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错观念、新观点与新面孔
错观念:由广告引出的话题
听说杨文英教授将在广州举行的一个内分泌学术会议上作专题报告,慕名而来的笔者早早来到会场。杨教授当时出场的情景令笔者大为惊讶:当她进入会场之时,六位着装统一的小伙子双手挥着大旗从她身后小跑进入会场,每边三个,立在会场的两侧。原来是一家药品赞助商在做宣传活动。
报告结束后,杨教授接受了笔者的采访。在采访进入主题之前,笔者和杨教授打趣说道:“您出场时身后的那六个小伙子,可真有点像鸿门宴中骤然杀出的一队刀斧手,差点把我们给吓着了。”杨教授也笑了:“当时仅仅是凑巧和他们一起进来而已。现在厂家做广告真是见缝插针,无处不在,宣传手法有时也挺夸张的。”
笔者接过她的话茬:“不如我们的话题就从广告开始说起吧。我今天想请您谈的内容主要是关于胰岛素的,现在很多患者反映,有些医疗广告上有这样的说法——‘外源性胰岛素的注入,会使身体本身的胰腺功能逐渐降低,直至最后丧失,这样就使人终生依赖胰岛素’,于是很多患者担心,用了胰岛素会像吸毒那样,由不依赖变为依赖,以后再也不能停用,真的是这样吗?”
, http://www.100md.com
“不会!”杨教授的回答非常肯定,“胰岛素跟其他激素不一样。打个比方吧,肾上腺皮质激素也是人体内的一种激素,它主要由肾上腺产生,有些肾病患者使用大量外源性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后,会通过脑垂体反馈抑制肾上腺产生肾上腺皮质激素,造成肾上腺废用性萎缩。但胰岛素没有上级抑制系统,它没有这种反馈和负反馈的特性,外源性胰岛素不会刺激垂体,不会抑制自身的胰岛B细胞而造成其废用性萎缩,所以,患者的担心是不必要的。注射外源性胰岛素后,胰岛B细胞自身仍然会分泌胰岛素,而且外源性胰岛素的注入使血糖得到改善,B细胞功能会得到最大程度的修复和保护,这样一来,内源性胰岛功能反而好了。用了一段时间后血糖控制住了,说不定还可以减少一部分外源性胰岛素的用量。因此,外源性胰岛素对胰岛B细胞是一个保护,可以给胰岛B细胞一个休养生息的时间。所以,一些医疗广告称外源性胰岛素的注入会使胰岛功能逐渐降低直至最后丧失,这种攻击胰岛素的说法肯定是错的。”
笔者继续就广告问题问杨教授:“社会上关于胰岛功能修复的广告可不可信?胰岛功能真的能通过药物来恢复吗?”
, 百拇医药
杨教授回答道:“社会上很多广告的确不能随便相信,但我们现在的药物在解决高糖毒性的同时,确实可使胰岛B细胞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在糖尿病患者的病程发展中,胰岛细胞萎缩是自然的,降糖药和胰岛素都不会加速其萎缩。”
新观点:早用胰岛素避免细胞“过劳死”
认为“胰岛素会成瘾”、“易依赖”,无疑是很多糖尿病患者排斥、拒绝使用胰岛素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有一些患者在早用还是晚用的问题上感到迷惘。这也是笔者接下来向杨教授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诊断为糖尿病后,应该早用胰岛素,还是到了万不得已时才用胰岛素?”
“1型糖尿病患者肯定要依赖胰岛素而生存,所以诊断之后及时使用胰岛素是毫无疑义的。对于2型糖尿病呢,以前我们的传统观念是经过控制饮食和口服降糖药后,效果仍然不满意(指的是不能使血糖达到应该控制到的标准)时,才联合应用胰岛素。这是过去的一个看法,到现在为止,这个看法仍然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个主流。”杨教授稍稍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但现在糖尿病专家更加倾向的是,对新发糖尿病患者,如果其血糖比较高(也就是起点比较高),应该尽早使用胰岛素。因为血糖太高会导致所谓的高糖毒性,在高血糖的重压下,会使患者的胰岛B细胞负担非常重,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高血糖状态下,B细胞合成胰岛素的能力被抑制得非常明显;二是若不及时解决高糖毒性,会有部分B细胞受到损伤。所以,对于新诊断的、血糖比较高的患者应早用胰岛素,把血糖控制下来,在给药途径上甚至可以使用胰岛素泵这种最先进、最快的给药方式,让患者在两三天内血糖达标。高糖毒性的迅速解除,对患者胰岛B细胞的保护、修复和恢复起到一个非常好的作用。
, http://www.100md.com
“当然,我们所说的只是强化治疗,并不是一开始用了胰岛素就一辈子都要用。有些患者经过胰岛素强化治疗之后,B细胞功能恢复得非常好,这时可撤去胰岛素,改为常规治疗。”
笔者有些不解:“既然胰岛素降血糖效果那么好,而且可以避免胰岛B细胞‘过劳死’,那为什么血糖不太高的新发糖尿病患者不一开始给其用胰岛素呢?”
杨教授回答:“主要是胰岛素量不太容易掌握,血糖不太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容易出现低血糖。因为这些人一开始血糖不太高,说明要不就是胰岛素抵抗不重,要不就是自身胰岛功能还可以,只要注意饮食,使用促进胰岛素分泌、加强胰岛素敏感性的药,就能把血糖给控制住。”
“有些患者一开始不用胰岛素,但后来用了,故认为是2型转1型了,这两者之间真的能转变吗?”这个问题也是糖尿病患者常常问到的。
杨教授说:“2型糖尿病和1型糖尿病是病因完全不同的两种类型。2型糖尿病是患者体内存在胰岛素抵抗,或者有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的因素存在,它早期没有胰岛B细胞被破坏,所以说,B细胞早期分泌胰岛素的能力是相对不够的。1型糖尿病患者则由于胰岛B细胞被破坏,导致生产胰岛素的能力下降,而早期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不明显,胰岛素绝对量不够,若不治疗,最后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胰岛素帮忙降血糖,但不至于缺了胰岛素就会死亡,也就是说还没到那份上。2型糖尿病患者常死于其并发症而非酮症酸中毒,但1型糖尿病则是依赖胰岛素生存的,所以两者是完全不同的。
, 百拇医药
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被破坏的速度和量是相当快和大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的衰竭和功能丧失则非常缓慢,这两种类型是不互相转化的,但可以混合并存。”
新面孔:超短效、超长效、吸入,“新秀”层出不穷
胰岛素于1921年被发现,1922年被正式用于临床,这使得糖尿病的治疗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它在糖尿病治疗药物中可谓“鹤立鸡群”、“璀璨夺目”,到现在风风雨雨已经走过了八十多年的历程,那么,近年它又有什么新的进展呢?推出的各种不同剂型,究竟谁领风骚?
杨教授言简意赅地将进展分为两类:“胰岛素发展至今的确有很多进展,一个是剂型的进展,主要是超短效和超长效胰岛素的出现;一个是给药途径的进展,即吸入性胰岛素和口服性胰岛素的研制。”
杨教授接着深入详细地进行了介绍:“普通的外源性胰岛素在注射之前,胰岛素分子在注射液中容易聚集成团,形成六聚体。打到患者皮下之后,必须从六聚体变成二聚体再变成单体,这样才能被人体吸收入血。普通胰岛素的分子结构造成了其吸收慢、同步性差的缺点,注射完后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到达高峰需要90分钟左右,所以很多患者必须在餐前半小时注射胰岛素,以适应其吸收的特点。为了使患者餐后血糖到达高峰时,血液内胰岛素的量也同步到达高峰,因此人们希望有一种胰岛素打到皮下就吸收,于是超短效胰岛素便应运而生,它克服了在溶液中聚集成六聚体的现象,注入后可以非常快地变成单体而被吸收。
, 百拇医药
“普通胰岛素到达高峰慢,消失得也慢,餐后容易发生低血糖。而超短效胰岛素到达高峰快,消失得也快,下一次就餐前不容易出现低血糖现象。我们正常人消化吸收的过程应该是饭后半小时至1小时,餐后2小时血糖就应该回落下来了。”
“超短效胰岛素,由于其作用时间能较好地与体内血糖的波动规律相吻合,所以它有取代其他胰岛素的趋势。”杨教授用一句话将超短效胰岛素的优势总结概括。但是,她同时也指出,由于这种超短效胰岛素的分子经过了修饰,能否在孕妇和儿童身上安全使用,还必须经受时间的考验。
接下来,杨教授给笔者简单介绍了一下超长效胰岛素。她说,以前的中效胰岛素发挥作用的时间达14~16小时,不能覆盖全天24小时,而超长效胰岛素却能做到这一点。与超短效胰岛素的机理正好相反,科研人员通过分子修饰,使这种超长效胰岛素打到皮下后形成一大团,让其慢慢解聚被吸收,从而实现24小时平缓吸收。
至于胰岛素给药途径方面的进展,杨教授说:“国外对于吸入性胰岛素,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乐观估计在明后两年可以面市。前段时间有媒体称,国外已有口服胰岛素胶囊研制成功,对于这一点我们还未收到确切消息。如果真的研制成功,那绝对是个很伟大的成就,特别是对解决1型糖尿病患儿的注射问题将起到重要作用。”, 百拇医药
听说杨文英教授将在广州举行的一个内分泌学术会议上作专题报告,慕名而来的笔者早早来到会场。杨教授当时出场的情景令笔者大为惊讶:当她进入会场之时,六位着装统一的小伙子双手挥着大旗从她身后小跑进入会场,每边三个,立在会场的两侧。原来是一家药品赞助商在做宣传活动。
报告结束后,杨教授接受了笔者的采访。在采访进入主题之前,笔者和杨教授打趣说道:“您出场时身后的那六个小伙子,可真有点像鸿门宴中骤然杀出的一队刀斧手,差点把我们给吓着了。”杨教授也笑了:“当时仅仅是凑巧和他们一起进来而已。现在厂家做广告真是见缝插针,无处不在,宣传手法有时也挺夸张的。”
笔者接过她的话茬:“不如我们的话题就从广告开始说起吧。我今天想请您谈的内容主要是关于胰岛素的,现在很多患者反映,有些医疗广告上有这样的说法——‘外源性胰岛素的注入,会使身体本身的胰腺功能逐渐降低,直至最后丧失,这样就使人终生依赖胰岛素’,于是很多患者担心,用了胰岛素会像吸毒那样,由不依赖变为依赖,以后再也不能停用,真的是这样吗?”
, http://www.100md.com
“不会!”杨教授的回答非常肯定,“胰岛素跟其他激素不一样。打个比方吧,肾上腺皮质激素也是人体内的一种激素,它主要由肾上腺产生,有些肾病患者使用大量外源性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后,会通过脑垂体反馈抑制肾上腺产生肾上腺皮质激素,造成肾上腺废用性萎缩。但胰岛素没有上级抑制系统,它没有这种反馈和负反馈的特性,外源性胰岛素不会刺激垂体,不会抑制自身的胰岛B细胞而造成其废用性萎缩,所以,患者的担心是不必要的。注射外源性胰岛素后,胰岛B细胞自身仍然会分泌胰岛素,而且外源性胰岛素的注入使血糖得到改善,B细胞功能会得到最大程度的修复和保护,这样一来,内源性胰岛功能反而好了。用了一段时间后血糖控制住了,说不定还可以减少一部分外源性胰岛素的用量。因此,外源性胰岛素对胰岛B细胞是一个保护,可以给胰岛B细胞一个休养生息的时间。所以,一些医疗广告称外源性胰岛素的注入会使胰岛功能逐渐降低直至最后丧失,这种攻击胰岛素的说法肯定是错的。”
笔者继续就广告问题问杨教授:“社会上关于胰岛功能修复的广告可不可信?胰岛功能真的能通过药物来恢复吗?”
, 百拇医药
杨教授回答道:“社会上很多广告的确不能随便相信,但我们现在的药物在解决高糖毒性的同时,确实可使胰岛B细胞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在糖尿病患者的病程发展中,胰岛细胞萎缩是自然的,降糖药和胰岛素都不会加速其萎缩。”
新观点:早用胰岛素避免细胞“过劳死”
认为“胰岛素会成瘾”、“易依赖”,无疑是很多糖尿病患者排斥、拒绝使用胰岛素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有一些患者在早用还是晚用的问题上感到迷惘。这也是笔者接下来向杨教授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诊断为糖尿病后,应该早用胰岛素,还是到了万不得已时才用胰岛素?”
“1型糖尿病患者肯定要依赖胰岛素而生存,所以诊断之后及时使用胰岛素是毫无疑义的。对于2型糖尿病呢,以前我们的传统观念是经过控制饮食和口服降糖药后,效果仍然不满意(指的是不能使血糖达到应该控制到的标准)时,才联合应用胰岛素。这是过去的一个看法,到现在为止,这个看法仍然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个主流。”杨教授稍稍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但现在糖尿病专家更加倾向的是,对新发糖尿病患者,如果其血糖比较高(也就是起点比较高),应该尽早使用胰岛素。因为血糖太高会导致所谓的高糖毒性,在高血糖的重压下,会使患者的胰岛B细胞负担非常重,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高血糖状态下,B细胞合成胰岛素的能力被抑制得非常明显;二是若不及时解决高糖毒性,会有部分B细胞受到损伤。所以,对于新诊断的、血糖比较高的患者应早用胰岛素,把血糖控制下来,在给药途径上甚至可以使用胰岛素泵这种最先进、最快的给药方式,让患者在两三天内血糖达标。高糖毒性的迅速解除,对患者胰岛B细胞的保护、修复和恢复起到一个非常好的作用。
, http://www.100md.com
“当然,我们所说的只是强化治疗,并不是一开始用了胰岛素就一辈子都要用。有些患者经过胰岛素强化治疗之后,B细胞功能恢复得非常好,这时可撤去胰岛素,改为常规治疗。”
笔者有些不解:“既然胰岛素降血糖效果那么好,而且可以避免胰岛B细胞‘过劳死’,那为什么血糖不太高的新发糖尿病患者不一开始给其用胰岛素呢?”
杨教授回答:“主要是胰岛素量不太容易掌握,血糖不太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容易出现低血糖。因为这些人一开始血糖不太高,说明要不就是胰岛素抵抗不重,要不就是自身胰岛功能还可以,只要注意饮食,使用促进胰岛素分泌、加强胰岛素敏感性的药,就能把血糖给控制住。”
“有些患者一开始不用胰岛素,但后来用了,故认为是2型转1型了,这两者之间真的能转变吗?”这个问题也是糖尿病患者常常问到的。
杨教授说:“2型糖尿病和1型糖尿病是病因完全不同的两种类型。2型糖尿病是患者体内存在胰岛素抵抗,或者有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的因素存在,它早期没有胰岛B细胞被破坏,所以说,B细胞早期分泌胰岛素的能力是相对不够的。1型糖尿病患者则由于胰岛B细胞被破坏,导致生产胰岛素的能力下降,而早期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不明显,胰岛素绝对量不够,若不治疗,最后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胰岛素帮忙降血糖,但不至于缺了胰岛素就会死亡,也就是说还没到那份上。2型糖尿病患者常死于其并发症而非酮症酸中毒,但1型糖尿病则是依赖胰岛素生存的,所以两者是完全不同的。
, 百拇医药
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被破坏的速度和量是相当快和大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的衰竭和功能丧失则非常缓慢,这两种类型是不互相转化的,但可以混合并存。”
新面孔:超短效、超长效、吸入,“新秀”层出不穷
胰岛素于1921年被发现,1922年被正式用于临床,这使得糖尿病的治疗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它在糖尿病治疗药物中可谓“鹤立鸡群”、“璀璨夺目”,到现在风风雨雨已经走过了八十多年的历程,那么,近年它又有什么新的进展呢?推出的各种不同剂型,究竟谁领风骚?
杨教授言简意赅地将进展分为两类:“胰岛素发展至今的确有很多进展,一个是剂型的进展,主要是超短效和超长效胰岛素的出现;一个是给药途径的进展,即吸入性胰岛素和口服性胰岛素的研制。”
杨教授接着深入详细地进行了介绍:“普通的外源性胰岛素在注射之前,胰岛素分子在注射液中容易聚集成团,形成六聚体。打到患者皮下之后,必须从六聚体变成二聚体再变成单体,这样才能被人体吸收入血。普通胰岛素的分子结构造成了其吸收慢、同步性差的缺点,注射完后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到达高峰需要90分钟左右,所以很多患者必须在餐前半小时注射胰岛素,以适应其吸收的特点。为了使患者餐后血糖到达高峰时,血液内胰岛素的量也同步到达高峰,因此人们希望有一种胰岛素打到皮下就吸收,于是超短效胰岛素便应运而生,它克服了在溶液中聚集成六聚体的现象,注入后可以非常快地变成单体而被吸收。
, 百拇医药
“普通胰岛素到达高峰慢,消失得也慢,餐后容易发生低血糖。而超短效胰岛素到达高峰快,消失得也快,下一次就餐前不容易出现低血糖现象。我们正常人消化吸收的过程应该是饭后半小时至1小时,餐后2小时血糖就应该回落下来了。”
“超短效胰岛素,由于其作用时间能较好地与体内血糖的波动规律相吻合,所以它有取代其他胰岛素的趋势。”杨教授用一句话将超短效胰岛素的优势总结概括。但是,她同时也指出,由于这种超短效胰岛素的分子经过了修饰,能否在孕妇和儿童身上安全使用,还必须经受时间的考验。
接下来,杨教授给笔者简单介绍了一下超长效胰岛素。她说,以前的中效胰岛素发挥作用的时间达14~16小时,不能覆盖全天24小时,而超长效胰岛素却能做到这一点。与超短效胰岛素的机理正好相反,科研人员通过分子修饰,使这种超长效胰岛素打到皮下后形成一大团,让其慢慢解聚被吸收,从而实现24小时平缓吸收。
至于胰岛素给药途径方面的进展,杨教授说:“国外对于吸入性胰岛素,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乐观估计在明后两年可以面市。前段时间有媒体称,国外已有口服胰岛素胶囊研制成功,对于这一点我们还未收到确切消息。如果真的研制成功,那绝对是个很伟大的成就,特别是对解决1型糖尿病患儿的注射问题将起到重要作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