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黄帝内经》的神秘面纱(6)
作者:王力微
第一篇:《黄帝内经》成书时间和作者考证
2).淳于意的学医过程:
淳于意一开始并不知道阳庆。阳庆是个医书收藏家,也研习,却不为人治病,因而不甚著名。淳于意先是知道菑川唐里的公孙光有很多很好的古医方,便前去拜求,被收为学生,教的是调理阴阳的药方。是口授,淳于意记录。当淳于意希望进一步学习的时候,公孙光说:“我很喜欢你,我老了,把平生所学,都教给了你,没有保留了。希望你不要随便传给别人。”淳于意发誓,自己能得到传授,已经很幸运了,致死也不会传给别人。公孙光让淳于意讲医理给他听,讲得头头是道,很精辟,公孙光很满意,感到孺子可教,高兴地说:“你将来一定能成为国医。我有不少交情好的同行,医术都不怎么高明。临菑的公乘阳庆,医术比我高明,我年轻时曾想向他请教,但有人认为我不够格,没学成。现在此人也老了,因为家里很富足,不为人治病,所以也不太出名。我可以带你去拜望他。”恰好,此时,阳庆的儿子阳殷,来向齐王献马,需要公孙光引见,淳于意利用这个机会,结识了阳殷。公孙光也极力为淳于意美言,说他是个通儒,痴迷医术,一定要善待他。有了阳殷的引见,公孙光还专门写了一封推荐信,再加上淳于意为人谦和,确有学问,对阳庆又极为谦谨,阳庆很喜欢他,决定把平生所收藏的医书全部传给淳于意,兼答疑解惑指点。如此三年,淳于意感到医理悟透了,医术精良了,阳庆不久也去世了。
, 百拇医药
阳庆在传授医书时,要求淳于意把以前的医书全部丢掉。比较起来,还是阳庆的医书精良,所以淳于意也乐于照办。阳庆同样嘱咐淳于意,不要传给别人,也不要让自己的子孙知道。这里是指阳庆的子孙,说明阳庆对医书的传授是多么慎重。淳于意自然会发一番誓,保证决不外传。
阳庆传给淳于意的书是:脉书、上下经、五色诊、奇咳术、揆度、阴阳、外变、药论、接阴阳等。这些书名很难懂,由于《史记》原书没有断句,今人对这些书的断句也大费周章,不同的版本,断句不同,有的版本的断句不可理解。上面的断句,是个人参校《黄帝内经》所断,什么含义就不解释了(是可以解释的)。其中很多在《黄帝内经》中反复提到,在《汉书·艺文志》中却一本也不见,其中的原因,后面再说。这些书的规模,应和马王堆出土文物,或《黄帝内经》中篇幅中小的规模相当,每篇不会超过1000字。
从淳于意的学医过程中,可以看出下面5个问题:
(1).阳庆收藏医书,研习医书,但不为人治病。
, 百拇医药
(2).公孙光的医术比较高明,也有心得,但不及阳庆。他没有医书,对淳于意是口头传授。他的同行的医术不如他,史书的确无所记载,因而湮没无闻。
(3).阳庆、公孙光的医书、医术并不轻易传人,正所谓“非其人不传”。(《黄帝内经》中语)阳庆的医书,连自己的子孙都不让知道,可谓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珍贵。
(4).传授医书、医术的时机,往往是在自己垂垂老,行将就木之时。爱学问如命的人,往往有这样的心态:如果随便传人,他不是那块料,岂不糟蹋了宝书?在行将就木时,如果还不传,一生的心血岂不付之东流,无人知晓?所以,长桑君、阳庆、公孙光都是在垂垂老时才传授自己视之如命的医书、医术,良有以也(有它自身的原因吧)。
(5).得到医书的人,必须发誓保密,不能随便传人,一般来说,他们也是这样做的,这是一条不很潜的明规则。
这里还需要说明一点,阳庆究竟有没有儿子?《史记》的记载,前后矛盾。前面说无子,后面又冒出个阳殷,并嘱咐淳于意不要把传医书的事让自己子孙知道,显然,前面所记的“无子”,是记错了。他有没有儿子,不是关键,关键是医书的传承,十分诡秘,是当时的明规则。
, http://www.100md.com
3).淳于意的行医过程:
在对答中,淳于意叙述了自己行医的过程。他开始行医时,没做纪录,因而不便总结经验。后来,他做了记录,在对答中所举的25个病例,是他做记录的结果,因而很具体。
25个病例以外,还回答了文帝所问的齐文王的死因。实际病例是26个。
由于资料较多,从26个病例中所看出的问题,归纳如下:
(1).所列病人,除2个以外,全是诸王侯和各级官员。
(2).其中15个治愈,10个死去。
(3).有5个病人曾先经过其他很多医生看过,全部错误,淳于意给予纠正。
(4).在病例中5次提到《脉法》,2次提到《法》,1次提到《诊脉法》,一次提到扁鹊曰。《法》可能就是《脉法》。他说《脉法》是古圣人所创,用来分辨人的脉象,各别命名。只有精于医理的人,才能加以区分。说明脉法,不是所有的医生都能掌握。诊脉,非言辞、文字所能明,的确要靠个人的悟性。当时的情况是:庸医多,医术精良的少。这也符合史籍记录的情况。
, http://www.100md.com
(5).提到“经”、“脉络”、“足少阴脉”、“足阳明脉”、“大阳明脉”这些术语。
(6).治疗以汤药为主,也用灸法,对针刺比较慎重。
(7).文帝曾问为何对病人的生死日期预言不准?回答是:因为饮食不节,服药失当,或错用针灸所致。其实,人的生死受多种因素影响,准确预计死期是很难的。
(8).淳于意坦言,自己为人治病,会出错。这是实际情况。任何高明的医生,都不可能对所有的病人妙手回春,更不可能不出任何差错。差错给人的印象更为深刻。只有负责任的医生,才会正视差错,从中吸取教训,提高医术,而不是吹嘘和文过饰非。
4).医术的继承情况:
淳于意带有徒弟,2个是平民,4个是诸王侯送来学习的。他对不同的人,教不同的医术。不是全部传授。学习时间大多是一年余,个别是2年余。有1个没学成,当了齐王的侍医,可以折射侍医的水平。
, 百拇医药
可以明确,无论是老师向淳于意传授医书、医术,还是淳于意向徒弟传授,没有一个是传授《黄帝内经》的,都比《黄帝内经》简单。这是为什么?只能说明,《黄帝内经》还没有问世。
对于有著述的学者,司马迁在《史记》里都有明确的记载。记有著述的各家有:孔子、老子、申不害、韩非、管仲、晏婴、孙武、孙膑、吴起、商鞅、司马穰苴、吕不韦、孟轲、荀卿、公孙龙、尸子、墨翟、屈原、贾谊、陆贾等等。《汉书》对刘安编《淮南子》也有详细的记载。
值得注意的是,对《孙子兵法》,曾经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就是或为孙膑所写,或开始于孙武,由孙膑完成。1972年山东银雀山的出土文物证明,的确有《孙膑兵法》独立存在,是孙膑所写,才平息了争议,证明了《史记》的记载是正确的。有些人就是爱凭空臆断。由是观之,如果在西汉中期,《黄帝内经》已经成书,并且很通行,影响很大,《史记》里却毫无反应、记述,是完全不可能的。
司马迁喜欢司马相如的辞赋,在他的传记里,收录了很多他的辞赋。司马迁给扁鹊、仓公立传,不仅记录了事迹,还记录了他们承传的过程,甚至具体病案,非常详细,仅次于司马相如的赋,说明也是很重视,很欣赏,为什么没提他们学或编《黄帝内经》?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他们既没学,也没编《黄帝内经》。他们学的、写的医书,被编进了《黄帝内外经》《扁鹊内外经》《白氏内外旁经》,这不仅是可能的,应该是必然的。
(待续), http://www.100md.com
第一篇:《黄帝内经》成书时间和作者考证
2).淳于意的学医过程:
淳于意一开始并不知道阳庆。阳庆是个医书收藏家,也研习,却不为人治病,因而不甚著名。淳于意先是知道菑川唐里的公孙光有很多很好的古医方,便前去拜求,被收为学生,教的是调理阴阳的药方。是口授,淳于意记录。当淳于意希望进一步学习的时候,公孙光说:“我很喜欢你,我老了,把平生所学,都教给了你,没有保留了。希望你不要随便传给别人。”淳于意发誓,自己能得到传授,已经很幸运了,致死也不会传给别人。公孙光让淳于意讲医理给他听,讲得头头是道,很精辟,公孙光很满意,感到孺子可教,高兴地说:“你将来一定能成为国医。我有不少交情好的同行,医术都不怎么高明。临菑的公乘阳庆,医术比我高明,我年轻时曾想向他请教,但有人认为我不够格,没学成。现在此人也老了,因为家里很富足,不为人治病,所以也不太出名。我可以带你去拜望他。”恰好,此时,阳庆的儿子阳殷,来向齐王献马,需要公孙光引见,淳于意利用这个机会,结识了阳殷。公孙光也极力为淳于意美言,说他是个通儒,痴迷医术,一定要善待他。有了阳殷的引见,公孙光还专门写了一封推荐信,再加上淳于意为人谦和,确有学问,对阳庆又极为谦谨,阳庆很喜欢他,决定把平生所收藏的医书全部传给淳于意,兼答疑解惑指点。如此三年,淳于意感到医理悟透了,医术精良了,阳庆不久也去世了。
, 百拇医药
阳庆在传授医书时,要求淳于意把以前的医书全部丢掉。比较起来,还是阳庆的医书精良,所以淳于意也乐于照办。阳庆同样嘱咐淳于意,不要传给别人,也不要让自己的子孙知道。这里是指阳庆的子孙,说明阳庆对医书的传授是多么慎重。淳于意自然会发一番誓,保证决不外传。
阳庆传给淳于意的书是:脉书、上下经、五色诊、奇咳术、揆度、阴阳、外变、药论、接阴阳等。这些书名很难懂,由于《史记》原书没有断句,今人对这些书的断句也大费周章,不同的版本,断句不同,有的版本的断句不可理解。上面的断句,是个人参校《黄帝内经》所断,什么含义就不解释了(是可以解释的)。其中很多在《黄帝内经》中反复提到,在《汉书·艺文志》中却一本也不见,其中的原因,后面再说。这些书的规模,应和马王堆出土文物,或《黄帝内经》中篇幅中小的规模相当,每篇不会超过1000字。
从淳于意的学医过程中,可以看出下面5个问题:
(1).阳庆收藏医书,研习医书,但不为人治病。
, 百拇医药
(2).公孙光的医术比较高明,也有心得,但不及阳庆。他没有医书,对淳于意是口头传授。他的同行的医术不如他,史书的确无所记载,因而湮没无闻。
(3).阳庆、公孙光的医书、医术并不轻易传人,正所谓“非其人不传”。(《黄帝内经》中语)阳庆的医书,连自己的子孙都不让知道,可谓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珍贵。
(4).传授医书、医术的时机,往往是在自己垂垂老,行将就木之时。爱学问如命的人,往往有这样的心态:如果随便传人,他不是那块料,岂不糟蹋了宝书?在行将就木时,如果还不传,一生的心血岂不付之东流,无人知晓?所以,长桑君、阳庆、公孙光都是在垂垂老时才传授自己视之如命的医书、医术,良有以也(有它自身的原因吧)。
(5).得到医书的人,必须发誓保密,不能随便传人,一般来说,他们也是这样做的,这是一条不很潜的明规则。
这里还需要说明一点,阳庆究竟有没有儿子?《史记》的记载,前后矛盾。前面说无子,后面又冒出个阳殷,并嘱咐淳于意不要把传医书的事让自己子孙知道,显然,前面所记的“无子”,是记错了。他有没有儿子,不是关键,关键是医书的传承,十分诡秘,是当时的明规则。
, http://www.100md.com
3).淳于意的行医过程:
在对答中,淳于意叙述了自己行医的过程。他开始行医时,没做纪录,因而不便总结经验。后来,他做了记录,在对答中所举的25个病例,是他做记录的结果,因而很具体。
25个病例以外,还回答了文帝所问的齐文王的死因。实际病例是26个。
由于资料较多,从26个病例中所看出的问题,归纳如下:
(1).所列病人,除2个以外,全是诸王侯和各级官员。
(2).其中15个治愈,10个死去。
(3).有5个病人曾先经过其他很多医生看过,全部错误,淳于意给予纠正。
(4).在病例中5次提到《脉法》,2次提到《法》,1次提到《诊脉法》,一次提到扁鹊曰。《法》可能就是《脉法》。他说《脉法》是古圣人所创,用来分辨人的脉象,各别命名。只有精于医理的人,才能加以区分。说明脉法,不是所有的医生都能掌握。诊脉,非言辞、文字所能明,的确要靠个人的悟性。当时的情况是:庸医多,医术精良的少。这也符合史籍记录的情况。
, http://www.100md.com
(5).提到“经”、“脉络”、“足少阴脉”、“足阳明脉”、“大阳明脉”这些术语。
(6).治疗以汤药为主,也用灸法,对针刺比较慎重。
(7).文帝曾问为何对病人的生死日期预言不准?回答是:因为饮食不节,服药失当,或错用针灸所致。其实,人的生死受多种因素影响,准确预计死期是很难的。
(8).淳于意坦言,自己为人治病,会出错。这是实际情况。任何高明的医生,都不可能对所有的病人妙手回春,更不可能不出任何差错。差错给人的印象更为深刻。只有负责任的医生,才会正视差错,从中吸取教训,提高医术,而不是吹嘘和文过饰非。
4).医术的继承情况:
淳于意带有徒弟,2个是平民,4个是诸王侯送来学习的。他对不同的人,教不同的医术。不是全部传授。学习时间大多是一年余,个别是2年余。有1个没学成,当了齐王的侍医,可以折射侍医的水平。
, 百拇医药
可以明确,无论是老师向淳于意传授医书、医术,还是淳于意向徒弟传授,没有一个是传授《黄帝内经》的,都比《黄帝内经》简单。这是为什么?只能说明,《黄帝内经》还没有问世。
对于有著述的学者,司马迁在《史记》里都有明确的记载。记有著述的各家有:孔子、老子、申不害、韩非、管仲、晏婴、孙武、孙膑、吴起、商鞅、司马穰苴、吕不韦、孟轲、荀卿、公孙龙、尸子、墨翟、屈原、贾谊、陆贾等等。《汉书》对刘安编《淮南子》也有详细的记载。
值得注意的是,对《孙子兵法》,曾经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就是或为孙膑所写,或开始于孙武,由孙膑完成。1972年山东银雀山的出土文物证明,的确有《孙膑兵法》独立存在,是孙膑所写,才平息了争议,证明了《史记》的记载是正确的。有些人就是爱凭空臆断。由是观之,如果在西汉中期,《黄帝内经》已经成书,并且很通行,影响很大,《史记》里却毫无反应、记述,是完全不可能的。
司马迁喜欢司马相如的辞赋,在他的传记里,收录了很多他的辞赋。司马迁给扁鹊、仓公立传,不仅记录了事迹,还记录了他们承传的过程,甚至具体病案,非常详细,仅次于司马相如的赋,说明也是很重视,很欣赏,为什么没提他们学或编《黄帝内经》?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他们既没学,也没编《黄帝内经》。他们学的、写的医书,被编进了《黄帝内外经》《扁鹊内外经》《白氏内外旁经》,这不仅是可能的,应该是必然的。
(待续),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