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下腺囊肿:舌下长出“小蛤蟆”
为什么囊液有变色的魔力
小詹大学毕业后,在一所中学担任教师。面对日益严峻的生存竞争,为了在各方面保持领先,小詹努力工作,还利用业余时间“充电”,不断更新知识,非常辛苦。
一天,小詹无意中发现左侧舌头下肿了起来,像个水疱,软软的,不痒不疼。他以为是疲劳造成的,休息一下就会自行消退。谁知一周后,肿胀仍不见消退,小詹有些着急,跑到医院口腔科就诊。接诊的秦医生详细询问了病史,然后进行了仔细检查,并用注射针刺入水疱,抽出一些淡黄色液体,与蛋清相似,黏乎乎的。秦医生告诉小詹,这种液体有一种神奇的变色魔力:在米汤中加入少量碘酒,米汤变成蓝色,再加入这种蛋清样的黏液,蓝色又会消失。原来,水疱内的液体是唾液,含淀粉酶,米汤中的淀粉遇碘变成蓝色,再加入淀粉酶,淀粉便分解成葡萄糖,蓝色随即消失。综合病史和检查结果,秦医生判定小詹患了舌下腺囊肿。
做个小手术,根治“蛤蟆肿”
, http://www.100md.com
听到“囊肿”两字,小詹显得忧心忡忡:这是不是恶性肿瘤啊?它是怎么长出来的?这水疱长在舌下,是否会影响舌头的功能?我是个教师,得了这病能否保持语音清晰?舌下腺囊肿应如何治疗?
针对小詹提出的一系列问题,秦医生做了如下解释:
舌下腺囊肿大多数由创伤引起,鱼刺、肉骨头的尖端,甚至剔牙时的牙签刺破舌下腺的导管,舌下腺分泌的黏液从破裂口渗入组织间隙,形成囊肿;或者发生舌下黏膜创伤及溃疡,在伤口愈合过程中,疤痕收缩,使舌下腺导管闭塞,黏液潴留成为囊肿。由于舌下腺囊肿呈现淡蓝色,圆鼓鼓的,外观与蛤蟆叫时鼓起的气囊相似,因此,俗称为“蛤蟆肿”。舌下腺囊肿如果不治疗,囊肿会慢慢增大,一旦碰破,黏液流出,囊肿会暂时消失,一段时间后,破口长好,囊肿又逐渐恢复原样。囊肿长得很大或感染时,可能引起吞咽困难、语音不清,甚至呼吸不通畅。舌下腺囊肿一般不会恶变,也不会自行消退。根据小詹目前的病情,治疗最好采取摘除舌下腺的方法,彻底解决问题。手术造成的损伤,患者基本能够承受,治疗后大多不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 百拇医药
初步了解舌下腺囊肿后,小詹决定接受手术治疗。手术做完后,有轻度的肿胀和疼痛,3~5天内舌活动时有牵拉感,咀嚼时搅拌食物不够利索,但说话基本不受影响,一周后拆线,肿胀逐渐消退,一个月后小詹恢复了正常。
口外型“蛤蟆肿”,突起在下巴
有一种口外型舌下腺囊肿,尽管舌下腺在舌下,其囊肿却发生在下颌下区。口外型舌下腺囊肿的特点是:舌下区域无明显异常,但下颌下区肿胀,质地柔软,低头时因重力关系,肿胀略增大,按压下颌下区,舌下区明显突起,用注射针穿刺,可抽出蛋清样黏稠液体,检验淀粉酶呈阳性。
由于治疗原则差异大,口外型舌下腺囊肿必须与囊性水瘤等下颌下区的肿瘤性疾病相区别。囊性水瘤常见于婴幼儿,肿胀区域非常柔软,触摸时有水囊一样的手感,具有透光性,用电筒等照射瘤体的一侧,从另一侧观看有磨砂玻璃样光感,穿刺瘤体抽出的液体外观清亮、色淡黄、不黏稠,涂片检查可见淋巴细胞。
治疗口外型舌下腺囊肿,是从口腔内摘除舌下腺,并将囊腔内的黏液彻底吸净,然后对下颌下区做加压包扎,为美观起见,不必在下颌下区皮肤做切口摘除囊肿;如果是下颌下区的囊性水瘤或其他肿瘤性疾病,则无可选择,必须切开下颌下区的皮肤,摘除或完整切除瘤体。
如果患者患有严重的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全身情况不适合做舌下腺切除手术,可做简单的袋型缝合术。方法是切除囊肿表面部分黏膜和囊壁,形成一个囊袋,让囊肿产生的黏液自行排入口腔,控制囊肿的发展,待全身情况好转再进行舌下腺切除。但袋型缝合术经过一定时间会复发。婴儿的舌下腺囊肿也可做上述处理,待其长到4~5岁后,再做舌下腺切除手术。, http://www.100md.com
小詹大学毕业后,在一所中学担任教师。面对日益严峻的生存竞争,为了在各方面保持领先,小詹努力工作,还利用业余时间“充电”,不断更新知识,非常辛苦。
一天,小詹无意中发现左侧舌头下肿了起来,像个水疱,软软的,不痒不疼。他以为是疲劳造成的,休息一下就会自行消退。谁知一周后,肿胀仍不见消退,小詹有些着急,跑到医院口腔科就诊。接诊的秦医生详细询问了病史,然后进行了仔细检查,并用注射针刺入水疱,抽出一些淡黄色液体,与蛋清相似,黏乎乎的。秦医生告诉小詹,这种液体有一种神奇的变色魔力:在米汤中加入少量碘酒,米汤变成蓝色,再加入这种蛋清样的黏液,蓝色又会消失。原来,水疱内的液体是唾液,含淀粉酶,米汤中的淀粉遇碘变成蓝色,再加入淀粉酶,淀粉便分解成葡萄糖,蓝色随即消失。综合病史和检查结果,秦医生判定小詹患了舌下腺囊肿。
做个小手术,根治“蛤蟆肿”
, http://www.100md.com
听到“囊肿”两字,小詹显得忧心忡忡:这是不是恶性肿瘤啊?它是怎么长出来的?这水疱长在舌下,是否会影响舌头的功能?我是个教师,得了这病能否保持语音清晰?舌下腺囊肿应如何治疗?
针对小詹提出的一系列问题,秦医生做了如下解释:
舌下腺囊肿大多数由创伤引起,鱼刺、肉骨头的尖端,甚至剔牙时的牙签刺破舌下腺的导管,舌下腺分泌的黏液从破裂口渗入组织间隙,形成囊肿;或者发生舌下黏膜创伤及溃疡,在伤口愈合过程中,疤痕收缩,使舌下腺导管闭塞,黏液潴留成为囊肿。由于舌下腺囊肿呈现淡蓝色,圆鼓鼓的,外观与蛤蟆叫时鼓起的气囊相似,因此,俗称为“蛤蟆肿”。舌下腺囊肿如果不治疗,囊肿会慢慢增大,一旦碰破,黏液流出,囊肿会暂时消失,一段时间后,破口长好,囊肿又逐渐恢复原样。囊肿长得很大或感染时,可能引起吞咽困难、语音不清,甚至呼吸不通畅。舌下腺囊肿一般不会恶变,也不会自行消退。根据小詹目前的病情,治疗最好采取摘除舌下腺的方法,彻底解决问题。手术造成的损伤,患者基本能够承受,治疗后大多不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 百拇医药
初步了解舌下腺囊肿后,小詹决定接受手术治疗。手术做完后,有轻度的肿胀和疼痛,3~5天内舌活动时有牵拉感,咀嚼时搅拌食物不够利索,但说话基本不受影响,一周后拆线,肿胀逐渐消退,一个月后小詹恢复了正常。
口外型“蛤蟆肿”,突起在下巴
有一种口外型舌下腺囊肿,尽管舌下腺在舌下,其囊肿却发生在下颌下区。口外型舌下腺囊肿的特点是:舌下区域无明显异常,但下颌下区肿胀,质地柔软,低头时因重力关系,肿胀略增大,按压下颌下区,舌下区明显突起,用注射针穿刺,可抽出蛋清样黏稠液体,检验淀粉酶呈阳性。
由于治疗原则差异大,口外型舌下腺囊肿必须与囊性水瘤等下颌下区的肿瘤性疾病相区别。囊性水瘤常见于婴幼儿,肿胀区域非常柔软,触摸时有水囊一样的手感,具有透光性,用电筒等照射瘤体的一侧,从另一侧观看有磨砂玻璃样光感,穿刺瘤体抽出的液体外观清亮、色淡黄、不黏稠,涂片检查可见淋巴细胞。
治疗口外型舌下腺囊肿,是从口腔内摘除舌下腺,并将囊腔内的黏液彻底吸净,然后对下颌下区做加压包扎,为美观起见,不必在下颌下区皮肤做切口摘除囊肿;如果是下颌下区的囊性水瘤或其他肿瘤性疾病,则无可选择,必须切开下颌下区的皮肤,摘除或完整切除瘤体。
如果患者患有严重的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全身情况不适合做舌下腺切除手术,可做简单的袋型缝合术。方法是切除囊肿表面部分黏膜和囊壁,形成一个囊袋,让囊肿产生的黏液自行排入口腔,控制囊肿的发展,待全身情况好转再进行舌下腺切除。但袋型缝合术经过一定时间会复发。婴儿的舌下腺囊肿也可做上述处理,待其长到4~5岁后,再做舌下腺切除手术。,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