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新颖的哮喘教改课
编者按 近年来医患矛盾不断增多,其中的一个主要诱因是医患沟通不充分或沟通无效。为此,许多学术团体及医疗机构都想方设法地为医务人员补课。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科何权瀛教授将“补救”前移到临床教学中,运用基于问题的学习(PM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不断加强医学生与患者的沟通,充分发挥疾病实体(患者)对医学生的影响力,积极调动医学生自主学习、向患者学习的能力。“一堂新颖的哮喘教改课”记述了何权瀛教授为学生患者共同上课的“实况”。虽然上课时间已过去了半年多,但其探索的意义相信并不过时。
2007年5月的一个下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科研楼多功能厅迎来了3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他们是该院哮喘患者协会中自愿参与呼吸科何权瀛教授“支气管哮喘教改课”的患者朋友。他们早早地就按要求与55名医学生分坐在五个自然组中等候课程的开始。
下午1点半,何教授开始授课。在何教授的启发下,同学们首先与坐在自己身旁的患者握手、拥抱,以表达他们对患者的敬意,整个教室一下子充满了融融的“学患情”。随后,何教授介绍了这次教改课的目的和意义。他说,长期以来,支气管哮喘课的教堂模式不外乎老师在课堂上通过一定媒介演示其教学内容,几乎是满堂灌输,课后学生背笔记或看书,灌到脑袋里的多半是一些空洞的教条。临床见习时则几乎全不记得了,只好由带教老师再讲一遍,效率不高。即使到了临床实习阶段,医学生来到病房,每个学生也不一定都能见到1例哮喘患者。为了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对支气管哮喘的理论学习、见习、实习融为一体,本次教改课将哮喘患者做为教学的辅助人员,让他们与医学生共同上一堂哮喘课。这样可以让学生一进入临床学习的时候,在学习书本知识、听取老师讲授相关知识的同时便接触到哮喘病人,使学生对哮喘的认识更加生动、实际,让他们不仅可以知道书本上是怎么写的,老师是怎么认识哮喘的,还让他们了解哮喘患者是如何认识哮喘的。医学生可以带着几个与哮喘相关的重要思考题与患者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彼此能在共同的学习过程中互动互助,将医德、人文教育与临床教学融为一体,使学生认识到不仅各位临床医生是他们学习的老师,许许多多的患者也是他们成长的老师。让他们及早了解患者的需求,从一开始就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即朋友和伙伴关系。希望同学们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相信这种教学改革探索有助于内科临床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临床医学人才的成长。
, 百拇医药
3个课时的课程用什么是哮喘、诱发哮喘的原因、哮喘的症状和体征、根据哪些条件诊断哮喘、治疗哮喘的常用药物等5个讨论题贯穿。每当提出一个问题后都由同学先与身旁或组内的患者交流感受和自学体会,然后请部分同学和患者总结发言,最后何教授再进行画龙点睛式的小结和补充。对于不便“学─患”讨论的内容,如哮喘的发病机制等则由何教授专门讲解。在热烈地讨论、交流和总结过程中,哮喘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标准、治疗与管理等内容已经在同学们的脑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正像课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的那样,94%的同学认为这次教改课成功或非常成功;100%的同学认为哮喘患者的参与、与患者的交流有助于他们更全面、生动地认识哮喘,让他们更了解到患者的疾苦;其中92.7%的同学认为与哮喘患者之间的交流没有任何困难。也有38.2%的同学认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时间还不够充分。很显然,同学们还意犹未尽。, 百拇医药