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要浮躁多久
浮躁让人只顾眼前,造成整体社会生产力的下降
2007年,股市、基金前所未有地火爆,众多基民、股民每天都在关注着大盘的涨落;2007年,各家电视台的选秀节目你方唱罢我登场,众多选手怀揣一夜成名的梦想转战各地:2007年关于假新闻、假论文的报道相继曝光,让人们大跌眼镜……在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现象背后,我们可以感到一股急功近利的风潮,浮躁已经成为时代的通病。人们身处其中,虽然明明知道心浮气躁的坏处,可还会身不由己地被浮躁的风气推着走。在新年伊始,我们应该好好反思,为何浮躁之风愈演愈烈?究竟什么是浮躁,它因何而来,又该如何摒弃?
浮躁像一场瘟疫
著名作家贾平凹写了一部小说《浮躁》,其中展现了上个世纪十多年间真实的社会画卷,特别凸现了当时打破封闭后,人们心态的亢奋和躁动。进入了二十一世纪,我们发现,浮躁的心态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像瘟疫一样在社会各界中间蔓延开来。这在商场上表现得尤其明显,片面追逐利益、业绩已成为很多商家的通病。据2007年12月24日《北京晨报》报道,“2007上市公司十大涉嫌造假榜”出炉,国能集团、九发股份等10家公司因虚报资产、欺诈上市等商业欺诈行为而上榜。
, 百拇医药
浮躁之风也刮进了某些政府官员的脑袋,他们心中想得都是怎么向上爬,“跑官”之风屡禁不止。2007年底,河北省政协换届时,一名厅级干部李俊渠因拉票贿选,最终被免职。
2007年,我国学术界的“学术造假之风”闹得沸沸扬扬。先是同济大学教授杨杰因学历造假遭解聘;后有清华大学教授刘辉因伪造论文,被校方撤职。与此同时,学生也变得越来越心浮气躁。日前的一项调查显示,贵阳市8所高校1000名在校大学生中,基本浮躁的占52.3%,完全浮躁的占18.4%。
而在一些行业,例如新闻界,浮躁现象也不少见。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从业人员扎实作风的体现。可是,在2007年内却出现了一些假新闻。如某省电视台报道了“史上最恶毒后妈”的新闻,后经多方了解,孩子身上的伤痕并非毒打所致,纯属歪曲事实。
对此,前新闻出版署署长、《炎黄春秋》杂志社社长杜导正深有感触:“过去做记者最讲究真实。当年采访一个特等功臣,我跟他一起呆了20多天。稿子写出来,给他的两个领导审,读给他的战友听。后来发现,原来有些内容并不符实,这篇稿子终究没有发表。”相比之下,现在的媒体更追求轰动效应,有时却忘记考察新闻是否真实。
, 百拇医药
浮躁有五种表现
浮躁就像一个黑洞,无声无息中吞噬着人们的本来宁静的灵魂。究竟人们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让浮躁之风如此甚嚣尘上?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所长俞国良教授告诉记者,浮躁是一种病态心理。“它由个体通过群体发生,再由群体到个体不断整合。”他认为,浮躁表现为对现实的恐惧和对未来的担忧,可以“总结为飘、急、虚、粗、傲,即飘忽不定、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粗心大意以及桀骜不驯。”
从个人来看,心浮气躁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价值观混乱,对诱惑缺乏自制力。俞国良告诉记者,而今在一个社会转型期、当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出现矛盾时,人们想到的往往是“取之于民,用之于己”。国家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等人面对权钱诱惑,全然抛弃了本分工作、踏实做人的信念。
其次,个人面对的机会多、选择多。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郑日昌分析,这是因为,现在每个人面临的自主选择越来越多,生活就容易失去重心。
, 百拇医药
“你换工作了吗?”这句问候语就像过去人们见面时问“你吃了吗”那么平常,工作不顺心就不去上班;遇到点困难就炒老板鱿鱼。一项调查显示,70%大学毕业生工作不到3年就选择跳槽。越来越多的“闪跳”族在求职、失业、再求职的轮回中兜兜转转。这就在心中形成了矛盾,尤其是年轻人,正处在一个理想缺失时期,而面临的选择又前所未有的多,造成他们的迷茫,自然会产生浮躁。
最后,攀比心理作怪。如今那些靠走捷径获利的人,更容易成为人们效仿的对象,这也导致了浮躁。2007年,股指不断冲高。看到别人一夜暴富,有些人就按捺不住了。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一位典当行的副经理称,某客户抵押了自己的三套房子,将300多万现金投入股市。股民的热情成就了股市的繁荣。2007年5月28日,沪申股市证券帐户总数突破1亿,短短半年,帐户总数增加了2200万户,“全民炒股”已成为一股热潮。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沈政对此深有感触:“现在的浮躁,就是‘物极必反’的体现”。国家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有些人通过投机一夜暴富,这让人们怀着“他们行,为什么我不行”的心态,这也是浮躁的根源之一。
, 百拇医药
浮躁让人心力交瘁
浮躁,让人们注重的只是当下。对此,俞国良表示,这种心理会使一个人的创造力下降。“如研究一个新课题需要花很大气力,可有些人为了追求短期效益,势必去模仿或剽窃。”2007年12月14日,复旦大学发布公告,该校外文学院博导及其青年教师所编教材存在严重抄袭现象。这种浮躁的心态如果蔓延开来,势必会影响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科技新成果的诞生,造成整体社会生产力的下降。
同时,“社会上各种民事纠纷频频发生、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也是浮躁的后果。”正如作家王朔,竟以对骂80后作为其重出“江湖”的开山之举,本身也显示出他的浮躁。沈政分析,这是因为浮躁让人很难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现在焦虑、抑郁、紧张,成为大多数人都要面对的难题。”沈政表示,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攀比心可能使得他们失去道德底线,不择手段,即便得到了想要的,也快乐不起来;对中年人来说,浮躁会让他们想趁剩下的十几年时间尽快实现自己的理想,于是忙于应酬、心力交瘁。
, 百拇医药
更严重的是,浮躁还会催生一些违法违纪现象,而个人行为一旦渗透到社会中,对整个国家、社会都会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
浮躁问题也曾困扰日本人
作家贾平凹在小说《浮躁》中写道,“浮躁当然不是州河的美德,但它是州河不同别河道特点……只能说明它太年轻……它的前途是越走越深沉,越走越有力量的。”可见,浮躁并不可怕,它只是目前社会转型期的特定产物。
其实,在任何国家的社会转型期都会遇到浮躁的困惑,我们遇到的问题同样也困惑过日本人。现在很多日本人看到我们的浮躁,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腾飞之时,也曾出现过类似的浮躁景象。当时,日本为了显示国富民强,到处建造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并四处安置霓虹灯,于是一到晚上,很多城市都会呈现出一派灯红酒绿的景象,整个社会也显得躁动不安。此后,经过社会转型,各种盘根错节的关系逐渐被理顺,浮躁现象自然好了很多。现在的日本,不再有那么多霓虹闪耀,多的是一份细致和沉稳。
, http://www.100md.com
面对社会转型中必然出现的浮躁,我们已经意识到了它的存在和危害,人们开始追求踏实的生活。这种趋势从2007年的《士兵突击》一片的成功中可见一斑。许三多坚韧、执著、踏实,可以不理会外界的变化,坚持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而这正是很多人在实现目标时所缺失的精神。
俞国良认为,要想摒弃浮躁心态,首先,要弘扬传统文化。“其中有很多精华的东西和勤劳、善良、朴素的美德。尤其对孩子来说,更要从小培养他们对家庭、自己、他人负责人的态度。”我们要多看一些有关心理的、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作品,能陶冶人的情操,让人更了解自己的心态,从而更好地摆脱“浮躁”。
其次,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根据自己教育、家庭、环境的实际情况,给自己设立一个更加实际的生活目标。”沈政强调,“不要总想着,能遇到什么意外的机会发大财。”
最后,注重心理和谐。“人们还要学会适应环境、顺应潮流。”郑日昌提醒人们,“有时候,我们改变不了环境,就要学会接受现实和自我调整心态。一方面,我们要努力工作,作出成就;另一方面,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不要和别人攀比。同时,还要适当地降低自己的欲望。”, 百拇医药(蔡 原 驻日本 邓 晨)
2007年,股市、基金前所未有地火爆,众多基民、股民每天都在关注着大盘的涨落;2007年,各家电视台的选秀节目你方唱罢我登场,众多选手怀揣一夜成名的梦想转战各地:2007年关于假新闻、假论文的报道相继曝光,让人们大跌眼镜……在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现象背后,我们可以感到一股急功近利的风潮,浮躁已经成为时代的通病。人们身处其中,虽然明明知道心浮气躁的坏处,可还会身不由己地被浮躁的风气推着走。在新年伊始,我们应该好好反思,为何浮躁之风愈演愈烈?究竟什么是浮躁,它因何而来,又该如何摒弃?
浮躁像一场瘟疫
著名作家贾平凹写了一部小说《浮躁》,其中展现了上个世纪十多年间真实的社会画卷,特别凸现了当时打破封闭后,人们心态的亢奋和躁动。进入了二十一世纪,我们发现,浮躁的心态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像瘟疫一样在社会各界中间蔓延开来。这在商场上表现得尤其明显,片面追逐利益、业绩已成为很多商家的通病。据2007年12月24日《北京晨报》报道,“2007上市公司十大涉嫌造假榜”出炉,国能集团、九发股份等10家公司因虚报资产、欺诈上市等商业欺诈行为而上榜。
, 百拇医药
浮躁之风也刮进了某些政府官员的脑袋,他们心中想得都是怎么向上爬,“跑官”之风屡禁不止。2007年底,河北省政协换届时,一名厅级干部李俊渠因拉票贿选,最终被免职。
2007年,我国学术界的“学术造假之风”闹得沸沸扬扬。先是同济大学教授杨杰因学历造假遭解聘;后有清华大学教授刘辉因伪造论文,被校方撤职。与此同时,学生也变得越来越心浮气躁。日前的一项调查显示,贵阳市8所高校1000名在校大学生中,基本浮躁的占52.3%,完全浮躁的占18.4%。
而在一些行业,例如新闻界,浮躁现象也不少见。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从业人员扎实作风的体现。可是,在2007年内却出现了一些假新闻。如某省电视台报道了“史上最恶毒后妈”的新闻,后经多方了解,孩子身上的伤痕并非毒打所致,纯属歪曲事实。
对此,前新闻出版署署长、《炎黄春秋》杂志社社长杜导正深有感触:“过去做记者最讲究真实。当年采访一个特等功臣,我跟他一起呆了20多天。稿子写出来,给他的两个领导审,读给他的战友听。后来发现,原来有些内容并不符实,这篇稿子终究没有发表。”相比之下,现在的媒体更追求轰动效应,有时却忘记考察新闻是否真实。
, 百拇医药
浮躁有五种表现
浮躁就像一个黑洞,无声无息中吞噬着人们的本来宁静的灵魂。究竟人们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让浮躁之风如此甚嚣尘上?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所长俞国良教授告诉记者,浮躁是一种病态心理。“它由个体通过群体发生,再由群体到个体不断整合。”他认为,浮躁表现为对现实的恐惧和对未来的担忧,可以“总结为飘、急、虚、粗、傲,即飘忽不定、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粗心大意以及桀骜不驯。”
从个人来看,心浮气躁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价值观混乱,对诱惑缺乏自制力。俞国良告诉记者,而今在一个社会转型期、当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出现矛盾时,人们想到的往往是“取之于民,用之于己”。国家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等人面对权钱诱惑,全然抛弃了本分工作、踏实做人的信念。
其次,个人面对的机会多、选择多。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郑日昌分析,这是因为,现在每个人面临的自主选择越来越多,生活就容易失去重心。
, 百拇医药
“你换工作了吗?”这句问候语就像过去人们见面时问“你吃了吗”那么平常,工作不顺心就不去上班;遇到点困难就炒老板鱿鱼。一项调查显示,70%大学毕业生工作不到3年就选择跳槽。越来越多的“闪跳”族在求职、失业、再求职的轮回中兜兜转转。这就在心中形成了矛盾,尤其是年轻人,正处在一个理想缺失时期,而面临的选择又前所未有的多,造成他们的迷茫,自然会产生浮躁。
最后,攀比心理作怪。如今那些靠走捷径获利的人,更容易成为人们效仿的对象,这也导致了浮躁。2007年,股指不断冲高。看到别人一夜暴富,有些人就按捺不住了。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一位典当行的副经理称,某客户抵押了自己的三套房子,将300多万现金投入股市。股民的热情成就了股市的繁荣。2007年5月28日,沪申股市证券帐户总数突破1亿,短短半年,帐户总数增加了2200万户,“全民炒股”已成为一股热潮。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沈政对此深有感触:“现在的浮躁,就是‘物极必反’的体现”。国家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有些人通过投机一夜暴富,这让人们怀着“他们行,为什么我不行”的心态,这也是浮躁的根源之一。
, 百拇医药
浮躁让人心力交瘁
浮躁,让人们注重的只是当下。对此,俞国良表示,这种心理会使一个人的创造力下降。“如研究一个新课题需要花很大气力,可有些人为了追求短期效益,势必去模仿或剽窃。”2007年12月14日,复旦大学发布公告,该校外文学院博导及其青年教师所编教材存在严重抄袭现象。这种浮躁的心态如果蔓延开来,势必会影响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科技新成果的诞生,造成整体社会生产力的下降。
同时,“社会上各种民事纠纷频频发生、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也是浮躁的后果。”正如作家王朔,竟以对骂80后作为其重出“江湖”的开山之举,本身也显示出他的浮躁。沈政分析,这是因为浮躁让人很难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现在焦虑、抑郁、紧张,成为大多数人都要面对的难题。”沈政表示,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攀比心可能使得他们失去道德底线,不择手段,即便得到了想要的,也快乐不起来;对中年人来说,浮躁会让他们想趁剩下的十几年时间尽快实现自己的理想,于是忙于应酬、心力交瘁。
, 百拇医药
更严重的是,浮躁还会催生一些违法违纪现象,而个人行为一旦渗透到社会中,对整个国家、社会都会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
浮躁问题也曾困扰日本人
作家贾平凹在小说《浮躁》中写道,“浮躁当然不是州河的美德,但它是州河不同别河道特点……只能说明它太年轻……它的前途是越走越深沉,越走越有力量的。”可见,浮躁并不可怕,它只是目前社会转型期的特定产物。
其实,在任何国家的社会转型期都会遇到浮躁的困惑,我们遇到的问题同样也困惑过日本人。现在很多日本人看到我们的浮躁,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腾飞之时,也曾出现过类似的浮躁景象。当时,日本为了显示国富民强,到处建造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并四处安置霓虹灯,于是一到晚上,很多城市都会呈现出一派灯红酒绿的景象,整个社会也显得躁动不安。此后,经过社会转型,各种盘根错节的关系逐渐被理顺,浮躁现象自然好了很多。现在的日本,不再有那么多霓虹闪耀,多的是一份细致和沉稳。
, http://www.100md.com
面对社会转型中必然出现的浮躁,我们已经意识到了它的存在和危害,人们开始追求踏实的生活。这种趋势从2007年的《士兵突击》一片的成功中可见一斑。许三多坚韧、执著、踏实,可以不理会外界的变化,坚持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而这正是很多人在实现目标时所缺失的精神。
俞国良认为,要想摒弃浮躁心态,首先,要弘扬传统文化。“其中有很多精华的东西和勤劳、善良、朴素的美德。尤其对孩子来说,更要从小培养他们对家庭、自己、他人负责人的态度。”我们要多看一些有关心理的、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作品,能陶冶人的情操,让人更了解自己的心态,从而更好地摆脱“浮躁”。
其次,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根据自己教育、家庭、环境的实际情况,给自己设立一个更加实际的生活目标。”沈政强调,“不要总想着,能遇到什么意外的机会发大财。”
最后,注重心理和谐。“人们还要学会适应环境、顺应潮流。”郑日昌提醒人们,“有时候,我们改变不了环境,就要学会接受现实和自我调整心态。一方面,我们要努力工作,作出成就;另一方面,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不要和别人攀比。同时,还要适当地降低自己的欲望。”, 百拇医药(蔡 原 驻日本 邓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