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信息
编号:11557301
打造健康奥运不应追风设“日”
http://www.100md.com 2008年3月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888期
     2月28日,在“健康奥运、健康北京”动员会议上,北京卫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拟在年内将某日定为“禁痰日”,根除部分市民随地吐痰的陋习。 (《京华时报》2月29日)

    如今一提到随地吐痰,一看到随处可见的“口水”之作,相信大家没有不深恶痛绝的。参与声讨时,往往也都一脸的严肃和愤慨,满嘴的义正辞严。可在日常生活中,遍地的“斑驳陆离”似乎也向人们诉说着参与者的不乏其人。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病从口入、痰从口出”的道理似乎再浅显不过。一个城市痰迹遍地,除了表明这个城市人民的文明素养不高,我看最主要的恐怕是这个城市的生活环境、空气质量不好,导致市民咽喉病症普遍,痰液增多。

    笔者不是烟民,但在去年体检时却被大夫告知患有咽炎。疑惑不解间,大夫一语道破天机:北京空气质量差,几乎没有不得咽炎的!似乎以此宽慰笔者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稍安勿躁”。

    痰多了咋办,肯定得吐。但如何吐,吐哪儿,需要市民动脑子,更需要主管部门去好好思考。对随地吐痰这种城市顽疾,需要灵丹妙方巧诊治。不可否认,设立“禁痰日”,对于弘扬人们的文明生活理念,有一定的作用,但对于建设文明、清洁的城市却作用有限。

    治标得治本。生活环境差,空气中尘埃、细菌、各种刺激性气味都是引发上呼吸道炎症的因素。北京空气污浊,所以市民痰多。政府必须在治理引发吐痰的环境问题上下工夫,让部门联动,齐抓共管,而不是止于卫生部门的设“日”之举!

    事实上,“不随地吐痰”是我们从《小学生守册》上便已学知的生活常识,可为何一直屡禁不止?看来,不是任何事情都是靠思想政治工作或者发号召倡议便可以解决的。

    追根溯源。要解决随地吐痰问题,得从源头抓起。要多想想为什么中国人常有痰,外国人常没痰?外国人有痰是如何解决的?而不应该追风似的,设一连串的这“日”那“日”,企图通过道德的力量,让市民“有痰往肚里咽”或“强忍着不吐”,是不现实也不科学的。

    试想,如果环境好,空气好,人民的身体健康了,没有痰液产生,何来随地吐痰之说?从这一点来说,设“日”之举,纯属多此一举,哗众取宠,华而不实。

    前天“排队日”、昨天“让座日”,今天又弄个“禁痰日”。没准哪天无烟奥运实在想不出高招、没辙了,最后再设个“禁烟日”。翻开日历,现在真是“日”满为患,让市民应接不暇。一年365天不会增加,但每一日,可能都被赋予了太多的内容,让“日子”变得不堪重负!如果一遇到需要培植的文明之举,我们便束手无策,就想着设“日”,那我们的健康、文明,就只能像一股旋风,永远地在原地打转!因此,打造健康奥运、倡导文明生活,不能热衷设“日”、扎堆设“日”,更不能止于设“日”!, http://www.100md.com(杨振威 北京市东城区)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保健中心 > 奥运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