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心身疾病
编号:11522377
心身疾病的病机与治法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2月26日 网易博客
     中医心身医学目前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心身疾病的中医诊断、治疗和预防。心身疾病按目前的分类分为15个系统。

    1.消化系统心身疾病:包括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痛)、慢性胃炎(胃痞)、胃神经症(胃胀)、溃疡性结肠炎(泄泻、痢疾)、肠神经症(泄泻)、习惯性便秘(便秘)、慢性肝炎(胁痛)、慢性胆囊炎(胆胀)、慢性胰腺炎(腹痛)、食道神经症(梅核气)等。

    2.心血管系统心身疾病:包括原发性高血压病(眩晕)、原发性低血压病 (眩晕)、冠心病(胸痹)、心律失常(心悸)、心脏神经症(胸痹)、雷诺氏症(厥证)、β-受体高敏症(心悸)、心因性晕厥(厥症)等。

    3.呼吸系统心身疾病:包括支气管哮喘(哮喘)、过度换气综合症(喘证)、神经性咳嗽(肝咳)等。

    4.神经系统心身疾病:包括脑卒中(中风)、癫痫(痫证)、血管神经性头痛(头痛)、紧张性头痛(头痛)等。
, http://www.100md.com
    5.内分泌系统心身疾病:包括糖尿病(消渴)、甲亢(瘿病)、肥胖病(痰病)、尿崩症(消渴)、心因性多饮(消渴)等。

    6.泌尿生殖系统心身疾病:包括前列腺炎(白浊)、过敏性膀胱炎(淋症)、尿道综合症(淋症)、原发性性功能障碍(阳痿、早泄)等。

    7.骨骼肌肉系统心身疾病:包括类风湿(痹证)、全身肌肉痛(痹证)、书写痉挛(震颤)、局部性肌痉挛(震颤)等。

    8.外科系统心身疾病:包括腹部手术不适综合证(腹痛)、肠粘连症(便秘)等。

    9.妇产科心身疾病:包括痛经(痛经)、闭经(经闭)、月经不调(月经先期、后期、先后不定)、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更年期经前后诸症)、不孕症(不孕)等。

    10.儿科心身疾病:包括神经性厌食症(厌食)、遗尿症(遗尿)、腹痛(腹痛)、头痛(头痛)等。
, 百拇医药
    11.皮肤科心身疾病:包括湿疹(湿毒疮)、牛皮癣(白疮)、痤疮(粉刺)、斑秃(油风)、慢性麻疹(风疹块)、多汗症(汗证)、皮肤瘙痒症(风搔痒)等。

    12.眼科心身疾病:包括原发性青光眼(五风内障)、中心性视网膜炎(视惑)、飞蚊症(云雾移晴)、白内障(圆翳内障)、眼睛癔症(暴盲)等。

    13.耳鼻喉科心身疾病:包括心因性耳聋(耳聋)、美尼尔氏征(眩晕)、失音(喉喑)、过敏性鼻炎(鼻鼽)等。

    14.口腔科心身疾病:包括口臭(口臭)、口腔溃疡(口疮)、特发性舌痛 (舌痛)、心因性牙痛(牙痛)等。

    15.肿瘤科心身疾病:包括胃癌(积聚)、肝癌(胁痛)、肠癌(便血)、食道癌(噎嗝)等。

    中医心身医学的理论基础,源于《内经》的“心身合一论”、“天人合一论”、“脏腑相关论”、“阴阳五行学说”。如《内经》所言:“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不通,形乃大伤”;“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精辟地阐述了心理对生理的影响,是中医的心理病理学。《内经》又指出:“人之有尘也,有阴有阳,有短有长,有柔有刚”。因此中医的心理生理又具有阴阳刚柔对立统一的特点,笔者将其归纳为“中医刚柔心身论”(刚柔心理生理学说)。
, http://www.100md.com
    关于心身疾病的病因认识,《内经》的正(内因)、邪(外因)学说与现代心身医学认识一致。内因包括了先天禀赋、气质、体质。外因有七情、六淫和饮食劳逸等。包括了心理、社会、生物、生活方式、行为等诸种应激因素。调查内因可以找出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的虚弱所在,即正气虚的表现。调查外因则可找出心理、社会、生物、行为诸种致病因素,即邪气实的表现。

    中医心身疾病的病机研究,根据国内外的资料和笔者的临床实践认为,发现发病后首先伤肝,根据人的气质的阳刚和阴柔的属性不同,导致的肝的疏泄不及和太过。素体阳刚,七情过极,则出现疏泄太过的阳亢阴虚的肝旺证候,我们称之为刚证。素体阴柔,七情过极则出现疏泄不及,肝郁气滞血瘀湿困的肝郁证候,我们称之为柔证。

    临床发现心身疾病病机主要为肝疏泄太过与不及引起的机体刚柔的不能相济,表现为气血阴阳的失调。病机演化为“情志刺激,首先伤肝,刚者及心,柔及脾肺,终必及肾。”即情志刺激,首先伤肝,波及心、脾、肺,日久及肾。初期多为肝脾同病,肝心同病,肝肺同病;后期多为肝肾阴虚或肝脾肾的阳虚;末期阴竭、阳亡、阴阳离绝而终。病性为刚柔不能相济,而致疏泄失职,气滞血瘀,痰阻湿困或气逆化火,火热伤阴,升降失司,日久由实转虚,脾虚肝郁或肾虚肝旺,极少纯虚证。治疗应柔以制刚,刚以制柔,采用刚柔辨证论治方法。具体为:肝疏泄太过而致刚证者用柔肝法,抑制其疏泄;肝疏泄不及而致柔证者,用刚法以疏肝,增强其疏泄,即《内经》所说:“用辛补之,用酸泻之。”逐渐形成了心身疾病刚柔辨证论治假说。
, 百拇医药
    心身疾病经过及时合理的治疗,多有较好的疗效,但容易因情志因素复发。少数患者因治疗不当,可由实转虚,最后阴亡或阳亡而终。另有少数患者可因剧烈的情志刺激、气血暴逆或气血暴脱,精去神亡。

    关于中医心身疾病的诊断研究,应继承传统的四诊,辨病和辨证,再吸收现代心身医学的心理诊断和躯体诊断两部分内容。躯体诊断与一般西医诊断相同。心理诊断包括①心理面接(面谈);②心理问卷;⑧心理生理学检查,心理——神经——内分泌——免疫学检查,心理负荷实验检查等。

    中医心身疾病的治疗,历来强调“先治其心,而后医其身”,即“心身并治”,也就是先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找出患者躯体不适症状背后的影响心理的负性因素并加以消除,同时积极配合中药汤剂治疗。笔者近10多年来,把中医心身治疗方法归纳为9种,即:中医心理治疗、中医行为矫正治疗,中医心理药物治疗,辨证治疗,食物疗法,针灸治疗,推拿疗法,道家松静疗法,药枕浴足疗法。, 百拇医药(sufu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