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糖尿病“后备军”转危为安
前不久,某公司组织员工来我院例行查体,体检报告出来以后,不少员工被告知有“糖调节异常”。大家对这个诊断普遍不解其意,不知道它跟糖尿病是不是一回事?有哪些危害?需不需要治疗?于是,在某天下午,我向他们解答了有关的问题。
问:“糖调节受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答:正常人空腹血糖低于6.1毫摩尔/升,进餐后(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低于7.8毫摩尔/升。如果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和(或)进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则为糖尿病。倘若空腹血糖和(或)进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正常,但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则为“糖调节受损”(英文简称IGR)。
“糖调节受损”可分为三种情况:①空腹血糖≥6.1毫摩尔/升,但低于7.0毫摩尔/升,而餐后血糖正常,称为空腹血糖受损(英文简称IFG);②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尔/升,但低于11.1毫摩尔/升,称为糖耐量低减(英文简称IGT);③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低减并存,即IFG+IGT。
, http://www.100md.com
一般认为,所有糖尿病患者在其发病过程中均要经过“糖调节受损”阶段。“糖调节受损”者被认为是潜在的糖尿病人群或糖尿病“后备军”。如果不加以干预,每年至少有10%的“糖调节受损”者自然转变成2型糖尿病。
问:“糖调节受损”有何危害?
答:研究发现,糖调节受损者,虽然微血管病变很少见,但发生大血管病变,如中风、冠心病及外周血管病变的危险性却明显增加。这是因为大血管病变主要与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紊乱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而这些因素多半在诊断为“糖调节受损”之前即已存在较长时间。
由此可知,积极干预“糖调节受损”,不仅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生,还可以减少大血管病变的发生。
问:如何正确看待“糖调节受损”?
答:有些人认为“糖调节受损”就是糖尿病,心理上非常紧张;而另一些人觉得“糖调节受损”没啥感觉,又不影响吃喝,根本不拿它当回事。这两种态度皆不可取。
, 百拇医药
“糖调节受损”虽然还够不上糖尿病,也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却事关今后是否会发展成糖尿病,因此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糖调节受损”属于糖尿病前期,在这个阶段,病情发展是可逆的,如能针对病因,积极干预,绝大部分“糖调节受损”者有望恢复正常。
“糖调节受损”者最终是否会发展为2型糖尿病,与遗传、肥胖程度、体脂分布、生活方式、空腹胰岛素水平及年龄等因素有关。遗传因素目前无法改变,但改变诸如过高热量、过多饱和脂肪酸的摄入,缺乏体力活动和锻炼不足等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健康就掌握在每个人自己手中。
问:干预“糖调节受损”一定要用药吗?
答:研究发现,生活方式干预或药物干预,均可阻止“糖调节受损”向2型糖尿病转变。我国科学家完成的“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证实,对“糖调节受损”者进行3年左右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使“糖调节受损”者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程度降低约60%;美国学者采用药物(二甲双胍)干预的方法,平均随访3年,证实可使“糖调节受损”者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程度降低25%~30%。这一系列研究结果给了我们两个重要启示:一是糖尿病的自然病程是可以改变的,若在糖尿病前期阶段给予积极的干预,能够延缓甚至终止糖尿病的发生;二是非药物干预(即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比药物干预的效果还要好。在我国大多数居民尚不富裕的情况下,改变生活方式可以说是一种最简单、最经济且有效的干预手段。
, 百拇医药
问: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答: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包括调整膳食结构和加强体力活动两方面,简述如下。
饮食干预 限制饮食的总热量和脂肪摄入,避免营养过剩及肥胖。饱和脂肪酸(大多存在于动物脂肪内)应少于10%。平时要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如粗粮、蔬菜、豆类等等,少吃动物内脏、蛋黄、糖类食品,不吃油炸食品。
运动干预 坚持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跳舞等,每天至少锻炼30分钟,每周不少于150分钟。
控制体重 肥胖是目前已知的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可逆转的危险因素,肥胖者应使体重至少降低7%或更多,如能达到标准体重〔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更好。有资料显示,若能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可使2型糖尿病发生率降低50%以上。
在糖尿病前期的干预措施中,首选改善生活方式,只有当其效果不够理想时,才考虑加用药物干预。目前证实,对糖尿病前期者能起有效干预作用的药物主要有糖苷酶抑制剂(拜唐平)和双胍类(二甲双胍)药物。是否需要药物干预及选择何种药物,均应由医生决定。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糖调节受损”必须终身治疗。因为即使治愈,如不坚持原有干预措施,还可能“卷土重来”。, 百拇医药
问:“糖调节受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答:正常人空腹血糖低于6.1毫摩尔/升,进餐后(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低于7.8毫摩尔/升。如果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和(或)进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则为糖尿病。倘若空腹血糖和(或)进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正常,但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则为“糖调节受损”(英文简称IGR)。
“糖调节受损”可分为三种情况:①空腹血糖≥6.1毫摩尔/升,但低于7.0毫摩尔/升,而餐后血糖正常,称为空腹血糖受损(英文简称IFG);②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尔/升,但低于11.1毫摩尔/升,称为糖耐量低减(英文简称IGT);③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低减并存,即IFG+IGT。
, http://www.100md.com
一般认为,所有糖尿病患者在其发病过程中均要经过“糖调节受损”阶段。“糖调节受损”者被认为是潜在的糖尿病人群或糖尿病“后备军”。如果不加以干预,每年至少有10%的“糖调节受损”者自然转变成2型糖尿病。
问:“糖调节受损”有何危害?
答:研究发现,糖调节受损者,虽然微血管病变很少见,但发生大血管病变,如中风、冠心病及外周血管病变的危险性却明显增加。这是因为大血管病变主要与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紊乱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而这些因素多半在诊断为“糖调节受损”之前即已存在较长时间。
由此可知,积极干预“糖调节受损”,不仅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生,还可以减少大血管病变的发生。
问:如何正确看待“糖调节受损”?
答:有些人认为“糖调节受损”就是糖尿病,心理上非常紧张;而另一些人觉得“糖调节受损”没啥感觉,又不影响吃喝,根本不拿它当回事。这两种态度皆不可取。
, 百拇医药
“糖调节受损”虽然还够不上糖尿病,也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却事关今后是否会发展成糖尿病,因此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糖调节受损”属于糖尿病前期,在这个阶段,病情发展是可逆的,如能针对病因,积极干预,绝大部分“糖调节受损”者有望恢复正常。
“糖调节受损”者最终是否会发展为2型糖尿病,与遗传、肥胖程度、体脂分布、生活方式、空腹胰岛素水平及年龄等因素有关。遗传因素目前无法改变,但改变诸如过高热量、过多饱和脂肪酸的摄入,缺乏体力活动和锻炼不足等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健康就掌握在每个人自己手中。
问:干预“糖调节受损”一定要用药吗?
答:研究发现,生活方式干预或药物干预,均可阻止“糖调节受损”向2型糖尿病转变。我国科学家完成的“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证实,对“糖调节受损”者进行3年左右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使“糖调节受损”者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程度降低约60%;美国学者采用药物(二甲双胍)干预的方法,平均随访3年,证实可使“糖调节受损”者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程度降低25%~30%。这一系列研究结果给了我们两个重要启示:一是糖尿病的自然病程是可以改变的,若在糖尿病前期阶段给予积极的干预,能够延缓甚至终止糖尿病的发生;二是非药物干预(即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比药物干预的效果还要好。在我国大多数居民尚不富裕的情况下,改变生活方式可以说是一种最简单、最经济且有效的干预手段。
, 百拇医药
问: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答: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包括调整膳食结构和加强体力活动两方面,简述如下。
饮食干预 限制饮食的总热量和脂肪摄入,避免营养过剩及肥胖。饱和脂肪酸(大多存在于动物脂肪内)应少于10%。平时要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如粗粮、蔬菜、豆类等等,少吃动物内脏、蛋黄、糖类食品,不吃油炸食品。
运动干预 坚持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跳舞等,每天至少锻炼30分钟,每周不少于150分钟。
控制体重 肥胖是目前已知的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可逆转的危险因素,肥胖者应使体重至少降低7%或更多,如能达到标准体重〔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更好。有资料显示,若能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可使2型糖尿病发生率降低50%以上。
在糖尿病前期的干预措施中,首选改善生活方式,只有当其效果不够理想时,才考虑加用药物干预。目前证实,对糖尿病前期者能起有效干预作用的药物主要有糖苷酶抑制剂(拜唐平)和双胍类(二甲双胍)药物。是否需要药物干预及选择何种药物,均应由医生决定。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糖调节受损”必须终身治疗。因为即使治愈,如不坚持原有干预措施,还可能“卷土重来”。,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