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罕见的临床急症
年轻警员,长跑后突然死亡
香港一名现役警员,上午10点参加每年一次的体能测试,13分钟内跑完2400米后,坐在铁丝网边休息。他的同事发觉他突然不支倒地,陷入昏迷。他们立即报警,并轮流为他做人工呼吸,可惜为时已晚,送院后证实死亡。猝死的警员年仅28岁,未婚。据悉,他平时不抽烟、不喝酒,经常早睡早起,生活习惯健康,但是平日很少参加运动。
摘自《人民网》
(编者按:好端端的一个人突然就死了,人们不禁长叹: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有谁想过,这猝死也许并不是死亡之神的突然光顾,它觊觎你很久了,只是你未能发觉而已。自己会不会身处险境?怎么避开它?请看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廖晓星教授的分析文章。)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偶然可听到某人突然去世的消息,如果死者是平素健康的中青年人,从发病到死亡只有短短的几小时,在医学上称之为猝死。由于事发突然,后果无可挽回,常给家人亲属造成巨大悲痛,令人惋惜不已。上述香港年轻警员在参加体能测试中突然倒地身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 百拇医药
多年前,笔者在急诊科当值出车时曾有一次印象深刻的经历:一位身强力壮的年轻民工清晨被人发现死在工棚里,此人临睡前并无异常征象,和他并排睡觉的人亦毫不察觉。这件事令我惊异不已,人的生命怎么会那么脆弱呢?是什么疾病、通过什么途径使人“走”得这么彻底?
两年前我在香港参加一个心脏病学术研讨会,几位国际知名专家谈到了猝死问题。他们在猝死前冠以心源性,意思是许多猝死是由于心脏病发作所导致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某种原因使心脏突然停止射血才会造成如此快速的死亡。在发达国家,由于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高,心源性猝死的机会也大大增加,猝死并不罕见。
最近,我在急诊科又遇到两名猝死的患者,年龄都在30岁左右,一向身体健康,没有严重的慢性病,也没有特别的诱因,说着说着话便一头栽在地上,家人大约在半小时左右将患者送到医院,虽经积极抢救,但仍回天无力。这两例后来都做了病理检查,一例诊断为心脏传导系统纤维化,另一例确定为脑动脉瘤破裂出血。
, 百拇医药
看来,心脏和脑部的急性病变是主要的杀手。
一旦发生猝死,后果不堪设想。那么,能不能预防猝死的发生?换句话说,能不能从正常的人群中找出有猝死可能的人,采取一定的防护性措施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入手。
首先,应重视例行的体格检查。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也是这个道理。猝死虽然是突发的,但一定有潜在的器质性疾病的基础。有些疾病的蛛丝马迹可以通过常规的体格检查而发现,比如心电图(包括普通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心电图、心室晚电位)和X线胸片,如果有异常发现,还可以做超声心动图、经颅多普勒和核素检查,甚至头颅CT和心脑血管造影。医生通过评估各项检查结果做出健康状况的结论,这是十分重要的。有些人愿意花上千元吃一顿饭,却舍不得花几百元检查身体,这是很不明智的。
其次,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体力活动少了,心理压力却大大增加了。在城市,人们的饮食结构、工作环境、交往模式、娱乐方式越来越西化,一部分富人在挥霍金钱的同时,也损害着自己的健康。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体会到,拥有财富不等于拥有健康,许多现代的富贵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保持平和的心态,不急不躁,性格不偏执,思维不走极端,工作不熬夜,吃喝不过量,可以避开许多风险。
, http://www.100md.com
第三,有心脑疾病的人要听从医生的建议和劝告。猝死是难以预测的,但有经验的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药物,有些药物需要长期使用,如阿司匹林、降压药,有些药物不可突然停药,如抗心律失常药、β-受体阻滞剂。有些患者仅仅根据自己的感觉服药,这是不可取的。
最后应提出的是,一旦发生猝死,第一目击者是否掌握现场急救技能,是决定患者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大量证据表明,如果不能在猝死发生后10分钟内开始现场复苏(包括开放气道、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则存活率是很低的。遗憾的是,我国民众急救技能的普及率很低,遇到意外事件只会打电话求救或送到医院急诊,耽误了宝贵的抢救时机。因此,广大群众能学会急救知识和技能,是提高我国民众素质的必备条件之一。
医学链接: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将被救者的头后仰,一手将其下颌向上方和后方托起以保持呼吸道顺畅,另一手压迫于被救者前额,保持被救者头部后仰位置,同时以拇指和食指将被救者的鼻孔捏闭。然后深吸一口气,对准被救者口部用力吹。开始时可连续吹入3~4次,然后以每5秒钟吹气一次的频率进行。每次吹毕即将口移开并做深吸气,此时被救者凭其胸部的弹性被动地完成呼气。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被救者平卧,背部垫一木板或卧于地板上。抢救者立于或跪于被救者一侧,选择胸骨上2/3与下1/3的交接处为按压点。将一手掌根部置于按压点,另一手掌根部覆于前者之上。手指向上方翘起,两臂伸直,凭自身重力通过双臂和双手掌,垂直向胸骨加压,使胸骨下陷4~5厘米,然后立即放松,但双手不离开胸壁,使胸廓自行恢复原位。按压频率以80~100次/分为佳。
如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同时进行,一人抢救时,心脏按压15次、口对口呼吸2次。两人同时抢救时,心脏按压5次、口对口人工呼吸1次。, http://www.100md.com
香港一名现役警员,上午10点参加每年一次的体能测试,13分钟内跑完2400米后,坐在铁丝网边休息。他的同事发觉他突然不支倒地,陷入昏迷。他们立即报警,并轮流为他做人工呼吸,可惜为时已晚,送院后证实死亡。猝死的警员年仅28岁,未婚。据悉,他平时不抽烟、不喝酒,经常早睡早起,生活习惯健康,但是平日很少参加运动。
摘自《人民网》
(编者按:好端端的一个人突然就死了,人们不禁长叹: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有谁想过,这猝死也许并不是死亡之神的突然光顾,它觊觎你很久了,只是你未能发觉而已。自己会不会身处险境?怎么避开它?请看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廖晓星教授的分析文章。)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偶然可听到某人突然去世的消息,如果死者是平素健康的中青年人,从发病到死亡只有短短的几小时,在医学上称之为猝死。由于事发突然,后果无可挽回,常给家人亲属造成巨大悲痛,令人惋惜不已。上述香港年轻警员在参加体能测试中突然倒地身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 百拇医药
多年前,笔者在急诊科当值出车时曾有一次印象深刻的经历:一位身强力壮的年轻民工清晨被人发现死在工棚里,此人临睡前并无异常征象,和他并排睡觉的人亦毫不察觉。这件事令我惊异不已,人的生命怎么会那么脆弱呢?是什么疾病、通过什么途径使人“走”得这么彻底?
两年前我在香港参加一个心脏病学术研讨会,几位国际知名专家谈到了猝死问题。他们在猝死前冠以心源性,意思是许多猝死是由于心脏病发作所导致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某种原因使心脏突然停止射血才会造成如此快速的死亡。在发达国家,由于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高,心源性猝死的机会也大大增加,猝死并不罕见。
最近,我在急诊科又遇到两名猝死的患者,年龄都在30岁左右,一向身体健康,没有严重的慢性病,也没有特别的诱因,说着说着话便一头栽在地上,家人大约在半小时左右将患者送到医院,虽经积极抢救,但仍回天无力。这两例后来都做了病理检查,一例诊断为心脏传导系统纤维化,另一例确定为脑动脉瘤破裂出血。
, 百拇医药
看来,心脏和脑部的急性病变是主要的杀手。
一旦发生猝死,后果不堪设想。那么,能不能预防猝死的发生?换句话说,能不能从正常的人群中找出有猝死可能的人,采取一定的防护性措施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入手。
首先,应重视例行的体格检查。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也是这个道理。猝死虽然是突发的,但一定有潜在的器质性疾病的基础。有些疾病的蛛丝马迹可以通过常规的体格检查而发现,比如心电图(包括普通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心电图、心室晚电位)和X线胸片,如果有异常发现,还可以做超声心动图、经颅多普勒和核素检查,甚至头颅CT和心脑血管造影。医生通过评估各项检查结果做出健康状况的结论,这是十分重要的。有些人愿意花上千元吃一顿饭,却舍不得花几百元检查身体,这是很不明智的。
其次,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体力活动少了,心理压力却大大增加了。在城市,人们的饮食结构、工作环境、交往模式、娱乐方式越来越西化,一部分富人在挥霍金钱的同时,也损害着自己的健康。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体会到,拥有财富不等于拥有健康,许多现代的富贵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保持平和的心态,不急不躁,性格不偏执,思维不走极端,工作不熬夜,吃喝不过量,可以避开许多风险。
, http://www.100md.com
第三,有心脑疾病的人要听从医生的建议和劝告。猝死是难以预测的,但有经验的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药物,有些药物需要长期使用,如阿司匹林、降压药,有些药物不可突然停药,如抗心律失常药、β-受体阻滞剂。有些患者仅仅根据自己的感觉服药,这是不可取的。
最后应提出的是,一旦发生猝死,第一目击者是否掌握现场急救技能,是决定患者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大量证据表明,如果不能在猝死发生后10分钟内开始现场复苏(包括开放气道、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则存活率是很低的。遗憾的是,我国民众急救技能的普及率很低,遇到意外事件只会打电话求救或送到医院急诊,耽误了宝贵的抢救时机。因此,广大群众能学会急救知识和技能,是提高我国民众素质的必备条件之一。
医学链接: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将被救者的头后仰,一手将其下颌向上方和后方托起以保持呼吸道顺畅,另一手压迫于被救者前额,保持被救者头部后仰位置,同时以拇指和食指将被救者的鼻孔捏闭。然后深吸一口气,对准被救者口部用力吹。开始时可连续吹入3~4次,然后以每5秒钟吹气一次的频率进行。每次吹毕即将口移开并做深吸气,此时被救者凭其胸部的弹性被动地完成呼气。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被救者平卧,背部垫一木板或卧于地板上。抢救者立于或跪于被救者一侧,选择胸骨上2/3与下1/3的交接处为按压点。将一手掌根部置于按压点,另一手掌根部覆于前者之上。手指向上方翘起,两臂伸直,凭自身重力通过双臂和双手掌,垂直向胸骨加压,使胸骨下陷4~5厘米,然后立即放松,但双手不离开胸壁,使胸廓自行恢复原位。按压频率以80~100次/分为佳。
如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同时进行,一人抢救时,心脏按压15次、口对口呼吸2次。两人同时抢救时,心脏按压5次、口对口人工呼吸1次。,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