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8年第3期
编号:11521095
有爱 还要有尊重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月17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8年第3期
     医学中的人文关爱回归,并非简单的“嘘寒问暖”。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对现代医患关系的重新认识,对现代患者的重新认识。

    从人类社会出现了医疗职业开始,医患关系就是“你有病,我来治”。病人是医生工作的对象,是医生治疗的接受者。于是人们把这种医学模式称为“主动──被动型模式”。医者是主动的,患者是完全被动的,任由处置——因为“我是医生”,因为“你不懂医”。这种关系模式下,医者的治疗、医者的关爱都是一种给予,一种恩赐,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施舍。

    其实,随着医学科学、自然科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物学的进步和发展,已经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医生诊断、治病、用药、手术……归根到底都是在调度病人自身的抗病意志,抗病机制,都是在“激活”病人。这就是医学不是生理学、不是自然科学的根本所在。这就是医生不是工程师、技师,病人不是“待修理的机器”的医学本质。

    医生能否“激活”病人,又与病人的心理、生理状况有关。在过去,人罹患疾病犹如一场大灾难。病人对疾病无知、无奈、无能为力,只能把自己交给医生,听任处置。而现代的病人,无论其从事何种职业,职位高低,无论贫富贵贱,都有着清醒的“自我意识”,希望得到尊重。患者从各方面得到医疗或保健知识、信息,尽管可能是不准确的、不完善的、甚至是不科学的,但他们仍然希望能与医生交流、希望参与其中,并得到医者的指导和帮助。因此,当医者把自己摆在帮助者的位置的时候,当医者相信惟有启迪和调度了病人自身的抗病意志和能力时,医疗才会有效。在作一个帮助者而不是“修理工”的前提下,“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就会自然而然的坚持,人文关爱便会自然流露,真诚传递。因为要帮助就要认真地问询,就会将接诊、治疗的过程变成一次医患互动的过程,随时观察、事事留心,使每次治疗护理都有病人积极的参与。有了帮助者的定位,就有了朋友和战友的定位,就有了要帮助、要启迪、要调度病人的积极心态和动力。如果再学习并掌握与病人沟通的技巧,便真正如虎添翼。在医者主导下,建设新型的和谐医患关系,患者固然受益,医者更能感受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的实现。,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