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633970
从“生活白痴”到“无所不能”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1日 家庭医生医疗保健网
     前些年,二十好几的我还自诩“生活白痴”,心安理得地享受“无所不能”的妈妈对我的照顾。妈妈任劳任怨,只是有时教导道:“以后当妈了可不能这样,不会就学,谁天生就会呢。”我听了当是耳边风,还趁机搂住妈妈撒娇:“我才不要当妈呢,一辈子为儿女操心,多累啊。”而妈妈总是宽容地一笑:“妈妈有你这个女儿,不知道多幸福呢。等你有了孩子,你就能体会当母亲的快乐了。”

    那时,我不以为然:不被儿女牵绊才自由快乐,想上哪玩上哪玩。跟朋友约会、逛街、聊天,无论哪一样都比带小孩有意思。直到33岁那年,我突然很想要孩子了;35岁那年,女儿闹闹来了。

    带小孩真是个浩大的工程。闹闹每天喝六次奶、四次水,换几次尿布,洗一次澡。说起来简单,可孩子还小,一刻不能离人,夫妻俩、我妈,加上保姆,四个大人才勉强够人手。闹闹爱哭爱闹,最初半年,每天晚上还总要折腾两三次。以前我一睡着就雷都轰不醒,奇怪的是,现在只要闹闹稍有动静,我立马就醒了。

    产假过后,我得上班了。在公司忙得团团转,回到家,闹闹就只认我,其他人都不要了,而我也乐于被她“纠缠”,很有母亲的自豪感。妈妈心疼我连晚上也没法睡个安稳觉,主动提出夜里由她带闹闹。我摇摇头说:“虽然有点累,但我很快乐。”妈妈笑了。

    我跟老公每周去早教中心上一次课,学习科学的育儿知识。不学不知道,听了心理学课后,我明白0~3岁是孩子成长发育非常关键的时期,难怪俗话说“三岁看老”。有一天,我正经八百地告诉保姆,要永远对孩子笑,不能对孩子凶,要多些鼓励,这样孩子长大以后才会充满自信。正说着,脑海不断闪现出妈妈的笑脸——瞬间,我的鼻子酸酸的,内心感触良多——妈妈那一辈的人,肯定没有早教的概念,也不会有什么“育儿学习班”,但我的妈妈,却永远以笑脸对我。这只能说,母爱是多么奇妙、伟大!

    女儿闹闹给我带来为人母亲的幸福快乐,也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母亲对我的爱。正是这种沉甸甸的爱,让一个母亲愿意无条件地付出一切;正是这种奇妙的爱,让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女儿,变成一个“无所不能”的母亲。

    点评:社会心理学家指出,孕育儿女的过程不仅使女性生理上更趋成熟,也将使其心理更健康。女性在孕育生命的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人生的哲理,从养育孩子的辛劳中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为他人、社会无私奉献,有利于完成一个人所必须经历的“社会化”过程。,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