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中医院如何彰显中医药特色
针对目前许多中医院西化问题严重,中医药收入占全院总收入的比例偏低,中医院中医不专、西医不强、中医药特色及中医药氛围淡化,用三个指头看病的中医大夫越来越少等问题,笔者就基层中医院如何突出中医药特色,从科室设置、诊疗方法及医院文化方面作一粗浅阐述,以供同道参考。
中医分科有特色
有关我国古代医生的分科记载,最早见于周代,当时除了食医(营养医生)和兽医外,给人看病的医生只分“疾医”和“疡医”,也就是内科和外科。实际上我国古代的医生大多为全科医生,如扁鹊以看内科病为主,但“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因为中医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进行辨证论治的,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分析病证的病理机制时,也应着眼于整体,着眼于局部病变所引起的整体病理反应。如五脏病变,本脏之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之病也可以传至本脏,而出现“母病及子”、“子病及母”、“土虚木乘”、“木火刑金”等病理变化,临证时就应考虑到可能出现的传变。
, 百拇医药
因此,中医院的临床科室设置也应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进行划分。
规模较小的中医院分为内、外、妇、儿、针灸等一级科室即可;规模较大的中医院,如需进一步细分,则应以专科及专病为主,如内科可下设中风专科、未病调治专科、咳喘病门诊、头痛眩晕门诊、胃痛腹胀门诊、腰腿疼痛(痹证)门诊、心悸失眠门诊等;妇产科可分为经带科及胎产科、乳房病科。如果按照西医之科室划分而把中医院之内科分为心血管科、呼吸科、消化科、内分泌科、血液科、泌尿科等,则有失中医之内涵,也不方便患者之就诊,更无中医特色之可言。
突出切脉、望诊的中医功夫
中医诊断疾病,是通过望、闻、问、切等四诊以审察内外,获得与本次疾病有关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四诊合参,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审症求因,形成最后的诊断。在诊法上,特别是望诊和切诊,更能体现中医之特色。
病人把切脉功夫当作衡量一个医生水平高低的标准。周仲瑛老中医认为,“随着临证经验的不断积累,当功夫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逐渐发觉望诊的重要性,这正是中医诊法难以示人的重要技巧之一。从重问轻望。到先望后问,是中医临证功夫日臻成熟、炉火纯青的重要标志之一。”
, 百拇医药
而脉诊则全靠医生手指灵敏的触觉来体验,要正确地分别出各种脉象,就要多实践、多练习,才能掌握技巧。在诊法上要突出中医特色,就要在四诊的练习上下工夫,充分利用四诊以收集与疾病有关的第一手临床资料,而不能病人一来就开各种检查单,依靠各种理化检查的结果去诊断疾病。
在治疗方面,除了辨证使用汤剂及成药口服治疗外,传统的中医疗法还有针灸、刮痧、点穴、药物熏洗、膏药外贴等;现在还有中药鼻饲、直肠点滴、保留灌肠及穴位注射、静脉点滴等方法。特别要重视非药物疗法在临床上的运用。同时,在实际工作中,不但要遵守“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中西结合”的原则,同时还要坚持“能口服,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的原则,以减少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
建设中医院文化特色
在不久前召开的“首届全国中医药书画摄影大赛颁奖大会暨全国中医院文化建设与传播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吴刚副局长指出: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医医院文化建设是整个中医药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包括了精神文化层面、管理和服务文化层面及物质文化层面的内容。我们应该按照王国强局长提出的“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住机遇,大力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创新载体、形式多样,满足群众不同的需求”及“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等四点要求,把中医医院文化建设与医院整体工作结合起来,使中医药文化底蕴积淀于医院整体文化建设之中,中医药文化教育贯穿于在职继续教育之中,中医药文化内涵融入于医院的规章制度及行为规范之中,中医正确的医德观存在于医德医风教育活动之中,中医药文化修养潜移默化于工作人员的日常言行之中,中医药科研项目领先于医院的学术活动之中,中医的预防保健知识宣传于墙报、专栏之中,中医药发展历史展示于展馆、图书之中,中医药名人轶事传播于视频系统之中,常见中药材根植于庭院绿化之中,全面建设有中医药特色的中医医院文化。, 百拇医药(贾文魁 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分科有特色
有关我国古代医生的分科记载,最早见于周代,当时除了食医(营养医生)和兽医外,给人看病的医生只分“疾医”和“疡医”,也就是内科和外科。实际上我国古代的医生大多为全科医生,如扁鹊以看内科病为主,但“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因为中医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进行辨证论治的,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分析病证的病理机制时,也应着眼于整体,着眼于局部病变所引起的整体病理反应。如五脏病变,本脏之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之病也可以传至本脏,而出现“母病及子”、“子病及母”、“土虚木乘”、“木火刑金”等病理变化,临证时就应考虑到可能出现的传变。
, 百拇医药
因此,中医院的临床科室设置也应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进行划分。
规模较小的中医院分为内、外、妇、儿、针灸等一级科室即可;规模较大的中医院,如需进一步细分,则应以专科及专病为主,如内科可下设中风专科、未病调治专科、咳喘病门诊、头痛眩晕门诊、胃痛腹胀门诊、腰腿疼痛(痹证)门诊、心悸失眠门诊等;妇产科可分为经带科及胎产科、乳房病科。如果按照西医之科室划分而把中医院之内科分为心血管科、呼吸科、消化科、内分泌科、血液科、泌尿科等,则有失中医之内涵,也不方便患者之就诊,更无中医特色之可言。
突出切脉、望诊的中医功夫
中医诊断疾病,是通过望、闻、问、切等四诊以审察内外,获得与本次疾病有关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四诊合参,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审症求因,形成最后的诊断。在诊法上,特别是望诊和切诊,更能体现中医之特色。
病人把切脉功夫当作衡量一个医生水平高低的标准。周仲瑛老中医认为,“随着临证经验的不断积累,当功夫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逐渐发觉望诊的重要性,这正是中医诊法难以示人的重要技巧之一。从重问轻望。到先望后问,是中医临证功夫日臻成熟、炉火纯青的重要标志之一。”
, 百拇医药
而脉诊则全靠医生手指灵敏的触觉来体验,要正确地分别出各种脉象,就要多实践、多练习,才能掌握技巧。在诊法上要突出中医特色,就要在四诊的练习上下工夫,充分利用四诊以收集与疾病有关的第一手临床资料,而不能病人一来就开各种检查单,依靠各种理化检查的结果去诊断疾病。
在治疗方面,除了辨证使用汤剂及成药口服治疗外,传统的中医疗法还有针灸、刮痧、点穴、药物熏洗、膏药外贴等;现在还有中药鼻饲、直肠点滴、保留灌肠及穴位注射、静脉点滴等方法。特别要重视非药物疗法在临床上的运用。同时,在实际工作中,不但要遵守“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中西结合”的原则,同时还要坚持“能口服,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的原则,以减少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
建设中医院文化特色
在不久前召开的“首届全国中医药书画摄影大赛颁奖大会暨全国中医院文化建设与传播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吴刚副局长指出: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医医院文化建设是整个中医药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包括了精神文化层面、管理和服务文化层面及物质文化层面的内容。我们应该按照王国强局长提出的“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住机遇,大力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创新载体、形式多样,满足群众不同的需求”及“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等四点要求,把中医医院文化建设与医院整体工作结合起来,使中医药文化底蕴积淀于医院整体文化建设之中,中医药文化教育贯穿于在职继续教育之中,中医药文化内涵融入于医院的规章制度及行为规范之中,中医正确的医德观存在于医德医风教育活动之中,中医药文化修养潜移默化于工作人员的日常言行之中,中医药科研项目领先于医院的学术活动之中,中医的预防保健知识宣传于墙报、专栏之中,中医药发展历史展示于展馆、图书之中,中医药名人轶事传播于视频系统之中,常见中药材根植于庭院绿化之中,全面建设有中医药特色的中医医院文化。, 百拇医药(贾文魁 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