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72908
正视疾病没那么难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26日 《生命时报》 2008.02.26
     生活中你希望有什么,没有什么?有人戏说:“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单说这“有啥别有病”。细究起来,这种希望并不单纯因为觉得看病难看病贵,还有对疾病本身的一种莫名的害怕。

    怕生病的心理,穷人有,富人有;身强体壮者有,身体羸弱者有;青年人有,老年人也有。

    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一害怕的具体表现就是,平日总以为自己的身体没啥毛病,即使感到有点不适,也是一想到上医院就有点害怕,于是安慰自己说,身体好着呢,能得啥病?

    诚然,对自己的身体成天疑神疑鬼不行,但一心当鸵鸟而不正视疾病也不行。常见一些学生看不清了,也不愿去检查配镜,只是单纯地因为害怕看到自己骤然下降的视力;还有很大一部分人,秉承着“牙疼不是病”的准则,疼了就吃两天止痛药、消炎药,然后骗自己说:“你看,这不是没事了嘛。”

    可哪知,这种不正视,直接导致的一个后果就是,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让小病坐大,终而酿成大患。就像我们常听到医生抱怨:“你来得太晚,要是早点儿……”无奈,这世上就没有“要是”二字,所以骗来骗去、躲来躲去,最后只能剩下最大的麻烦。

    除了这种躲着不去看病的,还有那种已经诊断患病,却不愿面对的。第二种情况,在如癌症这样的绝症中更为多见。可以想象,当生机勃勃的生命突然遭遇一纸可能象征死亡的“通知书”,内心一时的回避是免不了的,只是这回避,不该持续太久。

    记得曾经看到过有关叶丹阳的一则报道,作为乳癌患者的她在经历了化疗后剧烈的副反应之后,头发大把脱落,但她没有如很多人一样为此伤心许久,而是索性剃了光头,换上与光头相配的夸张服装,走在街上,竟然被人错认为模特。

    应该说,这只是一件小事,但我觉得,它真真切切地体现了“面对”与“躲避”两种态度造就的截然不同的效果。就像叶丹阳自己说的,“可能现在没法完全确认,好心情会对疾病的治疗产生作用,但至少,这样的积极面对能让我更好地活着。生活质量不会因为病情而急转直下,无非多了治疗一项‘工作’而已。”癌症尚且如此,其他小病有什么可怕的呢?

    其实,人生处事之道上,逃避与自欺欺人一直为人所诟病。对待疾病的态度也是如此。有的人把小病熬成大病后才后悔莫及,有的人甚至因此过早谢世。现在,已经有太多令人悲痛的故事警示着我们,也有很多如叶丹阳一样的榜样在激励着我们,积极面对疾病不该成为一桩难事。▲(作者为人民日报社评论部主任编辑), http://www.100md.com(陈家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