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茶的诞生——三因制宜
2006年5月26日,是一个平常的日子。然而,这一天对于广东凉茶业来说却是值得庆贺的一天,就在这一天国务院正式把凉茶确立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凉茶从此得到了法律的确认和保护。
喝凉茶,千百年来成了广东人生活的一部分,凉茶与广东人之间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缘分。凉茶从远古风尘仆仆一路走来,如何在今天变成了民族瑰宝?成了炙手可热的文化遗产?这看似寻常却又神秘的液体与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是怎样一种关系?它到底蕴含着多少文化和历史信息?
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朴素的谚语透射出的其实就是中医药学“天人相应”的观念。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之《素问·保命全形论》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黄帝内经》还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广东凉茶显然是岭南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根据本地的气候、水土特性,研究、总结出的“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的预防保健饮料。
, 百拇医药
当我们翻开现代汉语词典或各类中医药词典,我们没有找到凉茶的概念或解释。但无论是在繁华的都市街头还是在偏远的乡村阡陌,每一个广东人对凉茶都有着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这理解不是来自书本,而是来自原汁原味的底层生活,来自岭南大地天人相应的自然选择,来自那找不到头的凉茶历史。
广东地处五岭以南,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及大庾岭组成,分布在广西东部至广东东部和湖南、江西地区交界处,是中国江南最大的横向山脉,也是长江和珠江的分水岭。五岭之南,古时为百越之地,也是中原人称蛮夷戎狄的“南蛮”之地,多瘴气,传说染者无有不死。公元前110年,淮南王刘安谏汉武帝远征岭南时说:“南方暑湿,近夏瘴热,暴露水居,蝮蛇蠹生,疾病多作;兵未血刃,而病死者十之二三。”公元820年,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贬潮州上表时说:“州(即潮州)南近界,涨海连天,毒雾瘴氛,日夕发作。”
正是由于“岭南地卑而湿”,气候炎热,冬暖夏长,且珠江三角洲平原为石灰溶岩丰富的地区,水质含钙盐较多,偏于燥热。因此历代医家认为岭南人体质易受湿热影响而发病,出现“上火”症状,比如: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常见火热病症。于是,寻求解决上火症状成了广东凉茶产生的主要原因。
, http://www.100md.com
除了地理气候因素外,饮食习惯也是造成广东人易于上火的原因。民间有句古语:“人吃五谷杂粮,怎能不生病?”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尽管广东人的饮食习惯已经为适应岭南这种火热气候做出了适当调整,如养成了口味偏淡,喜欢喝汤的饮食习惯,但还是有许多人在饮食方面贪图口腹之美,而逆摄生规律。如部分人讲究菜肴须色香味俱全,炒菜一定要讲究“镬气”;部分人喜油炸、煎炒燥热食物;部分人更有偏吃野生动物的习惯。中医认为,人食五味各养五脏,恣食生冷易伤脾胃阳气;偏食辛温燥热,易致胃肠积热。《保生要录》更说:“所好之物不可偏嗜,偏嗜则伤而生疾;所恶之味不可全弃,全弃则脏气不均”。由于部分广东人饮食过于偏嗜,易于积热生火,因此以凉茶防火祛火成了日常生活的必然选择。
谁也说不清广东人是从什么年代开始喝凉茶的,更不知道智慧的祖先在发明凉茶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和惊喜。在今天广东人的记忆中,关于凉茶的一切遗存最远似乎也只能追溯到清朝嘉庆年间出现的凉茶铺,那时候的凉茶刚刚从农家小院走进嘈杂的街头。
, http://www.100md.com
在发明凉茶的过程中,渴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既是岭南人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终点。清热祛湿为凉茶之纲,于是那漫山遍野的夏枯草、冬桑叶、野菊花、绵因陈、崩大碗、岗梅、车前草、地胆头、水翁花、金银花、紫苏、薄荷、布渣叶、半边莲等中草药走进了民间中医药学家的视野。经过长期的实践配伍,在老百姓们的灶头、在民间中医师的笔下,凉茶处方渐趋严谨。人们所渴望的具有清凉散热、解暑去湿、保健止渴功效的凉茶终于在飘着袅袅热汽的瓦罐中诞生了。人们防病治病的观念也随之进入了理性与自觉的阶段。
早期民间凉茶呈深褐色,口感苦涩,说是凉茶,其实多带有药用性质。当有感冒发烧,周身酸痛、喉痛口苦、疲倦尿黄等湿热症状时,饮上一杯对症下药的凉茶,每每收到药到病除的效果。在广东民间,每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对中草药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用药材煲汤、煮凉茶是岭南大地男女老幼的生活常识。在男耕女织的年代,由于人们对中医药理解和运用的程度不同,在医家的瓦罐中,凉茶是药,以对症治疗为主;在农家的瓦罐中,凉茶是茶,以防火祛湿为上。凉茶以丰富的功效在岭南大地默默地生存着。
凉茶的诞生和发展是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三因制宜”的思想的生动体现,是因地、因时、因人思想的伟大结晶。
当历史发展到清朝嘉庆年间,个别具有商品意识的民间才俊不经意间将早觉的目光投向了沉睡千年的凉茶,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凉茶终于随着赶集的人们从农家小院走向了嘈杂的庙会。从此,凉茶在风云激荡的时代以星火燎原之势席卷南粤大地。, http://www.100md.com(陆金国)
喝凉茶,千百年来成了广东人生活的一部分,凉茶与广东人之间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缘分。凉茶从远古风尘仆仆一路走来,如何在今天变成了民族瑰宝?成了炙手可热的文化遗产?这看似寻常却又神秘的液体与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是怎样一种关系?它到底蕴含着多少文化和历史信息?
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朴素的谚语透射出的其实就是中医药学“天人相应”的观念。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之《素问·保命全形论》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黄帝内经》还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广东凉茶显然是岭南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根据本地的气候、水土特性,研究、总结出的“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的预防保健饮料。
, 百拇医药
当我们翻开现代汉语词典或各类中医药词典,我们没有找到凉茶的概念或解释。但无论是在繁华的都市街头还是在偏远的乡村阡陌,每一个广东人对凉茶都有着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这理解不是来自书本,而是来自原汁原味的底层生活,来自岭南大地天人相应的自然选择,来自那找不到头的凉茶历史。
广东地处五岭以南,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及大庾岭组成,分布在广西东部至广东东部和湖南、江西地区交界处,是中国江南最大的横向山脉,也是长江和珠江的分水岭。五岭之南,古时为百越之地,也是中原人称蛮夷戎狄的“南蛮”之地,多瘴气,传说染者无有不死。公元前110年,淮南王刘安谏汉武帝远征岭南时说:“南方暑湿,近夏瘴热,暴露水居,蝮蛇蠹生,疾病多作;兵未血刃,而病死者十之二三。”公元820年,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贬潮州上表时说:“州(即潮州)南近界,涨海连天,毒雾瘴氛,日夕发作。”
正是由于“岭南地卑而湿”,气候炎热,冬暖夏长,且珠江三角洲平原为石灰溶岩丰富的地区,水质含钙盐较多,偏于燥热。因此历代医家认为岭南人体质易受湿热影响而发病,出现“上火”症状,比如: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常见火热病症。于是,寻求解决上火症状成了广东凉茶产生的主要原因。
, http://www.100md.com
除了地理气候因素外,饮食习惯也是造成广东人易于上火的原因。民间有句古语:“人吃五谷杂粮,怎能不生病?”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尽管广东人的饮食习惯已经为适应岭南这种火热气候做出了适当调整,如养成了口味偏淡,喜欢喝汤的饮食习惯,但还是有许多人在饮食方面贪图口腹之美,而逆摄生规律。如部分人讲究菜肴须色香味俱全,炒菜一定要讲究“镬气”;部分人喜油炸、煎炒燥热食物;部分人更有偏吃野生动物的习惯。中医认为,人食五味各养五脏,恣食生冷易伤脾胃阳气;偏食辛温燥热,易致胃肠积热。《保生要录》更说:“所好之物不可偏嗜,偏嗜则伤而生疾;所恶之味不可全弃,全弃则脏气不均”。由于部分广东人饮食过于偏嗜,易于积热生火,因此以凉茶防火祛火成了日常生活的必然选择。
谁也说不清广东人是从什么年代开始喝凉茶的,更不知道智慧的祖先在发明凉茶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和惊喜。在今天广东人的记忆中,关于凉茶的一切遗存最远似乎也只能追溯到清朝嘉庆年间出现的凉茶铺,那时候的凉茶刚刚从农家小院走进嘈杂的街头。
, http://www.100md.com
在发明凉茶的过程中,渴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既是岭南人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终点。清热祛湿为凉茶之纲,于是那漫山遍野的夏枯草、冬桑叶、野菊花、绵因陈、崩大碗、岗梅、车前草、地胆头、水翁花、金银花、紫苏、薄荷、布渣叶、半边莲等中草药走进了民间中医药学家的视野。经过长期的实践配伍,在老百姓们的灶头、在民间中医师的笔下,凉茶处方渐趋严谨。人们所渴望的具有清凉散热、解暑去湿、保健止渴功效的凉茶终于在飘着袅袅热汽的瓦罐中诞生了。人们防病治病的观念也随之进入了理性与自觉的阶段。
早期民间凉茶呈深褐色,口感苦涩,说是凉茶,其实多带有药用性质。当有感冒发烧,周身酸痛、喉痛口苦、疲倦尿黄等湿热症状时,饮上一杯对症下药的凉茶,每每收到药到病除的效果。在广东民间,每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对中草药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用药材煲汤、煮凉茶是岭南大地男女老幼的生活常识。在男耕女织的年代,由于人们对中医药理解和运用的程度不同,在医家的瓦罐中,凉茶是药,以对症治疗为主;在农家的瓦罐中,凉茶是茶,以防火祛湿为上。凉茶以丰富的功效在岭南大地默默地生存着。
凉茶的诞生和发展是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三因制宜”的思想的生动体现,是因地、因时、因人思想的伟大结晶。
当历史发展到清朝嘉庆年间,个别具有商品意识的民间才俊不经意间将早觉的目光投向了沉睡千年的凉茶,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凉茶终于随着赶集的人们从农家小院走向了嘈杂的庙会。从此,凉茶在风云激荡的时代以星火燎原之势席卷南粤大地。, http://www.100md.com(陆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