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633784
人间的“太空生活”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1日 家庭医生医疗保健网
     题记:“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

    ——航天之父、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

    指导专家:苏镇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教授)

    潘集阳(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心理科副教授、中国睡眠障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蒋卓勤(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教授)

    假如万户能上天……

    就在“神舟六号”发射的前一天,搭载着全球第三位太空游客奥尔森的“联盟”号飞船顺利返回地面。

    太空遨游的梦想,其实人类自古便有。500多年前,一位名叫万户的明朝官员,做出了一起惊世骇俗之举:他先做了两个大风筝,并排装在一把椅子的两边,然后在椅子下面捆绑了47支大火箭(即我国古代发明的以火药作燃料的武器)。准备完毕后,万户坐在椅子当中,命仆人点燃火箭。结果可想而知,一阵巨响之后,万户没能上天,却献出了生命。为了纪念这位勇士,多年以后,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万户山。
, 百拇医药
    暂且别说万户的方法根本上不了天,就算他这样真能飞向太空,他也绝对承受不了太空中与地球迥然不同的环境。

    超重:器官发生变形移位

    飞向太空,首先要面临超重考验。超重一般出现在载人飞船发射和重返地球进入大气层的加速与减速飞行中。

    超重会对太空乘客的心、肺、胃肠等内脏器官沿着重力方向移位并发生变形;血液在体内沿重力方向再分配,若超过机体的代偿能力时,则可能引起病理性损伤。在载人飞船的发射与返回段,航天员往往采取有一定背屈角度的仰卧姿态,这种体位对超重的耐力最高。除选定合理体位外,躺椅的形状也很重要。抬高腿部,有利于限制血液向下肢积聚。采用合体椅垫,可以限制超重时机体变形,并增加舒适性。现有的载人飞船座椅可以保护人顺利地耐受高达15~17倍的超重。

    人的超重耐力个体差异很大,在挑选航天员时,要对其超重耐力进行严格选拔。但体育锻炼可增强人耐受超重的能力,如经过3个月的类举重训练,超重耐力能提高2~3倍。所以经严格训练的普通健康人也能耐受太空飞行的超重。更由于飞船中的座椅和椅垫、太空服等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有助于乘客增强对超重的耐受力。
, 百拇医药
    失重:全新的变化与体验

    太空乘客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伴随着整个太空飞行过程的失重问题。生活在没有重力的世界里,对于太空旅行的人们来说完全是一种新的经历。

    微重力环境对身体各主要系统的生理功能都有影响。人在地面,身体直立时,约有300~500毫升的血液滞留于下肢静脉。进入失重状态后,滞留于下肢的血液便要转移到胸部及头部。同时,还有约1.5~2升的其他体液也转移到头胸部,表现为面部变胖而腿变细,且引起头胀、鼻塞的感觉。

    进入失重状态后,骨关节最快出现的表现是椎间隙增大,使人的身高比地面增长4~8厘米。这种变化不仅影响到直立时的姿势,而且对肌肉、韧带甚至神经的牵拉产生疼痛。骨对失重反应的主要特征是骨钙盐丢失,骨密度降低。失重还可以造成肌肉萎缩,这种肌肉萎缩在航天环境下是无害的,但返回地面后却会造成直立困难和行走无力。因此,几天以上的飞行都要采取防护措施,如对身体进行弹性加载(如穿企鹅服),或在弹性加载下进行力量锻炼。在空间站上,航天员每天要进行两小时锻炼。未经训练的万户,面对失重肯定会手足无措。
, http://www.100md.com
    久经训练者天上也会“晕”

    太空飞行最初几天的定向和平衡控制将出现困难,甚至出现航天晕动症,主要表现为头晕、失定向和肠胃反应。航天晕动症只发生在失重的初期,在第4~7天内逐渐消失。航天晕动症并不是病,而是一种特殊的生理反应。

    前段时间,反映“神六”航天员训练生活的电视拍摄采访中,大家也许看到了航天员蒙着眼睛坐在转椅上转圈的情景,这就是一种针对航天晕动症的主动训练。别以为经过训练的航天员就不会“晕”,事实上,在人类几十年的航天飞行中,这种航天晕动症频繁发生。像万户这种未经特殊训练的人上了天,肯定得恶心呕吐、脸色苍白,最后很可能严重到身体衰竭。

    所以在选拔航天员时会特别注重前庭功能的检查,以判断航天员是否容易发生晕动症。有晕动病史(晕车、晕船、晕机等)的人会被排除在航天员队伍之外。入选的航天员会进行刺激前庭的运动训练,如旋梯、滚轮、蹦床等,特别是会进行失重飞机、转椅、离心机、四柱秋千上的训练。当然,也有一些预防晕动症的药物,可以缓解症状。
, 百拇医药
    减压病:曾经出现的严重意外

    由于太空中的气压非常低,这样就会造成另外一个严重问题——减压病的发生。1971年,前苏联的“联盟”11号飞船由于舱壁穿孔,座舱漏气,3名航天员因急性减压病不幸罹难。这是因为,当大气压降低时,人体组织、体液中溶解的氮气会跑出来形成气泡,血管内形成的气泡可成为气体栓子堵塞血管,其他组织内形成的气泡则可能压迫局部组织。减压病发生后常发生剧烈疼痛,还可导致咳嗽、呼吸困难、偏头痛、视觉障碍等,最严重的是减压后出现休克,这种情况可以导致死亡。…………

    人要在太空生存,必须有一个能提供一种符合要求的压力、气体浓度和温度的类大气环境的空间。经过几代航天人的努力和航天医学工程的发展,今天的载人航天器都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小环境,它是人类飞向太空的诺亚方舟。

    正因为生命在太空中遭遇到了太多的挑战,科学家们为建立和完善太空生命防护体系殚精竭虑,所以载人航天也只是近几十年才获得突破。也因为载人航天器的不断改进,普通人才能圆太空旅行之梦。
, 百拇医药
    生物钟,为何总跟睡眠过不去

    据报道,“神六”宇航员调整生物钟的能力非常强,无论什么时候,该睡觉时马上睡着,该醒来时精神百倍。这的确让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望尘莫及,因为我们当中的不少人正在为昼夜生物节律紊乱导致的种种睡眠障碍叫苦连天呢。“星期一综合征”、“长假综合征”等字眼近年来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较高,指的是很多人度完周末或长假之后,无法迅速集中精神投入到新一轮的工作中去,这与假期不遵守作息制度造成的生物钟紊乱密切相关。

    与生物钟有关的睡眠问题为昼夜生物节律睡眠障碍,大概有以下四类。

    第一类称为“时差改变综合征”,主要包括很普遍的洲际飞行的时差不适应现象。

    第二类叫“睡眠时相推迟综合征”,这种人一般在凌晨两三点钟才有睡意,一睡往往睡到上午11点。整个睡眠周期没有异常,这与多数人从晚上11点睡到第二天早上7点是一样的。如果此人是个自由职业者(如小说家、画家等)问题还不大,但如果是“朝九晚五”工作制的话可能就不太适合了,这种情况在年轻人中比较多见。
, http://www.100md.com
    第三类叫做“睡眠时相提前综合征”,这类与第二类正好相反,他们通常在晚上八九点就睡觉,睡到凌晨两三点就醒了,整个睡眠过程没有异常,睡眠质量也良好,这种情况一般见于老年人,睡得早起得也早。对于第二类和第三类情况,如果干扰了其正常生活,那就是一种病了。

    还有一种是由于倒班工作导致的睡眠障碍,这种情况是最常见的,其涉及的人数也最多。常言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现代社会的很多行业都是24小时不停运转的,如工厂、医院、交通及一些服务行业。在美国,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蓝领工人是要晚上工作白天睡觉的。

    1986年前苏联核电站泄漏事故就是由于值班工程师的睡眠问题而导致的;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由于选择在晚上发射,工作人员睡眠缺乏,导致程序出错造成航天飞机失事;某超级油轮由于船长睡眠不足导致触礁发生船毁人亡的事故。交通运输性事故往往发生在凌晨两三点,因为这个时候是人最想睡觉的时间。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运输往往晚上也不间断,但由于生物钟原因导致的睡眠不佳容易造成人的认知疲劳,从而引发事故,所以在美国交通部属下专门有研究睡眠的附属部门。据称有国家正在研究一种器械,让打瞌睡的司机在发生危险前清醒。
, http://www.100md.com
    如果仅仅从睡眠角度考虑的话,班种的长期固定还是有好处的,也就是说,某些人一直上白班,某些人一直上夜班。潘集阳副教授曾经在对一些工厂的工人做相关调查时发现,如果长期固定白班或固定夜班的话,他们的睡眠基本正常。

    如果必须从事倒班工作,那么各个班种的轮换有没有一个科学的次序呢?专家认为采用“白班——小夜班——大夜班——日班”或“白班——小夜班——大夜班——休假”的轮换顺序较为合理,这样可使因生物钟问题导致生病和事故的事件明显减少。此外,最好不要频繁轮换日夜班次,否则刚刚适应的生物钟又要作出新的调整,易引发各种不适甚至疾病。

    随着出国旅游及国际交往的增多,跨时区飞行的时差病也日益显现。一般人3~6天就可以把时差倒过来,有些人则要10天至两周,有的人甚至要一个月。若超过两周即为异常。所以根据目的地的不同,进行相应的飞行前适应是必要的,即出发前数天每天都提前或推后1~2小时睡觉。对时差的调整能力因人而异,也有某些药物如褪黑激素等对适应时差有一定帮助。
, http://www.100md.com
    利用生物钟根据日光调整的特性,可使用一些小技巧“骗过”生物钟。例如:增加环境的亮度,即模拟白天的环境亮度,可以使需要熬夜的人精神更加振奋;而白天补觉时最好拉紧窗帘,严格避光,模拟黑夜的环境亮度,这样就可使白天的睡眠质量更佳。原来,大脑中与睡眠密切相关的褪黑激素的分泌与环境光线的亮度有关,光线明亮的白天褪黑激素分泌是减少的,而在光线较暗的夜晚褪黑激素的分泌是增加的。

    那么,熬夜后第二天白天是否应该补觉,还是到第二天晚上再睡呢?专家认为:在第二天白天就应该把觉补回来,否则会影响到人的认知功能,发生差错或意外。

    “还原食品”,营养能还原多少

    据报道,“神舟六号”宇航员在天上吃的是复水菜等典型的太空食品。复水菜在加工时,蔬菜要经过烫熟、调味、干燥、装盒等程序,食用时,只需加入一定的水,菜叶就变湿“还原”成餐桌上的熟菜,而且色香味俱全,完全可以与普通餐桌上的菜肴媲美。
, 百拇医药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这种“还原”性的食品比比皆是,如牛肉方便面调料包里的牛肉等,看上去干干的,但一放到热水中即可“还原”成色香味俱全的牛肉;西湖牛肉羹、粟米蛋花汤、酸辣汤等,根本就无须到餐馆品尝,去超市买个“西湖牛肉羹”等汤料包回来放热水里一两分钟就可搞定,与餐馆里现做的汤没有太大差别……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还原食品”在生活中越来越常见,大大增加了方便和节约了做饭的时间。“还原食品”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容易保存和运输,不易腐败变质,吃的时候比较方便,不用再烹调。这种食品生产时把蔬菜、肉类的水分抽干,水分降到一定程度以下,微生物就难以繁殖生长,这样食物就可以保存很长时间。同时,抽干水分后重量减轻、体积变小,容易包装和运输。

    “还原食品”的缺点是如果加工过程中方法不对,某些营养素就会不可避免地被破坏掉,比如说维生素。在制作过程中,矿物质也会流失一部分。另外,其中的调味剂过多地摄入可能有害,例如方便面为了增加风味、促进食欲,加入的调料分量非常重,但这些调料并非营养素。
, 百拇医药
    若是因为工作忙等原因,短期吃“还原食品”问题不大,但若长期吃就不好了。经常吃“还原食品”的人,要适当学会食物搭配,该补的营养素要通过其他途径补回来。另外,要注意“还原食品”过期变质的问题,少吃添加剂(如色素等)过多的食品。

    其实,广义上的“还原食品”不仅仅是我们上面提到的那些方便食品,最近备受关注的还原奶也属此列。国家出台的相关规定指出,还原奶类产品必须在其包装上注明,方便消费者识别,以免误认为是鲜牛奶。

    液态奶的保存和运输都是一个难题,将其制成奶粉后再按照牛奶中原来的水分含量补回即为还原奶。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多数是混合奶,它是由还原奶和纯牛奶混在一起制成。我国南方地区奶牛数量较少、产奶量也少,奶牛容易患病,养奶牛成本高,南方的纯牛奶的成本比北方高很多,所以南方地区购买北方的奶粉进行还原的情况比较多见,以南方本地的纯牛奶与北方的奶粉制造出混合奶。还原奶、混合奶与纯牛奶相比,其蛋白质、矿物质、脂肪、乳糖等受影响不大,受影响最大的是维生素。

    那么,长期喝还原奶对健康会不会有影响呢?

    据专家介绍,这种影响不大,只要营养搭配均衡、保持食物多样化,那么还原奶中缺少的维生素可以从其他食物中补回来。总之,还原奶的卫生安全方面一般没有问题,只不过某些营养素少一点而已,消费者完全可以放心饮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