组上述两项指标治疗前后差异亦非常显著;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清心饮方药组SMI发作次数减少和SMI持续时间缩短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清心饮方药具有较好的抗心肌缺血作用。

    据李佃贵等人分析,清心饮方药的抗心肌缺血作用机制,除与其具有抗蛇毒、抗内皮素作用有关外,还可能与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等密切相关。

    (王振岭 周文平 范俊利),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