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57344
太医馆里“求道人”
http://www.100md.com 2008年3月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887期
     太申祥和山庄虽偏居京北一隅,近来却颇有些声名,一则是这里新设的太医馆延请了北京城一干中医名宿坐堂,一则是太医馆的专家教授义务为基层中医药人员开课培训。其中有一位王晓中教授,年已五旬开外,算是太医馆里“年轻”的老中医,其诊治方法独树一帜。去年,他曾跟随“中医中药中国行”大篷车队到各地义诊,广受欢迎。

    创立“伏羲背部经脉调理法”

    王晓中到太医馆坐诊,说来也是因缘际会。太申祥和集团的杨董事长曾患高血压等慢性病,有一阵子身体不适,大把吃药不顶事,投到京城一家医院中医门诊王晓中处求治。一来二去,杨董事长身体大为好转。适逢太医馆初建,王晓中就被“挖”过来,成了这里的 “一块招牌”。

    本来是英雄不问出处,王晓中却从不讳言自己最初做的是“赤脚”医生。他是甘肃天水回族中医世家子弟,8岁就开始背汤头歌,却不想十几岁时下乡成了知青。毕竟有家传之秘,负艺在身,一次,他开方治好了村支书孙子的腹痛急症,便得机会被推荐参加了培训班,成了一名村医。

    乡村条件差,却给了王晓中修炼纯中医的机会。民间的秘方、验方和治疗手法,简便验廉,他运用得纯熟自如,在当地小有名气。当时,他对天水一带自古流传的“骨摩抖抻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用中医经络理论进行了解读和重构,从中悟出了调理背部经脉以治疗内症的道理和方法。思想的火花一旦迸发便难以遏止,18岁那年,他离开故土,拜师求学,交流切磋,以期医术的精进,医道的贯通。他先后就教于赵家琪、师怀堂、杨维益、王居易等名医大家,孜孜以求,受益匪浅;50岁的时候还投到北京民间中医唐连毓门下,深得其真传。

    在不断的求学深造和临床实践中,王晓中总结创立了一套自成体系的“伏羲背部经脉调理法”。多年来,他运用这一诊疗法治疗疑难病和疲劳综合症亚健康状态等,均取得显著疗效。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他发表的数十篇中医药科研论文,见证了这个起于民间的中医师的“求道”之路。

    传承民族医药的火把

    王晓中从上世纪90年代早期就开始把肿瘤治疗作为研究的重点。作为回族中医师,他精通回药,并以其性味功能为调理之用。回医称肿瘤为“螃蟹肿”,回回药方中常用一种草药“撒奔草”,其利五脏,调六腑,具有促使瘤体变软之效,现代研究证实其含有15种不同程度抗癌作用的化学成分,王晓中在回医药应用上走出了宽广的道路。,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