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县小麦播种病虫防治技术意见
做好秋播期间病虫害防治工作既是小麦一播全苗的重要保障,也是减轻来年病虫害发生危害的主要措施。据县农技中心植保站近日调查,今年我县地下害虫仍呈偏重发生态势,平均虫口密度5871.98头,最高达14368头,为近10年来最高年份,主要种类以蛴螬、金针虫为主,这将对小麦和油菜的一播全苗构成严重威胁,随着近几年气候的变化,小麦播后10月份温度一直偏高,地下害虫的为害时期延长,危害程度也不断加重,2006秋播后,在宝鸡地区千阳、陈仓等地造成了大面积翻犁毁种,我县局部地区个别田块也造成了严重危害,因此我们一定要提早准备,扎扎实实搞好今年秋播病虫的防治工作。
一、农业防治
秋播前,可开展机械深翻、旋耕,通过机械杀伤消灭部分地下害虫;施用有机肥的,一定要堆沤腐熟,严禁生粪入田,防止和减少害虫入田。此外,要做好品种的合理布局,尽量压缩感病品种的种植面积,加大抗、耐病品种的推广力度。
二、土壤处理
根据今年地下害虫发生实际,化学防治上应首选土壤处理。具体方法是:用50%的辛硫磷或40%的甲基异柳磷6—8两对水喷洒于地面或加细土(砂)50公斤制成毒土(砂),耕前撒施,随耕地翻入地下。也可用8%的克百威·烯唑醇粉剂1公斤或3%的呋喃丹颗粒剂1公斤撒施于播种沟内。采用统供包衣种子的田块,同样要进行土壤药剂处理。
三、药剂拌种
在搞好土壤处理的同时,还应全面开展药剂拌种,严禁白籽下种,具体方法:
①、用50%辛硫磷乳油150毫升或48%乐斯本乳油200毫升对水2.5公斤充分混合后,喷拌在50公斤的麦种上,堆闷10—12小时摊开,凉干即可播种。
②条锈病、白粉病常发区,在进行地下害虫防治的同时,还要搞好粉锈宁药剂拌种,积极预防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的发生。可用种子量0.3%的粉锈宁(有效成份)进行干拌后播种。
扶风县农业科技入户专家组
2007年9月14日(田川)
闂佽娴烽弫濠氬磻婵犲洤绐楅柡鍥╁枔閳瑰秴鈹戦悩鍙夋悙婵☆偅锕㈤弻娑㈠Ψ閵忊剝鐝栭悷婊冨簻閹凤拷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顨呴埢宥夊即閵忕姵鐎梺缁樺姉閸庛倝宕曞畝鍕厽闁逛即娼ф晶顔姐亜鎼搭垱瀚�
闂備浇宕垫慨鏉懨洪妶鍥e亾濮樼厧鐏︽い銏$懇楠炲鏁冮埀顒傜矆閸曨垱鐓熸俊顖濐嚙缁茶崵绱撳蹇斿
闂傚倷鑳堕幊鎾诲触鐎n剙鍨濋幖娣妼绾惧ジ鏌曟繛鐐珔闁告濞婇弻鈩冨緞鐎n亞鍔稿┑鈽嗗灲閹凤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