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病重在气味配伍
一日读一则病案,见案中用到生薏苡仁60g和干姜15g,药量都较大。也许作用是一样的,因中药是用气味来治病的。这里是干姜的辛味和生薏苡仁的淡味相配,干姜的热性与生薏苡仁的凉性相配,重在二药气与味的比例。这是中药配伍的技巧之一,也是小方小剂能治大病的奥秘之一。
气味理论,即四气五味理论,是中药学的基本理论之一。《神农本草经》中最早记载了这一理论:“药有酸苦甘辛咸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后世医家代有发展,但四气五味理论始终是认识和运用中药的最基本的理论。任何一味中药都是气与味的统一体,中药与中药的配伍是气味与气味之间的配伍。人体内不外阴阳,人体的病变不外阴阳的失常,药物的气味本身具有阴阳,气味组合又会化生阴阳。《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伤寒论》中桂枝与甘草相配的“辛甘化阳法”和芍药与甘草相配的“酸甘化阴法”成为后世方药配伍的范例。药物通过气味恰当的配伍达到调和阴阳的目的。人体内无处不有气的运行,气的运行方式不外乎升降出入。升降出入障碍意味着机体病变,升降出入停止。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药物的气味本身具有升降出入,气味组合也会改变升降出入。《本草纲目》说:“酸咸无升,甘辛无降,寒无浮,热无沉。”“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之巅顶。”药物通过气味恰当的配伍达到恢复体内气机升降出入的平和。李东垣《脾胃论》在肯定“凡药之所用,皆以气味为主”的前提下,又发挥了这一治法。气味俱出于中焦,治疗应立足于中焦,以调治心肾肝肺,恢复机体正常的升降出入。他在《脾胃论·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之图》中指出:“戊湿其本气平,其兼气温、凉、寒、热,在人以胃应之。己土其本味咸,其兼味辛、甘、酸、苦,在人以脾应之。脾胃兼化,其病治之各从其宜,不可定体,肝肺之病,在水火之间,顺逆传变不同,温凉不定,当求责耳。”
, 百拇医药
近几十年来,普遍地存在着依据药理作用来使用中药和方剂的现象。如银花、连翘消炎,板蓝根、大青叶抗病毒,生石膏退热,生薏苡仁抗癌,五味子降转氨酶,以及过敏煎方抗过敏,四君子汤方提高免疫力等等。这种用法经常被披上中西医结合或中医药现代化的精美外衣。但笔者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肯定这种用药用方的同时,必须指出这种用法至少有值得关注的两大弊病:第一是降低临床疗效。西医治病的主要着眼点是“病”,通过祛除“病”使身体恢复健康。中医治病的主要着眼点是“人”,通过对人的整体治疗,使身体恢复健康,疾病自除。中医之所以具有顽强、旺盛的生命力,并不是其治疗手段和工具的高明,而是对生命和疾病的认识,以及治疗理念上的超前。第二是影响青年中医生。四气五味是中医药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其他理论,如阴阳五行学说、升降浮沉理论等相配套的。轻视四气五味理论对临床组方用药的重要作用,直接会影响到中医理论对临床的指导作用。重要的是对新一代中医的培养会产生也许“致命的”影响。
曾治疗一“老胃病”患者,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经较长时期中药治疗,无明显效果。后转笔者治疗,开小剂半夏泻心汤方,3剂即症除。以后每有反复,再服原方仍然有效。患者感慨地对我说:“我前面找的医生是专治消化病的医生,开的药又多又贵,可就是不管用。”也许用中医药理论来认识,一点也不奇怪。我只是没有去考虑胃炎的病理和中药的药理,只考虑了患者的证和药物的四气五味,用了很普通的中医治法中的“辛开苦降法”。, 百拇医药(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气味理论,即四气五味理论,是中药学的基本理论之一。《神农本草经》中最早记载了这一理论:“药有酸苦甘辛咸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后世医家代有发展,但四气五味理论始终是认识和运用中药的最基本的理论。任何一味中药都是气与味的统一体,中药与中药的配伍是气味与气味之间的配伍。人体内不外阴阳,人体的病变不外阴阳的失常,药物的气味本身具有阴阳,气味组合又会化生阴阳。《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伤寒论》中桂枝与甘草相配的“辛甘化阳法”和芍药与甘草相配的“酸甘化阴法”成为后世方药配伍的范例。药物通过气味恰当的配伍达到调和阴阳的目的。人体内无处不有气的运行,气的运行方式不外乎升降出入。升降出入障碍意味着机体病变,升降出入停止。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药物的气味本身具有升降出入,气味组合也会改变升降出入。《本草纲目》说:“酸咸无升,甘辛无降,寒无浮,热无沉。”“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之巅顶。”药物通过气味恰当的配伍达到恢复体内气机升降出入的平和。李东垣《脾胃论》在肯定“凡药之所用,皆以气味为主”的前提下,又发挥了这一治法。气味俱出于中焦,治疗应立足于中焦,以调治心肾肝肺,恢复机体正常的升降出入。他在《脾胃论·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之图》中指出:“戊湿其本气平,其兼气温、凉、寒、热,在人以胃应之。己土其本味咸,其兼味辛、甘、酸、苦,在人以脾应之。脾胃兼化,其病治之各从其宜,不可定体,肝肺之病,在水火之间,顺逆传变不同,温凉不定,当求责耳。”
, 百拇医药
近几十年来,普遍地存在着依据药理作用来使用中药和方剂的现象。如银花、连翘消炎,板蓝根、大青叶抗病毒,生石膏退热,生薏苡仁抗癌,五味子降转氨酶,以及过敏煎方抗过敏,四君子汤方提高免疫力等等。这种用法经常被披上中西医结合或中医药现代化的精美外衣。但笔者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肯定这种用药用方的同时,必须指出这种用法至少有值得关注的两大弊病:第一是降低临床疗效。西医治病的主要着眼点是“病”,通过祛除“病”使身体恢复健康。中医治病的主要着眼点是“人”,通过对人的整体治疗,使身体恢复健康,疾病自除。中医之所以具有顽强、旺盛的生命力,并不是其治疗手段和工具的高明,而是对生命和疾病的认识,以及治疗理念上的超前。第二是影响青年中医生。四气五味是中医药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其他理论,如阴阳五行学说、升降浮沉理论等相配套的。轻视四气五味理论对临床组方用药的重要作用,直接会影响到中医理论对临床的指导作用。重要的是对新一代中医的培养会产生也许“致命的”影响。
曾治疗一“老胃病”患者,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经较长时期中药治疗,无明显效果。后转笔者治疗,开小剂半夏泻心汤方,3剂即症除。以后每有反复,再服原方仍然有效。患者感慨地对我说:“我前面找的医生是专治消化病的医生,开的药又多又贵,可就是不管用。”也许用中医药理论来认识,一点也不奇怪。我只是没有去考虑胃炎的病理和中药的药理,只考虑了患者的证和药物的四气五味,用了很普通的中医治法中的“辛开苦降法”。, 百拇医药(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