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21295
提高公众中医药素养的探索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月1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862期
     因为工作和个人兴趣的原因,我在最近一年多的时间,一直在关注中医文化、中医药普及以及提高公众中医药素养方面的话题。事实上,历经20世纪百年沧桑的中医药,其命运倍受关注。尽管学术界对中医存亡的争论一直在进行着,但其为人类健康作出的贡献却是被世人所公认的,毋庸置疑的。当新世纪的又一轮“废止中医”的学术之争开始的时候,提醒我们要冷静理性面对中医药发展的内外环境,而公众中医药素养状况将成为促进中医药发展的重要因素。

    公众中医药素养作为中医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意义和个体意义。其社会意义体现在,一是作为中国人科学文化素养的基本要素的中医药素养是公众科学理性地认识社会现象、生命现象的基础;二是公众中医药素养是社会公众社会实践,尤其是医疗实践的表征,是社会公众的创造性实践体现;三是公众中医药素养是一个社会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和生命意识的基础,是促进人们健康的重要条件。其个体意义是个体的中医药素养能够为个体全面、理性认识中医药提供基础,为个体的中医药实践提供合理的方法、途径和目标,为个体形成和确立正确的中医药价值取向提供学理基础。
, 百拇医药
    我国曾进行了六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调查表明,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还不高,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而有关公众中医药素养的独立研究刚刚起步,初步调查表明公众中医药素养水平与公众科学素养水平一样不容乐观。设计有效的中医药传播渠道和中医药普及运作机制,提高公众中医药素养水平,实现中医药创新发展,提高中医药竞争力,是我们迫切需要做的工作。

    王富春、赵宏岩编著《图说中国文化·中医中药卷》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对于写作初衷,作者在后记中谈了原因。作者认为,出现极个别人打着“科学”的旗号,反对中医、抹杀中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和一些人不了解中医有直接关系。“出现这种现象,并不是中医本身,而是这些人对中医了解太少,对中国传统历史和文化了解得太少,同时也是我们中医自己宣传不够的缘故。”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以中医药从业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着对中医的执著,对中医文化进行传播,对中医进行继承和发展的目的,写作了此书。仔细阅读,可以看出,这是一本提高公众中医药素养,普及中医药文化的优秀作品,其自身呈现出突出的特点。
, 百拇医药
    以通俗文字解读中医药理论。对于普及性的大众读物来说,最重要的是把深奥的理论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该书从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到民族医药,共精选了54个题目,如“传说中各具绝技的医圣”、“蕴含整体观念的天人合一理论”、“古代的人体解剖探索”、“神秘的经络”、“炼丹术与帝王长生不老的渴望”等等。这些内容告诉我们的是中医药的基本理论,介绍的是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五运六气、辨证论治等概念,把中医药理论寓于通俗的文字中,无论是中医药的业内人士,还是普通民众都能明白清楚。

    以精美图片展示中医药底蕴。图文并茂是该书的一大特点,与通俗文字相伴的是作者精心挑选的400多张图片。这些图片涉及实物照片、人物照片画像、重要典籍书影等,彩色印制,美不胜收。这些图片反映了中医药的丰富底蕴,印证了中医药丰富的内涵和外延。这些图片也从历史实证的角度证明了中医药的顽强生命力和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所作出的贡献。

    链接故事延伸中医药文化。为了增加可读性和趣味性,作者还提供了95个链接,包括中医药的历史典故、名人轶事和深度阅读,如“六神丸的传说”、“关公刮骨疗毒的传说”、“康熙与防痘”、“华佗气人巧治病”、“‘踏雪斋’与‘扫叶庄’”、“悬丝诊脉”等等,这些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故事,被一一收录,让我们看到了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除此之外,链接部分还给出了深度阅读,如具体解释某一医学概念或者某一著作,使科普读物更有学术意义。

    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应该更好地继承中华文化的精髓。但其前提是要了解我们的文化,提高我们在这方面的素养。对于中医药,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作出正确的解读和诠释,作出科学的评价。这是全体中医药从业人员的责任,也是公众的责任。, 百拇医药(李磊 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