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633422
治疗糖尿病,别落入广告的陷阱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1日 家庭医生医疗保健网
     糖尿病专科门诊室外热闹非凡。坐在外面候诊的糖尿病患者,有的窃窃私语,有的高谈阔论,他们多在谈论糖尿病治疗这一共同的问题。你看,刘姨手上拿着一张降糖药广告,正在与病友谈论一种能根治糖尿病的神奇药物。这药是刘姨的女儿在报纸上看到的。广告声称,有种新研制的口服降糖药冲剂,不仅可降低血糖,且有治本功效。每日两剂,半个月为一疗程,连服十个疗程,就能根治糖尿病。刘姨享受国家公费医疗,故拿着广告来医院,看能否开到此药。

    糖尿病专科医师经常遇到拿着广告指明要开某种药的患者,也经常遇到长期在药店买药吃的患者。这些患者轻信某广告的宣传或某病友成功的经验介绍,自己长期在药店买药吃,从而耽误了有效的治疗。

    首先要明确的是,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追求“根治”是不切实际的。其次,糖尿病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疾病,不同的患者存在着病因、发病机制和身体状况等方面的不同,同一个患者的病情在不同的病程中也不相同,因此,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必须个体化。刘姨今年55岁,既往身体一直很好。近几年由于工作轻松、生活稳定,身体胖了很多,身高仅1.52米的她,体重已达65公斤。上个月体检发现,她的空腹血糖为7.1 毫摩尔/升,再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显示空腹血糖为7.3 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为12.7 毫摩尔/升,刘姨被诊断患了糖尿病。刘姨如按广告买那种药吃,非但不能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反而会使病情加重。因那种药物的主要成分是中药加一种磺脲类的药物配方组成,磺脲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刘姨吃了这种药容易出现饥饿感,进食增加,导致体重进一步增加。而刘姨的病因主要是肥胖导致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从而使血糖升高,再胖下去,结果可想而知。
, 百拇医药
    在我国,目前约有糖尿病患者4000万,90%以上为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主要药物。按作用机制,口服降糖药主要分为磺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和其它。

    磺脲类药物的降糖机制主要是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因此仅适用于保留一定β细胞分泌功能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上常用的磺脲类药物有优降糖、美吡哒、达美康、糖适平等。副作用主要是引起低血糖。低血糖的发生除与药物的特性、剂量、给药时间有关外,还与患者的身体状况密切相关。如磺脲类中的优降糖,其降糖作用强,且可在体内有一定蓄积,若用于老年或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极易诱发低血糖,且引起的低血糖较持久,可能反复出现。

    双胍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肝糖原分解,促进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和增强组织无氧糖代谢等降低血糖。临床使用的双胍类药物是二甲双胍(美迪康、格华止、迪化糖锭等),苯乙双胍(降糖灵)已基本淘汰。二甲双胍是抗高血糖药物,但不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可降低体重,因此主要适用于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其毒副作用主要有引起胃肠道反应等。老年患者合并心肺功能或肝肾功能异常时,服此药有发生乳酸性酸中毒的危险。
, 百拇医药
    α-糖苷酶抑制剂包括阿卡波糖(拜唐平、卡博平)和伏格列波糖(倍欣)。主要抑制小肠上皮细胞表面的α-糖苷酶,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和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适用于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患者。药物要在进餐开始时与饭同嚼才有效。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引起腹胀、腹痛、排气增多等。

    胰岛素增敏剂,主要是指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有盐酸罗格列酮(文迪雅、卡司平)和匹格列酮。这类药物可增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适用于有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患者。主要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和肝毒性。这类药物主要针对2型糖尿病的基本病因,即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来治疗,是很有应用价值的药物,但由于价格较贵,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

    其它还有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诺和龙、唐力等)和中成药(消渴丸、糖脉康、天安糖泰等)。中药用于糖尿病,主要是中药有减轻症状、辅助降糖和治疗并发症的作用。

    可见,口服降糖药种类很多,不同类别的药有不同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毒副作用。同一种类的药,虽然作用机制大致相同,但药代动力学和药效性却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只有非常熟悉糖尿病治疗的专业医师,较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后,才能给予恰当的治疗。有些患者因为跑医院不方便,图省事或省钱,自己去药店凭着广告买药吃,这样不仅会耽误及时正确的治疗,甚至引发生命危险。在此忠告:糖尿病患者千万不要凭广告吃药。,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