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kel细胞多瘤病毒:又一“致癌病毒”?
某些病毒与肿瘤的发生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而被形象地称为“致癌病毒”,如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之于宫颈癌。日前,美国匹兹堡大学癌症研究所的研究者又发现了一种可能的“致癌病毒”。该新病毒被命名为Merkel细胞多瘤病毒,与一种高度恶性的罕见肿瘤——Merkel细胞癌(又名原发性皮肤神经内分泌癌)密切相关。这项研究成果2008年1月17日在线发表于Science。
科学伉俪再受瞩目
该研究的领导者,分子病毒学家Patrick S. Moore和Yuan Chang,是一对夫妇。上述研究成果的取得,Moore夫妇和他们的团队花了近十年的时间。
Moore夫妇还是卡波西肉瘤的病因发现者。1994年,其时就职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他们,发现了卡波西肉瘤的病因——人疱疹病毒8型(HHV-8,又名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
罕见而高恶的肿瘤
Merkel细胞癌好发于日光暴露的身体部位如脸部、头部和颈部,多见于老年人和免疫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和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的统计数据,从1986年至2001年,该肿瘤发病率增长了三倍,目前发病率约为1500例/年。
约一半的晚期Merkel细胞癌患者活不过9个月,2/3的Merkel细胞癌患者生存期在5年以下。
可能的“致癌病毒”
Merkel细胞多瘤病毒是多瘤病毒家族的一员。此前,科学家们历经50多年的研究,仅仅发现该家族的其他成员可对动物致癌,而其对人类否也有同样的致癌作用,尚不得而知。
Moore等应用自己发明的名为数字转录组学减影(digital transcription subtraction,DTS)的新技术,对取自4个Merkel细胞癌肿瘤组织样本的近40万条mRNA进行了序列分析,通过与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已知基因序列的对比,发现并命名了Merkel细胞多瘤病毒(其基因组含有5387个碱基对)。
对10例Merkel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样本的分析显示,8例(80%)检出Merkel细胞多瘤病毒,而相应的检出率在非Merkel细胞癌对照者中为8%(5/59例,身体其他部位组织)和16%(4/25例,皮肤组织)。进一步分析显示,在多数病毒阳性的Merkel细胞癌患者(6/8例)中,病毒DNA整合入肿瘤细胞的基因组,提示病毒感染/整合先于肿瘤细胞的克隆性扩张。
HPV的致宫颈癌作用已得到肯定,而且也已经设计出预防宫颈癌的HPV疫苗。Chang指出,MCV和HPV很相似,这两种病毒都是整合入肿瘤细胞的基因组,而不是正常细胞的基因组,这种整合破坏了病毒正常复制的能力,可能是Merkel细胞癌发生的第一个关键性步骤。
当然,现在要下“Merkel多瘤病毒是Merkel细胞癌的病因”的结论还为时过早,Moore也承认,要证实该病毒是Merkel细胞癌的真正病因,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他认为,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若能进一步获得证实,则将增进对Merkel细胞癌发病机制的理解,为其治疗和预防提供有利线索。,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