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摶讹为搏举证
在大力倡导“读经典,做临床”的今天,继北京中医药大学钱超尘教授考释《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搏”应为“摶”后,笔者现对《黄帝内经》中“摶”讹为“搏”者加以举证。
“摶”字写法繁琐,加之多次传抄、印刷,曾出现过、、多种写法,因其又与“搏”字相近,好多版本多将其讹为“搏”。《说文解字》中,“摶”即“团也,从手专声”;“搏”即“索持也,一日至也,从手专声”。《辞海》中,“摶”释为把散碎的东西捏聚成团,“搏”释为搏斗、跳动、攫取。二者皆与手有关,但其义有别。
1.《素问》篇
以近年出版的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黄帝内经素问》为例校读,在六篇原文中发现二十六次将“摶”讹为“搏”。用以校读之书为元·古林书堂刊本《新刊补注释文黄帝内经素问》、明·顾从德翻刻宋本影印本《黄帝内经素问》、明·熊宗立刊本《新刊补注释文黄帝内经》、明·吴悌刊本《黄帝内经素问》、明·吴勉学刊本《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黄帝内经》、明·赵府居敬堂刊本《补注释文黄帝内经素问》。举证如下:
, 百拇医药
①《阴阳离合论篇第六》:“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名曰一阳……搏而勿沉,名曰一阴。”“搏”当作“摶”。“摶”者,聚也,指三阳经(三阴经)之气聚合而不离散,三阳(三阴)相互为用,其气齐一,合称一阳(一阴)。有些书中误用“搏”,理解为脉搏,“脉搏搏动不过于浮(沉)”即称“名曰一阳(一阴)”,因果关系有些牵强,故宜用“摶”(下同)。
②《阳别论第七》:“阴搏阳别,谓之有子……阴虚阳搏谓之崩。三阴俱搏,二十日夜半死。二阴俱搏,十三日夕时死。一阴俱搏,十日死。三阳俱搏且鼓,三日死。三阴三阳俱搏,心腹满,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二阳俱搏,其病温,死不治,不过十日死。”
③《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肺脉搏坚而长,当病唾血……肝病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搏……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
④《玉机真脏论第十九》:“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故其气来沉以搏,故曰营……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
, 百拇医药
⑤《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五邪所乱,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痹,搏于阳则为癫疾,搏于阴则为瘖……”
⑥《大奇论篇第四十八》:“心脉搏滑急为心疝,肺脉沉搏为肺疝……肾脉小搏沉,为肠澼下血,血温身热者死……脉至而搏,血衄身热者死,脉来悬钩浮为常脉。”
2.《灵枢》篇
再以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灵枢经》为例校读,在七篇原文中发现十三次“摶”讹为“搏”,用以校读之书为赵府居敬堂刊本缩影版《灵枢经》、元·古林书堂刊本《新刊补注释文黄帝内经》、明·熊宗立刊本《新刊补注释文黄帝内经》、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黄帝内经》、朝鲜刊活字本《新刊黄帝内经灵枢集注》、明·詹林所刊本《京本黄帝内经灵枢》。举证如下:
①《邪气脏腑病形第四》:“中筋则筋缓,邪气不出,与其真相搏,乱而不去,反还内著。”
, http://www.100md.com
②《本神第八》:“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
③《营卫生会第十八》:“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
④《决气第三十》:“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⑤《五禁第六十一》:“寒热夺形,脉坚搏,是谓五逆也。”
⑥《刺节真邪第七十五》:“虚邪之中人也……其入深,内搏于骨,则为骨痹。搏于筋,则为筋挛。搏于脉中,则为血闭不通,则为痈,搏于肉,与卫气相搏……搏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著。”
⑦《痈疽第八十一》:“发于股胫,名曰股径疽。其状不甚变,而痈脓搏骨,不急治,三十日死矣。”
此外,《中医字典》、《简明中医字典》、《中医大辞典》、《简明中医大辞典》中,亦有几处引文将“摶”讹为“搏”,如《素问》举证第1条、第5条,《灵枢》举证第4条。
《黄帝内经素问文白对照本》、中医古籍丛书《黄帝内经灵枢》、《袖珍中医四部经典》以及现用教材中也有多处将“摶”讹为“搏”,同道在学习过程中应多加分辨。, 百拇医药(陈翠翠 高健生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摶”字写法繁琐,加之多次传抄、印刷,曾出现过、、多种写法,因其又与“搏”字相近,好多版本多将其讹为“搏”。《说文解字》中,“摶”即“团也,从手专声”;“搏”即“索持也,一日至也,从手专声”。《辞海》中,“摶”释为把散碎的东西捏聚成团,“搏”释为搏斗、跳动、攫取。二者皆与手有关,但其义有别。
1.《素问》篇
以近年出版的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黄帝内经素问》为例校读,在六篇原文中发现二十六次将“摶”讹为“搏”。用以校读之书为元·古林书堂刊本《新刊补注释文黄帝内经素问》、明·顾从德翻刻宋本影印本《黄帝内经素问》、明·熊宗立刊本《新刊补注释文黄帝内经》、明·吴悌刊本《黄帝内经素问》、明·吴勉学刊本《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黄帝内经》、明·赵府居敬堂刊本《补注释文黄帝内经素问》。举证如下:
, 百拇医药
①《阴阳离合论篇第六》:“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名曰一阳……搏而勿沉,名曰一阴。”“搏”当作“摶”。“摶”者,聚也,指三阳经(三阴经)之气聚合而不离散,三阳(三阴)相互为用,其气齐一,合称一阳(一阴)。有些书中误用“搏”,理解为脉搏,“脉搏搏动不过于浮(沉)”即称“名曰一阳(一阴)”,因果关系有些牵强,故宜用“摶”(下同)。
②《阳别论第七》:“阴搏阳别,谓之有子……阴虚阳搏谓之崩。三阴俱搏,二十日夜半死。二阴俱搏,十三日夕时死。一阴俱搏,十日死。三阳俱搏且鼓,三日死。三阴三阳俱搏,心腹满,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二阳俱搏,其病温,死不治,不过十日死。”
③《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肺脉搏坚而长,当病唾血……肝病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搏……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
④《玉机真脏论第十九》:“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故其气来沉以搏,故曰营……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
, 百拇医药
⑤《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五邪所乱,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痹,搏于阳则为癫疾,搏于阴则为瘖……”
⑥《大奇论篇第四十八》:“心脉搏滑急为心疝,肺脉沉搏为肺疝……肾脉小搏沉,为肠澼下血,血温身热者死……脉至而搏,血衄身热者死,脉来悬钩浮为常脉。”
2.《灵枢》篇
再以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灵枢经》为例校读,在七篇原文中发现十三次“摶”讹为“搏”,用以校读之书为赵府居敬堂刊本缩影版《灵枢经》、元·古林书堂刊本《新刊补注释文黄帝内经》、明·熊宗立刊本《新刊补注释文黄帝内经》、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黄帝内经》、朝鲜刊活字本《新刊黄帝内经灵枢集注》、明·詹林所刊本《京本黄帝内经灵枢》。举证如下:
①《邪气脏腑病形第四》:“中筋则筋缓,邪气不出,与其真相搏,乱而不去,反还内著。”
, http://www.100md.com
②《本神第八》:“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
③《营卫生会第十八》:“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
④《决气第三十》:“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⑤《五禁第六十一》:“寒热夺形,脉坚搏,是谓五逆也。”
⑥《刺节真邪第七十五》:“虚邪之中人也……其入深,内搏于骨,则为骨痹。搏于筋,则为筋挛。搏于脉中,则为血闭不通,则为痈,搏于肉,与卫气相搏……搏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著。”
⑦《痈疽第八十一》:“发于股胫,名曰股径疽。其状不甚变,而痈脓搏骨,不急治,三十日死矣。”
此外,《中医字典》、《简明中医字典》、《中医大辞典》、《简明中医大辞典》中,亦有几处引文将“摶”讹为“搏”,如《素问》举证第1条、第5条,《灵枢》举证第4条。
《黄帝内经素问文白对照本》、中医古籍丛书《黄帝内经灵枢》、《袖珍中医四部经典》以及现用教材中也有多处将“摶”讹为“搏”,同道在学习过程中应多加分辨。, 百拇医药(陈翠翠 高健生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