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闭的囟门碰不得?
囟门,宝宝健康的一面镜子
2006年冬季的一天清晨,在我眼巴巴的期盼中,儿子呱呱坠地了,看着他粉扑扑的小脸蛋儿,听着他响亮的哭声,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这天中午回家,妻子刚给孩子喂完奶,我高兴地上前逗宝宝玩。摸着宝宝的头,突然间,我发现他的头顶上面有个菱形的软空隙,还微微有点起伏。我心中不由一惊,忙问妻子宝宝怎么了,头上怎么有个缝隙的?妻子凑过来看看,也吓了一大跳。刚从老家过来的妈妈听我们大呼小叫的,赶紧过来看个究竟。待弄明白后,妈妈却笑了:“你们是怎么做人父母的,做过‘功课’没有?这哪是什么裂缝,分明是囟门嘛,老百姓常说的‘呼吸顶’就是这里,知道了吧?孩子周岁以后囟门就能长严实了。”
医生点评:人的颅骨由6块骨头组成,孩子出生后,由于颅骨尚未发育完全,骨与骨之间的相互衔接处会存在一定缝隙。头顶部前中央为额骨和顶骨形成的菱形间隙,称为前囟门,民间俗称“天门盖”。孩子出生时,前囟对边斜径约2厘米,外观平坦或稍微凹陷,抚摸感觉软乎乎的,时有轻微跳动感;此后,会随头围的增大而有所扩大;6个月后,才开始随额骨和顶骨逐渐骨化而缩小;一般在12~18个月左右闭合。而后囟门为顶骨和枕骨形成的三角间隙,出生时已经闭合或仅微开,最晚在2~4个月时闭合。
, 百拇医药
孩子一岁半以前,医生通过对囟门的大小和紧张度等情况的检查,可了解其发育和有无疾病。如出现前囟门明显凹陷,常见于呕吐、腹泻引起的脱水,或严重营养不良;前囟门饱满、鼓起,高出颅骨表面,则提示婴儿因脑炎、脑膜炎、颅内出血、肿瘤或某些药物中毒而引起颅内压增高;囟门过早闭合多见于小头畸形,过迟闭合多见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的呆小症和脑积水等。
抚摸、洗头,并不“坏囟”
之后,妈妈又认真地告诫我们,宝宝的囟门在长拢之前是摸不得、碰不得的。胡乱摸孩子的头,要是伤着了,宝宝就会变成傻子和哑巴的。听了老人家一番经验之谈,我和妻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原来那小“窗口”还有这样的玄机,幸亏刚才没犯规。
孩子快满月了,看到小家伙实在脏得不顺眼,我和妻商量着要给孩子洗个澡。谁知妈妈说啥也不同意:“大冷天的,洗什么澡呀?把俺宝贝孙子冻病了咋办?再说孩子的囟门娇贵得很,万一洗头时碰着了,可不是闹着玩的。”既然妈妈都这么说了,我们也只好作罢,只像往常一样,用热毛巾把孩子的脸蛋儿、脖子、腋窝和大腿根擦擦了事。
, 百拇医药
医生点评:我国民间有“护囟”的习俗,认为孩子的头部不能摸,甚至头皮上的胎脂都不能洗掉,这是没有科学道理的。实际上,囟门部位虽然没有骨质覆盖,但头皮、皮下结缔组织,以及硬脑膜等,对大脑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只要不受重创打击,仅仅是抚摸、洗头等,并不会损伤到孩子的大脑,更不会让孩子变聋子、哑巴或变傻。
常清洁,不长乳痂
转眼,夏天到了,天气已热,宝宝也快半岁了。一次,我和妻子给宝宝洗澡,看到他头顶靠近囟门的地方有一层灰黑色、像鱼鳞似的东西,于是就想帮他搓掉。可妈妈仍然坚持不让我们碰宝宝的囟门。就这样,又过了两个月,宝宝头顶上越积越厚的脏东西已结成了灰黄带红的痂块,连头发也只剩下稀疏可辨的黄毛,并且宝宝的小手总是试图去搔抓它。至此,我们才隐约感觉到不妥,于是赶紧带上孩子去医院。
果真,医生检查后告诉我们,宝宝得了“脂溢性皮炎”,原因可能是长时间没洗头造成的,并且由于痂皮下已有炎性物质渗出,必须抓紧治疗。医生还说,实际上,婴儿跟成人一样,也喜欢干净清爽的感觉,需要经常洗头、洗澡。一些传统的观念认为,婴儿尚娇嫩,身体抵抗力差,经常给他洗澡容易着凉感冒,给他洗头更可能伤及囟门,这些观念都是不科学的。之后,医生还摇摇头表示不解,说真不明白我们怎么会因为担心囟门受伤而不给宝宝洗头。害得我和妻的脸刷地一下红了。
, http://www.100md.com
医生点评:孩子头顶上那鱼鳞状灰黑色的脏东西叫头皮痂,又名乳痂,是由头皮皮脂腺的分泌物和脱落的头皮不断堆积而形成的厚痂,与遗传、营养、卫生习惯等因素有关。长久不给孩子洗头,就会使乳痂越积越厚,不仅影响孩子的外观、妨碍对囟门的观察,更会由于乳痂藏污纳垢,导致孩子头皮感染。因此,孩子头皮的清洁护理必不可少。
一旦孩子出现厚乳痂,一般的温水清洗已很难去除。此时,切不可粗暴硬揭,可在乳痂上涂一些经加热消毒并放凉的植物油,滋润1~2天,然后用梳子轻轻地梳,待乳痂脱落后,再用婴儿洗发液加温水洗头;如一次去除不净,可以反复多次进行。清洗时要注意动作轻柔,不要用手指甲去硬抠,以免损伤孩子的头皮,引起继发感染。如果已经出现“脂溢性皮炎”,可在医生指导下,用2%水杨酸花生油去除头皮乳痂后,再外涂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 百拇医药
2006年冬季的一天清晨,在我眼巴巴的期盼中,儿子呱呱坠地了,看着他粉扑扑的小脸蛋儿,听着他响亮的哭声,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这天中午回家,妻子刚给孩子喂完奶,我高兴地上前逗宝宝玩。摸着宝宝的头,突然间,我发现他的头顶上面有个菱形的软空隙,还微微有点起伏。我心中不由一惊,忙问妻子宝宝怎么了,头上怎么有个缝隙的?妻子凑过来看看,也吓了一大跳。刚从老家过来的妈妈听我们大呼小叫的,赶紧过来看个究竟。待弄明白后,妈妈却笑了:“你们是怎么做人父母的,做过‘功课’没有?这哪是什么裂缝,分明是囟门嘛,老百姓常说的‘呼吸顶’就是这里,知道了吧?孩子周岁以后囟门就能长严实了。”
医生点评:人的颅骨由6块骨头组成,孩子出生后,由于颅骨尚未发育完全,骨与骨之间的相互衔接处会存在一定缝隙。头顶部前中央为额骨和顶骨形成的菱形间隙,称为前囟门,民间俗称“天门盖”。孩子出生时,前囟对边斜径约2厘米,外观平坦或稍微凹陷,抚摸感觉软乎乎的,时有轻微跳动感;此后,会随头围的增大而有所扩大;6个月后,才开始随额骨和顶骨逐渐骨化而缩小;一般在12~18个月左右闭合。而后囟门为顶骨和枕骨形成的三角间隙,出生时已经闭合或仅微开,最晚在2~4个月时闭合。
, 百拇医药
孩子一岁半以前,医生通过对囟门的大小和紧张度等情况的检查,可了解其发育和有无疾病。如出现前囟门明显凹陷,常见于呕吐、腹泻引起的脱水,或严重营养不良;前囟门饱满、鼓起,高出颅骨表面,则提示婴儿因脑炎、脑膜炎、颅内出血、肿瘤或某些药物中毒而引起颅内压增高;囟门过早闭合多见于小头畸形,过迟闭合多见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的呆小症和脑积水等。
抚摸、洗头,并不“坏囟”
之后,妈妈又认真地告诫我们,宝宝的囟门在长拢之前是摸不得、碰不得的。胡乱摸孩子的头,要是伤着了,宝宝就会变成傻子和哑巴的。听了老人家一番经验之谈,我和妻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原来那小“窗口”还有这样的玄机,幸亏刚才没犯规。
孩子快满月了,看到小家伙实在脏得不顺眼,我和妻商量着要给孩子洗个澡。谁知妈妈说啥也不同意:“大冷天的,洗什么澡呀?把俺宝贝孙子冻病了咋办?再说孩子的囟门娇贵得很,万一洗头时碰着了,可不是闹着玩的。”既然妈妈都这么说了,我们也只好作罢,只像往常一样,用热毛巾把孩子的脸蛋儿、脖子、腋窝和大腿根擦擦了事。
, 百拇医药
医生点评:我国民间有“护囟”的习俗,认为孩子的头部不能摸,甚至头皮上的胎脂都不能洗掉,这是没有科学道理的。实际上,囟门部位虽然没有骨质覆盖,但头皮、皮下结缔组织,以及硬脑膜等,对大脑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只要不受重创打击,仅仅是抚摸、洗头等,并不会损伤到孩子的大脑,更不会让孩子变聋子、哑巴或变傻。
常清洁,不长乳痂
转眼,夏天到了,天气已热,宝宝也快半岁了。一次,我和妻子给宝宝洗澡,看到他头顶靠近囟门的地方有一层灰黑色、像鱼鳞似的东西,于是就想帮他搓掉。可妈妈仍然坚持不让我们碰宝宝的囟门。就这样,又过了两个月,宝宝头顶上越积越厚的脏东西已结成了灰黄带红的痂块,连头发也只剩下稀疏可辨的黄毛,并且宝宝的小手总是试图去搔抓它。至此,我们才隐约感觉到不妥,于是赶紧带上孩子去医院。
果真,医生检查后告诉我们,宝宝得了“脂溢性皮炎”,原因可能是长时间没洗头造成的,并且由于痂皮下已有炎性物质渗出,必须抓紧治疗。医生还说,实际上,婴儿跟成人一样,也喜欢干净清爽的感觉,需要经常洗头、洗澡。一些传统的观念认为,婴儿尚娇嫩,身体抵抗力差,经常给他洗澡容易着凉感冒,给他洗头更可能伤及囟门,这些观念都是不科学的。之后,医生还摇摇头表示不解,说真不明白我们怎么会因为担心囟门受伤而不给宝宝洗头。害得我和妻的脸刷地一下红了。
, http://www.100md.com
医生点评:孩子头顶上那鱼鳞状灰黑色的脏东西叫头皮痂,又名乳痂,是由头皮皮脂腺的分泌物和脱落的头皮不断堆积而形成的厚痂,与遗传、营养、卫生习惯等因素有关。长久不给孩子洗头,就会使乳痂越积越厚,不仅影响孩子的外观、妨碍对囟门的观察,更会由于乳痂藏污纳垢,导致孩子头皮感染。因此,孩子头皮的清洁护理必不可少。
一旦孩子出现厚乳痂,一般的温水清洗已很难去除。此时,切不可粗暴硬揭,可在乳痂上涂一些经加热消毒并放凉的植物油,滋润1~2天,然后用梳子轻轻地梳,待乳痂脱落后,再用婴儿洗发液加温水洗头;如一次去除不净,可以反复多次进行。清洗时要注意动作轻柔,不要用手指甲去硬抠,以免损伤孩子的头皮,引起继发感染。如果已经出现“脂溢性皮炎”,可在医生指导下,用2%水杨酸花生油去除头皮乳痂后,再外涂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